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內向不主動,沒自信,多與家長的這些錯誤教育有關

2019-10-21     兒科醫生王東記

導讀:自信來源於自我價值,來源於自小起外界積極正向的評價、愛與被愛的感受、足夠的關注與欣賞。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寶寶的性格離不開父母的引導。一個真正內在的自信,是從小培養的,是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的。在培養的道路上,寶寶難免會因為年齡小,缺乏對事情的韌性,而變得不夠自信,這就需要家長好好地引導。若家長引導錯誤,錯誤的教育方式,都會讓寶寶不自信,變得內向不主動。

過多的負面暗示

寶寶自我價值的建立,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外界的評價,尤其是朝夕相處的父母。有數據顯示,外界言語和行為暗示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影響巨大。若家長對寶寶,經常責罵批評,而吝嗇讚美與肯定,常把「真笨」、「沒腦子」掛在嘴邊,甚至有的家長會把壞情緒傳遞給孩子,把孩子當作出氣筒,這樣寶寶由於缺少積極的外界評價,沒有了強大的自我價值感,就無法建立自己的自信心!久而久之,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

過多的否定打壓

寶寶的自信心需要家長的鼓勵與肯定,而不是採取打壓式的教育。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己家的孩子與他人做比較,當孩子取得一點進步時,往往得到的卻是「否定自己」的信息,誇讚別人家的孩子怎麼了。其實每一個孩子的優劣勢都不一樣,以己之短,比人之長,是不公平的。當孩子有一點進步時,家長應該積極的做出回應,誇讚鼓勵,而不是數落否定孩子。若寶寶常處在這種否定打壓的環境下,寶寶往往形不成自我價值,心裡就會種下自卑的種子,久而久之寶寶就會不自信,自卑感會越來越強烈。

過高的學習壓力

望子成龍是每個做家長的心愿,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不管寶寶有沒有興趣,知識符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就盲目地給寶寶報了很多興趣愛好班、補習班。其實,這種教育方式,只會讓寶寶厭倦學習,給寶寶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從而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

而且過高的學習目標,父母過高的期待,只會讓寶寶在一次次追逐中遭受打擊,自信心自然大打折扣。

過度溺愛孩子

現在的家長對寶寶過分溺愛,覺得寶寶還小,凡事都事必躬親,對寶寶無微不至包辦一切。但這麼做,只會讓寶寶過於依賴父母,從而缺乏自主意識,以及必要的體驗實踐。久而久之,寶寶就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自我成長就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很多事情無法獨立解決,就會讓寶寶自己覺得不如他人,從而產生自卑,喪失信心。

自信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核心,培養什麼都不如訓練孩子自信!寶寶自信,家長要做好以下公式:給予機會 + 創造成功體驗 + 賞識努力 + 激發興趣 = 樂觀 + 自信,只有這樣,寶寶的人生才會成功,不斷自信,才會創造精彩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9AD8G0BMH2_cNUg7w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