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走上樓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不在那裡的人,今天他又不在那裡,我希望他永遠消失」——《致命ID》。
電影開場,錄音帶里傳來了一位男人的自白:他的母親是個妓女,他從小就遭到虐待和遺棄,還被連環殺人犯嚇得精神扭曲。
這個男人,就是連殺6個人的殺人犯麥肯。
他已經被判處死刑,但是在行刑的前一晚下著大雨的深夜,麥肯的精神醫師提出了新的證據,他發現麥肯居然存在著多重人格,也就是說他殺人並不是個人意願,真正的兇手是他分裂出來的邪惡人格。
畫面一轉,場景轉到了一個汽車旅館,旅館外面一樣下著大雨,旅館老闆拉里是一個酒鬼,他膽小懦弱,喜歡賭博。
忽然旅館闖進來了一對夫婦,男人喬治為人木訥,收入微薄,開著蹩腳的汽車,手裡抱著的是他的妻子艾莉絲,她剛遭遇車禍,現在已經失血休克昏迷。
他們身後跟著一個小男孩,男孩名叫提姆西,為人比較自閉,不說話也不玩鬧,而喬治是他的繼父。
巴黎,是一名妓女,她除了賣淫之外,還常常將嫖客的錢包偷走,她為人和善熱情,她的夢想就是賺夠錢然後回家種柳橙。
卡羅琳,是一個過氣女明星,脾氣暴躁,眼高手低,到處耍大牌,而司機艾德曾經做過警察,有很強的偵查意識,為人和善,敢於承擔責任,但是患有短暫性的失憶症,片頭艾莉絲就是被他不小心撞傷的。
將艾莉絲和卡羅琳安頓在旅館之後,艾德駕車出去尋找救援,但是無論往哪條路開,路的盡頭都被水淹了,在路上他遇到了巴黎,於是他將巴黎一同載回了旅館。
接著,在路上艾德又偶遇了一對新婚夫婦,男的叫路易,年輕氣盛,脾氣暴躁,女的叫吉妮,膽小怕事,為人善良,他們跟著艾德一同回到了汽車旅館。
在分配完房間之後,一輛警車開到了旅館門口,司機是一位名叫羅德的警察,他正在押解名叫羅伯特的連環殺人犯。
就這樣,這11個人命運般的相遇在這個小旅館裡,表面上一片安詳,但是每個人都心懷鬼胎。
可怕的事很快就發生了,女明星卡羅琳慘遭殺害,她被殘忍分屍,頭顱被扔在了洗衣機里,藏在頭顱下面的,是10號房間的鑰匙。
但是10號鑰匙並不是她的房間,而是警察羅德的房間,羅德房間裡關著殺人犯,他們回到房間後發現羅伯特已經破窗而逃了,所有人陷入了恐慌,所有人都認為是羅伯特殺了女明星。
羅德和艾德搜尋旅館尋找跑掉的羅伯特,與此同時在旅館裡的其他人慢慢的開始發生爭執,老闆拉里十分鄙視作為妓女的巴黎。
而路易和吉妮也因為恐慌發生了爭吵,他們因為衝動而結婚,感情本來就不穩定,加上路易有暴力傾向,吉妮只能將自己鎖在廁所里。
緊接著第二個受害者出現了,路易被捅死在了自己房間的廁所門外,手上拿著9號房間的鑰匙。
而犯人羅伯特早就跑遠了,之前慘死的女明星和路易並不是他殺的,他跑到旅館遠處的廢棄小屋裡,在小屋的窗外他又看到了汽車旅館,明明自己已經跑遠了啊,按道理汽車旅館應該在他的後面,怎麼現在又出現在他眼前,難道這是鬼打牆?
很快他就被艾德和羅德發現,他們將犯人暴打了一頓,然後綁了起來,拉里留下來看管他,但是犯人兇狠的形象讓他害怕,拉里藉故跑了出去。
很快第三個受害者出現了,犯人羅伯特被人用棒球棍插進了喉嚨,在他腳邊發現了8號房間的鑰匙,羅伯特也死了,所以說他並不是殺害女明星和路易的兇手。
那麼兇手到底是誰呢?
負責看守羅伯特的拉里自然就成為了第一嫌疑犯,而且拉里在女明星死後還偷走了她的錢包,更可怕的是在爭鬥中他們發現了在冷藏櫃里發現了一具屍體。
拉里百口莫辯,他趁機開車準備逃走,結果無意中撞死了喬治,他們在喬治的身上找到了7號房間的鑰匙。
這已經是第4個受害者了,每一個死者身上都有房間鑰匙,那下一個死的應該是6號。
果然,之前遭遇車禍的艾莉絲成為了第5個死者,她應該是自然死亡,按照道理她身上不會出現鑰匙,但是在她的枕頭底下卻發現了6號房間的鑰匙。
艾德大為不解,如果說真的是按順序死亡,那麼下一個就應該是5號,此時嚇得不輕的吉妮準備帶著提姆西逃離這個鬼地方,但是發動汽車的時候卻發生了爆炸,吉妮因此喪生,卻找不到提姆西的屍體。
此時拉里的嫌疑也排除了,因為在吉妮死的時候他還被綁在屋子裡,所以兇手另有其人。
但是當他們上前查看汽車時,卻發現車內並沒有人,不僅如此,連同之前死掉的那些人的屍體也不見了。
此外他們還發現了另一個奇怪的線索,旅館裡的11個人,他們的生日都是同一天:5月10號,而他們的名字中間都帶有美國一個地名。
拉里·華盛頓、喬治·約克、巴黎·內華達、艾德·達科塔 、羅伯特·緬因、卡羅琳(卡羅萊納)、路易(路易斯安納)、吉妮(維吉尼亞)、羅德(羅德島)。
世上哪有這種巧合,看到這裡許多人都以為是靈異片,但是這時電影馬上給出了答案。
電影開頭說到的的麥肯連殺6人的那一天正是5月10號,同時這裡電影講鏡頭轉向了聽證會,聽證會上的麥肯居然變成了艾德的樣子,原來旅館裡的人,都是麥肯分裂出來的人格,而旅館裡的屠殺,則是精神醫生迫使他們同時出現,所以這11個人的都是同一天生日。
精神醫生逼迫麥肯的所有人格互相面對,就是為了找出之前控制麥肯犯下連環殺人案的人格,並將他消滅,這樣才能說服法官改判。
麥肯再次將人格轉換成艾德,於是場景又回到了汽車旅館,旅館裡已經混亂不堪,巴黎在逃跑時意外發現了羅德並不是警察,他原來也是被押送的囚犯之一,只不過他在路上將真警察殺掉,然後自己假扮而已。
這樣看的話羅德和犯人羅伯特都是惡人格,果然在被揭穿之後,羅德準備對艾德他們痛下殺手,在打鬥的過程中拉里不幸被殺,艾德為了保護巴黎選擇和羅德同歸於盡,此時表面上看麥肯心中的惡人格已經全部被消滅,只剩下妓女巴黎一個。
回到現實生活中,在其他人格消失之後,麥肯歸於平靜,精神醫生在確定麥已經殺死了所有的惡人格後,法官終於改判他死緩,暫且入住精神病院。
麥肯的最後一個人格,妓女巴黎,也終於如願回到家鄉種起了柳橙,但是她在挖土的時候意外挖出了汽車旅館1號房間的鑰匙。
屠殺並沒有結束,除了巴黎之外的人格明明都消失了,那麼隱藏的那個人格到底是誰?
沒錯,就是那個在爆炸中沒有找到屍體的小男孩提姆西。
提姆西是麥肯隱藏最深的人格,甚至連精神醫生都沒有發現他,旅館裡發生的所有兇案,幾乎都是提姆西間接或直接造成的,所以提姆西才是麥肯最邪惡的人格。
麥肯最終將人格轉換成提姆西,他手裡拿著叉子,對著巴黎說到:妓女,沒有第二次機會!最後一個善良的人格就這麼死了,而在現實中,麥肯親手殺死了押解他的精神醫生和警察。
影片最後,又一次出現了那一段自白:當我走上樓梯時,我看到一個不在那裡的人,今天他又不在那裡,我希望,我希望他會永遠的消失。
只不過是以提姆西的口吻說了出來。
麥肯的人格分裂,來自於小時候受到的種種陰影。
一開始死去的女明星艾莉絲,象徵著權貴的階層,這也是麥肯最厭惡的一類人,所以麥肯心中對這一類人積累著巨大的怨恨,所以她第一個死,也是死的最慘的那個。
年輕新婚的路易,象徵著麥肯印象中的父親,因為他對親生父親沒有什麼印象,所以路易第二個死,死的也很突然。
第三個死的是連環殺人犯羅伯特,因為麥肯小時候因為看到連環殺人犯的模樣才受到巨大的心理刺激,所以犯人也很快就死了,而且死的第二慘。
第四個死的是懦弱的喬治,麥肯小時候缺乏父愛,所以他捏造了這樣一個繼父的存在,同時這也是麥肯理想中的父親,雖然有些懦弱,但是為了孩子也會奮不顧身。
而第5個死的艾莉絲,也是麥肯捏造出來的形象,她跟喬治組成的溫馨家庭是麥肯一直以來所渴望的,這個家庭的的破碎象徵著麥肯對悲慘現實的強烈不滿。
第6個死的吉妮,至始至終都在保護提姆西,片中無數鏡頭都是她在摟著、安慰著小男孩提姆西,這也是麥肯捏造出來的人格,一個完美的母親形象。
第7個死的拉里,則是麥肯所有人格里最正常的一個,他貪財、膽小、懦弱,但是心底並不壞,他一樣討厭妓女巴黎,但是卻也出手幫助她,代表著現實中儘管麥肯很討厭母親是個妓女,但是在心底里他還是認可這個母親。
第8個死的羅德,他負責承擔麥肯連殺6人的責任,是麥肯心裡極度扭曲的代表,也是麥肯為了掩蓋心裡最邪惡人格所捏造出來的替代品。
第9個死的艾德,則是所有生面形象的化身,是麥肯為自己塑造的完美的正義形象,這個人格是麥肯理想中的自己,是麥肯扭曲人格下的極善代表。
最後死去的妓女,她用身體來賺錢,她沒有善惡之分,她是麥肯對母親妓女身份的執念,她曾獲得一段平靜的生活,但是在經過一番思想爭鬥後,下場還是死,說明不管麥肯怎麼逃避,他依然無法原諒母親妓女的身份,這是他人格分裂的緣由。
最後出現的提姆西,他的樣子和小時候的麥肯很像,為什麼麥肯最後留下了這個人格,因為提姆西和他一樣,他從不說話,他從不外露,他一遍遍重複著麥肯現實生活,一遍遍承受麥肯曾經受過的傷害,他深藏在麥肯心裡,最終也只剩下他自己。
一個人內心最黑暗的東西,往往藏的最深,最難被發現,一旦被硬挖出來,後果往往很可怕,但是這個並不能當做殺人的藉口。
這個電影讓我想起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瑪莎拉蒂車禍案,肇事女司機居然又被查出患有間歇性精神病,這實在讓人覺得荒唐,如果深挖下去,那是不是能挖出撞死人的並不是肇事女司機,而是她其中一個人格呢?
真是想想都覺得可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lel4EWwBmyVoG_1ZafH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