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工程師在陸豐金廂的396天...

2019-08-27     聚焦汕尾百德



深圳市扶貧協作先進事跡報告會

發言摘登

我在陸豐的396天

呂梁

大家好,我叫呂梁,是一名工程師,來自萬科。今天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一年來在汕尾陸豐金廂鎮難忘的經歷。

金廂鎮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最重要的是它具有純正的紅色基因。南昌起義後,周恩來曾率部至此,在黃厝寮村養病,後乘船赴香港,踏上新的革命征途。金廂鎮現存有周恩來居址、周恩來渡海處等多個革命遺址。

為響應廣東省「萬企幫萬村」行動號召,去年萬科開始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其中一個重點捐建項目就在陸豐。公司在陸豐金廂鎮負責設計、建造一個純公益項目。而我,主動請纓了這樣一個光榮神聖的任務。

為了一方石材跨省採購

去年7月20日,我們萬科團隊到達金廂鎮,放下行李,住進村裡。初來乍到,對陌生的環境還是有些膽怯。潮汕話簡直是一門「外語」,在語言不通的阻礙下,我們硬著頭皮開始了前期調研。

一方面我們感慨於金廂鎮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另一方面也發現了開展工作必須解決的四大難題:交通閉塞、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公共空間稀少、傳統意識濃厚。有人說花錢不簡單嗎,對我們來說,怎麼花光這1個億的項目預算卻成了首要難題。

經過大量調研與案例分析,我們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設計原則:以紅色文化為切入點,從公共空間著手,在地設計、針灸式改造,以點連線以線及面從而實現鄉村振興。

理清了設計思路,我們開始動工。但發現村裡特有的傳統石材已經停產,跑遍了整個陸豐市的建材市場都沒有找到。一個毛石樣牆的材料,我們辛苦尋覓了一個月;其他特色建材,我們更是不得已遠赴外省採購。我們也未曾料到,用百里外的石材留住金廂鎮的鄉愁。

不一樣的賀歲杯

金廂鎮有著豐富的足球文化底蘊。但很多年輕人因為場地惡劣,都不願意在村裡踢球,一年一度的賀歲杯賽事難以延續。

得知此事後,我們決定幫足球之鄉建設自己的主場。我帶領團隊精確策劃,科學組織施工,搶在今年農曆新年前完成了標準足球場的建設,確保了「賀歲杯」賽事的順利舉行。

由10個村組成的10支代表隊,馳騁在萬科修建的高標準足球場上。決賽當天,約占鄉鎮一半人口的粉絲來到現場觀戰,萬人空巷。我們的自豪感不言而喻,我們憑藉自己的力量,保住了鄉村的一個傳統。

就在上個月,2019中國足協全國室內五人制足球少年錦標賽(U13)上,廣東汕尾隊獲得全國冠軍,這是汕尾足球歷史上的第一個全國冠軍,這群足球小將中有4名來自金廂鎮。

9個月時間,在克服一系列困難後,我們順利完成一期工程黃厝寮村民廣場、兒童樂園、周恩來居址廣場等6個項目的建設,同時還啟動了占地4萬平方米的周恩來同志渡海處紀念公園等二期項目。

鄉村藝術家的情懷

我們是鄉村藝術家。我們希望帶給村民的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豐富和享受,更希望讓金廂成為每一位村民引以為傲的精神文明家園。自設計之始,我們就已融入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願景,賦予每個場景內涵和意義。

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從我抵達金廂鎮至今已過去396天,這些日子回顧起來儘是感動,滿滿的收穫。我發現,道路更乾淨了,環境更美了,村民的臉上掛上了自豪的笑容;我發現,曾經無人問津的黃厝寮,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紅色旅遊打卡熱點;我發現,村道上參觀的客流如織,如今節假日都有了堵車的煩惱;我發現,剛到村裡時對我狂吠的三隻「中華田園犬」,如今都和我成了親密「好友」。

我們希望為金廂鎮帶來的改變是長久的、深遠的,把鄉村配套、公共空間做好,把更多的年輕人吸引回來,讓他們願意留在鄉鎮中生活,為鄉村發展帶來希望。

396天裡,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的背後是一個堅強有力的團隊,陪我奔走於鄉野泥濘,換下一件件被汗水打濕的工衣。萬科也不僅僅關注陸豐金廂的戰鬥,正如董事會主席郁亮所言:「越艱難的地方,我們越應該去,萬科的專業實力應該去解決最艱難的建設任務。」

不論是西藏、新疆、福建,還是雲南、廣西、廣東,都能看見萬科扶貧團隊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萬科在公益事業上累計投入超過10.6億元,惠及23萬貧困人口。

最後,我想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我們是一群有情懷、有熱血的青年,我們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更多人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直戰鬥下去。

來源:深圳特區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N-1mwBJleJMoPMLB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