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富翁的忠告顛覆你的認知:沒錢時越「勤奮」越窮

2020-01-03     千面略懂先生


早上7點起床,趕上7點半的地鐵,8點半到公司打卡,開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緊接著,便是一堆繁瑣棘手的事情,忙的暈頭轉向,不經意間便到了下班時間。

望著手中未處理的工作,堅持熬到9點,才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家中,躺在床上不肯動彈。

這是無數個在城市拼搏的職場人的日常。

然而,即使如此拚命,累得跟狗一樣,卻還是掙不到錢。以致於現代人,都會在心中存有一個共同的疑問:

明明已經很努力的在生活,為什麼還是無法擺脫貧窮?

這個問題我也曾困惑過,當時有幸得到了財經座談會上一位富翁的忠告。不誇張的說,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

富翁告訴我:是因為我太勤奮,所以才會越來越窮。

這個回答是不是令你也很驚訝?只聽說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什麼時候勤奮反而有錯了呢?

別著急,聽聽富翁的解釋,你自然會理解其中的原因:

原因1:只顧埋頭苦幹,自然無法抬頭望天

富翁給我介紹了一個網絡上的流行詞:窮忙族。

大概意思是指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忙碌,卻始終無法擺脫貧窮的人。也就是所謂的越窮越忙,越忙反而越窮。

對此,富翁表示,窮人窮的不是努力,而是太努力。

那些快遞員、路邊小攤、流水線上的操作工等,哪個不是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忙的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可能他們的付出,會得到一筆不錯的收入,但這都是辛苦錢,是低質量的忙碌。

為了這筆錢,他們的時間和精力都達到了極限。要想再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們把時間都花在為生計奔波上,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更重要、更長遠的事,更沒有時間去規劃自己的未來,而這些恰恰至關重要。

在這裡,富翁給我傳輸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掙錢不看收入的多少,而要看收入性價比。

一個純靠勞動力賺錢的人,和一個腦力和勞動力兼具的人,後者賺錢更多、更輕鬆,上升的空間也會更大。

所以說,人不要太勤奮,只顧埋頭苦幹。這樣很辛苦,往往也掙不到什麼大錢。

要想真正擺脫貧窮,就得學會抬頭看看天,學會用利用業餘時間提升自己,提高收入性價比,才是正確的致富之道。

原因2:對錢的稀缺,無法避免讓窮人形成隧洞思維

富人說,忙碌之人永遠缺時間,而貧窮之人永遠缺金錢。對於窮人來說,就是陷入了一種貧窮的惡性循環里。

他們對錢的渴望,讓他們把所有的時間、注意力都放在了追求金錢上,以至於他們的眼裡只有貧窮。

心理學家穆來納森·沙菲爾曾提出了一個「稀缺心態」的理論。是說當人對某種東西,稀缺到一定程度時,對匱乏的關注,會遠大於對擁有的關注。

這種「稀缺心態」放到窮人身上,則可以理解為,一個人越窮,越只能看見自己急需的,比如金錢、房子、車子等。

這種心態,會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判斷力,形成一種隧洞思維。從而目光短淺,只能看見眼前利益,成不了大事。

富人這些話,倒讓我想起了一則經濟學的故事:

故事是做一道選擇題,一是直接給你100萬美元,二是給你50%的機率,得到1000萬美元。

結果,窮人都選擇了一,而聰明人,都選擇了二。

聰明人選擇二,是在冒險,賭自己能有好運氣得到1000萬美元嗎?並不是。

聰明人以800萬美元的價格,將選擇權賣給有資本承擔風險的有錢人;或者以100萬元入股為由招合伙人,一旦贏了,就與對方平攤。無論哪種方式,聰明人都可以得到比100萬更多的金錢。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這種「1000萬」的機會,比如商機、人脈、資源等。

但窮人因過於害怕貧窮,只想抓住眼前的蠅頭小利,從而錯過了真正發家致富的機會。

長此以往,窮人便會一直處於貧窮的狀態。

那麼,在了解原因之後,窮人該如何改善這一現狀呢?富人給出了解決的辦法。

解決之道:疏於雜務,才能勤於動腦

綜上所述,沒錢時,一定不要太「勤奮」,以上兩個原因再扎心,也要聽進去。說了痛點,再說說解決之道吧。

一個不會抓大放小的人,一定難以取得大成功。而只有疏於雜物,勤於動腦的人才會走得更長遠。

對此,富人告誡我:窮忙一族,要學學懶螞蟻哲學。

生物學家曾對螞蟻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們分別觀察三個由30隻螞蟻成的黑蟻群。

結果發現,大部分螞蟻每天都在勤快的尋找、搬運食物,只有少數螞蟻一直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他們將這部分螞蟻稱為「懶螞蟻。

可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出標記,並斷絕蟻群食物來源時。

生物學家發現,那些平時很勤快的螞蟻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卻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自己早已偵察到的新食物源轉移。

原來懶螞蟻看似每天無事,其實是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尋找食物上了。

由此可知,善於思考比勤於工作更重要。「勤」是一種積極的生存態度,但同樣「懶」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勤與懶相輔相成,才能建立長期的發展規劃。

富翁的這番忠告,讓我越發理解了何為「忙者不會,會者不忙」。

貧窮的原因有很多,但想改變現狀,勤奮不是唯一的決定要素。停下腳步,勤于思考,才能把握正確的方向。

希望讀完此篇文章的你們,都能有所收穫,不要再做「傻忙」的窮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lVXQcW8BMH2_cNUgwf8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