編者註:自納入港股通,小米已跌超過5%,多家投行調低3季度業績預期。
作者:華光charlie
阿里巴巴在11月26日香港二次上市,這不僅書寫港交所史上第三大上市融資規模記錄,阿里也在早盤大漲7%,總市值突破4萬億港元,超越騰訊成為港股市值之王。
自此,在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下,香港市場上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也越來越豐富。
來源:華盛證券
但說到股價走勢,2018年首隻以同股不同權架構登陸香港的小米集團就沒那麼順心了,在11月初納入港股通名單以後竟然還累計下跌了超過5%。這與同樣是2018年上市,也同樣時間被納入港股通的美團點評表現截然不同。
美團自納入港股通名單以來,累計漲幅超10%,股價突破了100港元的歷史新高,市值超過5800億港元。
究竟是什麼讓喜愛小米的年輕人一套再套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看淡的業績預期。
彭博上的各大投行分析師對於11月27日小米將發的三季度財報做出預測,預測其Q3營收為543.68億元人民幣,近四周的預測下調了5.16%;調整後的EPS為0.123元每股,調整後凈利潤為29.54億元,營業利潤為28.4億元。
來源:Bloomberg,華盛證券
和2018年同期的三季度財務數據比較,不管是從營收還是營業利潤的預測來看,小米同比增長速度都將有一個大幅下滑。說明大部分的券商對於此次小米的三季度業績都有了較為看淡的預期。
來源:wind,華盛證券
而從近3個月對於小米有過投資評級的18家券商來看,給與小米未來12個月的平均目標價為10.46港元,雖然要比當前截止11月25日收盤股價8.6港元更高,但顯然距離發行價17港元還有很大距離,更加難實現雷軍上市時說的在發行價基礎上再翻一倍收益。
來源:Bloomberg,華盛證券
究竟許多海外券商看淡的邏輯是什麼呢?
招銀國際在11月25日給與小米8.4港元的投資目標價,我們來看看其對於小米三季度報表的預測觀點。
首先第一個觀點是華為的積極戰略導致了小米的出貨量顯著下降。
根據IDC數據,由於華為市場份額增長迅猛,華為智慧型手機全球出貨量在三季度達6660萬台,同比增長28.2%,同時中國整體手機市場疲軟,三季度同比下降31%;
小米2019年三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則同比下降3%至3270萬。同時小米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保持健康,三季度同比增長9%,市場份額為27.1%。
小米宣布將在2020年推出10多款低價5G制式新手機,但華為對於5G手機市場的壓制力還在提升,結合中國手機市場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小米手機銷量疲軟的勢頭可能需要等到2020年的2季度才能復甦。
來源:國信,華盛證券
第二個觀點是小米的物聯網產品業務一直以來保持穩健增長,值得期待。
小米的IOT(物聯網)產品業務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速度,在2019年一、二季度分別保持了同比增長56%和49.31%。業務收入占比也在2019年Q2成長到了歷史最高的28%。
小米各項業務占總收入比重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19Q3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同比下滑3.6%,進入存量市場。但是從品牌來看,小米電視連續三個季度出貨量第一。
小米電視2019年前三個季度全球總體出貨規模達到877萬,同比增長58.7%。同時,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的陸續加入也將給該板塊增添新的增長動力。預計小米IoT板塊的整體表現在2019年下半年增速將繼續保持40%以上。
第三個觀點是網際網路廣告收入壓力加大將影響利潤
招商國際預測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收入的同比增長在2019年三季度將會降至10%,而2019年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長是16%。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2019Q3的網際網路廣告市場的同比增速進一步下滑至12.9%。
考慮到流量平台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以及以抖音和今日頭條為代表的短視頻和信息流的加入,預期來自廣告的收入增速將放緩。
不過小米來自消費者、供應鏈金融以及小米有品的電商業務收入仍將保持較強的發展勢頭。
綜合下來,考慮到智慧型手機和廣告市場的嚴峻形勢,在5G商用帶來換機周期之前應保持保守,招商國際給與小米8.4港元的持有評級,對2020年全年合理市盈率估算為20。
當然在股票市場,有看淡,也有看好的聲音。比如像太平洋證券在11月6日給與小米16港元的目標價,如果以現在小米8塊多港元水平來計算,甚至有翻倍的收益空間!
太平洋證券的觀點有兩個:第一是在11月初小米發布了1億像素的CC9 PRO,從該產品上能看到小米對於手機定位戰略的特色。
來源:網絡,華盛證券
CC9 Pro是定位超強拍照+續航的中高端次旗艦手機,1億像素技術從短期難以量產的MIX Alpha下放至CC9 Pro,足以看出公司對該產品的重視。
CC9 Pro是目前3000以內手機中拍照能力最強的,沒有之一,DXO前五的其他手機價格都在5000以上,甚至達到10000左右的水平,產品特點非常突出,可以快速鎖定消費人群。
小米在這顆1億像素的主攝調教上還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CC9 Pro可以為2020年的旗艦產品做好鋪墊和試水。選擇推次旗艦(拍照旗艦),而不是推旗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明顯地降低庫存風險。可以看到太平洋證券對於小米在5G時代的表現還是充滿信心的。
第二個觀點是對於小米在可穿戴設備上,表達了對於小米手錶業務的期待。
小米在11月初還發布了智能手錶,考慮到智能手錶是 IoT諸多子行業中市場規模較大的子行業,從 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全球智能手錶19Q2報告中,蘋果作為行業龍頭季度出貨量同比提升50%至570萬部,對蘋果整體收入增長拉動較為明顯。
從售價來看,小米手環的價格僅為蘋果的1/4左右,如果小米手錶能取得類似手環的成績,那未來對於IoT業務來說可能會帶來5~10%(年化)的拉動。
結語
儘管從2018年以來,小米手機營收占總收入比逐漸下降,但這個業務仍然占比達60%以上。所以智慧型手機的銷售壓力或許是小米股價倍受壓制的第一大原因。
而第二大原因,也許是在IOT業務和網際網路服務收入業務仍為成長起來以前,市場只給與小米硬體公司的估值(市盈率15-20倍),此刻的小米是多麼羨慕美團點評。
究竟小米的Q3季度業績能否帶給投資者和市場驚喜呢,我們拭目以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本文來源於新浪集團旗下港美股交易平台華盛通APP資訊專欄,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