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率100%,新老演員同台PK、演出現場「笑果十足」……2020年1月18日當晚,當嘻哈包袱鋪掌門人高曉攀沉浸在「封箱」演出成功的喜悅中時,一場影響全國的疫情,正在慢慢逼近。
伴隨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重,1月23日,武漢「封城」,各地春節廟會停辦,團體演出全部被叫停。往年春節期間邀約不斷的高曉攀,在這個異常寒冷的新年裡體會了一把什麼是「顆粒無收」。跟其他人一樣,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把高曉攀困在家中,他擁有了一段難得的長假。陪伴家人、帶孩子、健身、讀書……
作為創始人,高曉攀在享受安逸生活的同時,也不得不思考,如何帶領嘻哈包袱鋪在疫情結束之後實現「涅槃重生」。日前,高曉攀在接受健康界獨家專訪時直言,大部分演出團隊的現金流遇阻。當然,嘻哈包袱鋪也不例外。
演出悉數叫停時沒想過裁員
毫無疑問,以小劇場演出為主的團體,受疫情影響最大。在餐飲、教育、建築等行業陸續復工復產時,現場觀眾密集的小劇場演出恢復起來仍然遙遙無期。據中國演出協會不完全統計,僅今年3月,中國有近8000場次演出被取消或延期,直接票房損失將超過10億元人民幣。
高曉攀原本參與錄製了央視元宵晚會,因為當時處在抗擊疫情最關鍵的時刻,已經準備好的節目無法播出,晚會臨時換成了鼓舞人心的詩朗誦和歌曲等節目,歡快的相聲小品無緣亮相。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原定的嘻哈包袱鋪一系列春節期間的小劇場演出,被悉數叫停。
所有通過網絡購票的觀眾很快收到了退款,已經簽好協議的商業演出大部分需要解除。「個別商演可以挪到下半年或者明年,但這些都是未知數。」高曉攀說,按照每個小劇場每天營業額10萬元計算,僅春節這幾天利潤損失至少在100萬以上,後續的損失尚難以估算。
疫情對於百餘人團隊的嘻哈包袱鋪來說,無疑是個"滅頂之災"。沒有演出,意味著演員可能是零收入。公司中宣傳、行政、管理等崗位人員,高曉攀按照國家規定給每個人開出70%工資,他也沒想過裁員,小劇場的租金早已交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能扛多久扛多久,扛不下去就只能散夥,大家各奔東西。"對於這個"多久"到底是多長時間,高曉攀坦言,如果疫情讓小劇場一直無法開門迎客,嘻哈包袱鋪也不想辦法自救的話,很難撐過三個月。
「不瞞你說,行業里很多說相聲的孩子過去都是『月光』,一下沒有了演出,現在只能借錢過日子。」高曉攀說。
合作16年的搭檔說了句"肉麻話"
當整個行業陷入束手無策的時候,高曉攀希望能將「壞事變成好事」,他的借力點是網際網路。
新春已過,各大相聲團體受疫情影響紛紛延緩「開箱」,嘻哈包袱鋪選擇聯合一家直播平台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輕鬆的公益「開箱」演出。
在3個多小時的直播中,有近十萬人參與其中,登錄人均停留時長為1554.5秒,數千名網友參與互動,並主動打賞。高曉攀將這次演出全部打賞如數捐出,為抗擊疫情盡上一份綿薄之力。
其實早在2018年,嘻哈包袱鋪就已經開始「擁抱網際網路」。伴隨網際網路的發展,粉絲經濟已經大於演員在劇場裡演出所帶來的收益。新相聲、新段子在網際網路上大放異彩;優秀的作品版權可以進行二次、三次銷售……"我們曾經覺得,得北京大媽者得天下,現在應該是得粉絲者得天下。"高曉攀認為,當演員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了簇擁者,這部分粉絲自然會轉化為現場觀眾。
「雲復工」的喜劇人高曉攀無疑嘗到了甜頭。與高曉攀合作16年的搭檔尤憲超,過去從未在他面前說過「肉麻話」,但是這一次,尤憲超跟他說了一句:我還真沒想到,你能在疫情到來的時候,反應這麼快!
最近,嘻哈包袱鋪的演員們相繼在各大直播平台上「露臉」,相比過去,加大了網絡「出鏡」的頻次。儘管直播打賞收入尚不及劇場演出的零頭,但是高曉攀相信,待到疫情過去,嘻哈包袱鋪的演員們定能在回到小劇場時,找回曾經的「榮耀」。
2月21日,北京發布《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北京市演出場所防控指引》;幾天後,上海也發布《上海市演出場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指南》。縱觀兩份防控指南,最醒目的建議要求是:每場演出隔座賣票,京滬兩地分別要求上座率控制在60%和50%以內。
與所有從業者一樣,高曉攀能明顯感受到,這是政府關切演出行業而制定的復工建議。政府文件中傳遞出的,是整個演出業逐步復工的信心。高曉攀預計,如果不出意外,北京的演出大約可以在五、六月份時逐步恢復。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高曉攀亦與健康界暢談自己的感受和領悟。
健康界:在疫情爆發之時,自己作為老闆如何去保障員工的健康?
高曉攀:在1月中上旬的時候,我聽說武漢發生了疫情,當時我馬上買了幾百個口罩和一些酒精。買完沒幾天之後,北京的藥店就買不到口罩了,這也算是誤打誤撞吧。我把這些口罩留出幾十個給家人,其他的都分發給員工了。
健康界:疫情發生後,你是如何看待醫護人員的?
高曉攀:我從小對白衣天使就非常敬重。小時候有一次媽媽生病住院,那時候爸爸很忙,放學之後我去醫院陪著媽媽,醫生們就看著我寫作業。長大以後,白衣天使也讓我感覺非常親切。
作為編輯,如果一天讓你採訪十個人,你一定會覺得很煩,但是醫生在門診一天要看那麼多病人,他們卻不能煩,不能出錯,這其實做起來非常不容易。這次疫情發生以後,四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衝進疫區,他們非常偉大,這也讓我更深層次地重新認識了他們。
小時候,我曾經想過要當一名醫生,因為那時候知道一句話: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我想如果我沒有成為相聲演員,可能會努力去做一名中醫。
健康界:如何看待疫情發生後,社會上有些貶低演員的聲音?
高曉攀:經常會有人說「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有些人覺得,用這種方式把演員罵一頓,就會顯得自己很高尚。但是,這些人為抗擊疫情捐的錢,反而沒有他們口中的「戲子」捐得多。我只想告訴大家,術業有專攻。專家有專家做的工作,演員有演員要做的事。演員現階段要做的,就是創作優秀的作品,去歌頌專家和醫護人員。
這次疫情也讓我看到了很多人性中的「惡」。比如當時李文亮生前發微博告知大家自己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時,仍然有人在他的微博下面惡語相加。有醫護人員在醫院連續工作很多天之後,回到家卻被小區物業拒之門外。我希望疫情結束之後,人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並且去做更多善良的事。
健康界:疫情讓大部分人都靜下來,在這段時間裡,你除了網絡直播,還做些什麼?
高曉攀:看書,看了很多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書。在相對浮躁的時代,相聲需要更加完整的作品。作為必須到台上「使活」的人,我得讓自己踏下心來去系統地學習傳統文化。
在家這段時間,我也很享受陪伴家人的感覺,我喜歡帶孩子。其實過去無論工作多忙,我也會拿出很多時間來跟孩子玩兒。
我很熱愛運動,即便是最近,幾乎也會每天跑步五公里,大部分時候會在小區附近跑。我也喜歡拳擊,會經常打拳。我相信運動可以讓一個人始終保持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狀態。
健康界: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回到劇場表演哪個相聲作品?
高曉攀:沒想那麼多,現階段想的是如何讓團隊活下去。如今很多相聲演員很紅,但是大家卻不記得他有哪些作品。我想,干我們這行兒,終究還是要去學習和沉澱,努力去呈現出更優秀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