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最被上帝寵愛的地方,不是西安,而是這裡

2019-10-26     黃小黃走陝西

旅行是一個增長見識的過程,隨著走的地方越多,黃小黃對陝西這個第二故鄉也就越來越多了一些了解。

在行走中,近期讓我覺得有意思的一個發現是,其實在陝西,最被上帝寵愛、自然資源最得天獨厚的地方並不是西安,而是關中平原上的第二大市——渭南

渭南,總面積1.31萬平方公里,僅次於寶雞(1.82萬),比關中平原上的其他市(西安1.01萬平方公里、咸陽1.02萬平方公里、銅川3882平方公里)占地都更為廣闊。渭南地處西安以東,西安人習慣把這裡稱為「東府」,與之相對應的寶雞則被稱之為「西府」。在更遙遠的兩漢時期,這裡是「左馮翊」,今天寶雞所轄的地區則是「右扶風」

無論是歷史上的「左馮翊」,還是今日的「東府」,渭南一直以來都像是西安的配角,給人的印象更多是——「西安東邊那地方」,被掩蓋在大西安的光芒之下。其實,仔細了解起來,渭南一點都不遜色於西安,竟是關中平原甚至整個陝西自然條件最為優越的地方呢。

這裡是關中平原最廣袤平坦的地方。

關中平原,又稱關中盆地,被夾在陝西北山山脈和南部秦嶺山脈之間,是地層斷陷帶經渭河及其支流沖刷而成的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渭南潼關,東西綿延300餘公里,西邊窄、東邊寬,自古便是陝西的主要糧食生產區。

而東邊的渭南,更像是關中平原這個口袋敞開的大口,最是平坦無垠,號稱「關中糧倉」。直到今天,渭南下轄的大荔縣依然是整個陝西農業發展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大棚等設施農業技術普及率很高。

這裡也是關中平原水資源最豐富的地方。

俗話說,八水繞長安,但很多水,比如灃河、皂河到了今天都已經成了小河溝。而渭南,並沒有這麼多花哨的說法,卻更是氣象雄渾,黃、渭、洛三河奔騰於這片土地,黃河自北而來沿邊境流過,洛河自西北向東南諸如渭河,渭河則自西向東匯入黃河,三河灌溉良田萬頃,流出這片土地的壯闊與富饒。

黃渭洛三河交匯的潼關

這裡有北方河流的雄渾大氣,如「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的韓城龍門,黃、渭、洛三河交匯奔流東去的古潼關。也有美如江南的黃河濕地,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洽川大荔黃河灘地萬畝濕地。

大荔黃河濕地

大荔朝邑湖濕地

這裡是資源的寶庫。

這裡產煤,也產金,有「渭北黑腰帶」和「華夏金城」之稱,是我國十大煤炭產地之一,黃金年產量全國第三。其中,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地方韓城,已成為陝西的計劃單列市。而出產黃金的潼關,縣城裡縱橫交錯的金街、鱗次櫛比的金店是不可錯失的風景。

潼關的金街

這裡也是旅遊的好地方。

渭南被稱為「陝西東大門」,「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地,這裡高鐵、高速、鐵路、公路四通八達,是旅遊的好地方。既有奇險冠絕天下的西嶽華山,也有黃河幹流最大的湖泊型濕地洽川。既有關中保留最完整的古城韓城古城,也有充滿歷史氣息的渭北帝王陵墓群。

遠望華山

唐橋陵

2017年夏天逛的韓城古城文廟

這裡是史聖司馬遷、酒聖杜康、字聖倉頡的誕生地,也是天下楊氏之根。這裡是「關中刀客」演繹風雲之地,也是楊虎城將軍的故鄉。

司馬遷祠的司馬遷塑像

蒲城縣的楊虎城塑像

這裡還是關中羊肉最好吃的地方。蒲城、白水、澄城的水盆羊肉遍布西安大街小巷,不事張揚,卻日日熨帖著三秦鄉黨們的味蕾。

越是了解,就越發覺得渭南是個有意思的地方,既有第一眼美景、讓人驚艷的美食,也有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和文化。不枉費黃小黃把好多個假期都奉獻給了這裡。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l_qNBm4BMH2_cNUg3s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