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驅動廣闊消費場景,國美將成為新阿里?

2020-09-07     零售老闆內參

原標題:以科技創新驅動廣闊消費場景,國美將成為新阿里?

作者:趙小米,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國美開始走進一個新的發展上升期。這不僅是這家公司在今年6月底,迎來一個重磅級的歷史轉折;更在於這個公司實質性行動,加速了零售創新的一些關鍵且基礎投入。

它開始為了做大事而廣泛的籌措現金,動作飛快的投入到零售技術中台的建設,廣泛連接一切可連接的盟友力量捍衛住自己在中國家電流通產業基礎盤,依託國美固有存量資源來探索自己在產業上的邊界和話語權。

今天國美需要的並不一定是外界以為那樣的,至少在目前產業上已知的熱門業務上,國美的涉足機會已經不太多了。因為今天是個消費網際網路和零售場景創新高度發達的時代,國美貿然闖入任何熱門賽道,都不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

國美要做的關鍵,至少是當前的關鍵,應該是探索出一個類似「國美驅動器」的中台能力。它讓整個公司的所有業務都以此為結構基礎,又以此作為創新驅動和管理優化的基礎。打個非常直觀的比方,就像阿里擁有的中台能力,才能孵化出盒馬這樣的明星級零售創新業務。現在就連盒馬自己,都在打造基於源頭農業的大生鮮中台體系化能力。

這也許就是國美在7月份就像外界交付出一個重磅信號:國美中台技術公司成立的主要原因。在此之外,國美固有的門店銷售和區域覆蓋網絡,至少確保國美的日常經營還在循序不斷的進行中。

運氣好的時候什麼都擋不住。就連國美的財報,也在給國美內部和外部製造利好消息。8月31日晚,國美發布的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可以看出,國美的整體經營情況還不錯。不僅完成了疫情後的恢復,還完成了此前幾年布局基礎建設的整體效應的發揮。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社群+國美APP的交易總額(GMV)增長超70%,單日GMV一度突破10億元人民幣。第二季度,國美零售銷售收入環比提升103%。

除了財務數據上升之外,國美的運營數據也呈積極正向成長。第二季度國美的大家電業務已經恢復,6月單月銷售收入同比持平。而經營效率仍有所提升,財報顯示,國美6月單月庫存周轉天數由60天降低至43天,優化了17天。

實體店方面,疫情沒有阻擋國美進入低線市場的腳步。上半年國美新進入了520個城市,新開門店571家,基本實現「一城一店」。截至目前,國美的門店總數達2823家,覆蓋1296個城市。這其中三至六線城市占據近70%,為871個。而承擔售後服務的國美管家則已覆蓋全國2000多個市縣,滲透率達92%以上,每年可產生300萬次以上的入戶機會。

國美的線上業務或許更能引起外界的注意。上半年國美已經完成向拼多多、京東發行可轉債的融資和戰略合作,實現了在各電商平台的銷售收入增長超100倍。

雖然第二季度全行業有普遍的恢復,不過國美的增長,不僅代表過去幾年基礎建設的初告完成,還意味著國美在整個商業布局上將轉守為攻。

探索更大家庭消費場景

2017年,國美開始進入轉型的建設期,彼時的國美將經營戰略從單一的電器銷售,向「家·生活」這個涵蓋家裝、家居、家電及家服務的更龐大的領域拓展。

2017年到2019年,三年戰略轉型期,建設投入期,零售基建已夯實穩固,2018年基本完成線上線下融合,2019年對門店網絡做了策略性布局調整,大力開發縣域市場。「家·生活」這一戰略目標,意欲覆蓋的是整個家庭大消費的場景。國美以其招牌家電品類為基礎,引導消費者向家庭消費的其他項目做關聯轉移與購買聚合。

國美最明顯的優勢是在全品類商品方面,除了家電,國美的SKU還包括家居及家庭在家電之外的日常必備小件用品的補充。家裝,天然與家電一起,構成家庭美好品質的硬體布局;而生鮮等日常消費品的家用分類,則是為了讓國美這個家庭耐用品零售平台,能夠拓展家庭快消品的購買和服務場景,從而最終構建一站式家庭消費場景。

能實現如此龐大的場景覆蓋,首先依託於國美業已沉澱的城市門店覆蓋率。這使得國美的門店銷售全國市場到達率得到保障,也達到了多年來的最好水平。當然,國美目前實現的「一城一店」只是對低線市場的初步覆蓋,而且僅僅是城市層面的覆蓋率,後續可能繼續完成每個城市的銷售縱深和滲透率。

除了上文提到的國美傳統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同樣依託於極高的覆蓋率,國美開始圍繞「門店」,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具體來看,首先國美圍繞門店,構建本地社群,沉澱私域流量池。這種私域流量池並非根據消費者購買品類進行細分,而是以門店為中心,以全品類作為售賣點,提供高質量的相關服務。例如,消費者產生了購買某個電器的消費行為,為獲得更好的售後服務而加入國美門店群,當其產生家居、家裝等其他消費需求時,會自然而然首選同樣的門店。

這樣不僅解決用戶售後問題,提高商品復購率,還打通中低頻消費者,逐漸讓其在國美的購物從低頻變高頻。

繼續以門店為中心,國美還在其APP中上線「門店」頻道,將線下門店搬到了線上。同時,國美推出「閃店送」服務,以門店作為前置倉,建立起覆蓋門店周圍3-5公里的店倉型物流體系,使3C數碼、配件、生活小家電等商品實現2小時內、最快半小時內送達。

正是由於此前的戰略建設,國美的業務經營才能在第二季度迅速恢復。從2017年到現在,經過三年戰略轉型期和建設投入期,國美不僅繼續維護一流家電零售平台的名譽,同時也完成了向綜合零售平台的跨越。

科技才能驅動零售創新

過去,國美在沉澱、轉型方面完成了階段性成就,但整體來看,依然把求穩放在第一位,少了打江山的激進與跨越,多了「守城」之感。

不過,隨著「到店、到家、到網、社群」的四元一體的零售模型的構建,國美勾勒出的戰略圖景已愈加清晰。各項數據表明,國美戰略框架的基礎建設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戰略目標完美收官。同時,國美的未來再次被市場高度期待。

這個變化,從其在資金鍊上的補充可窺端倪。今年,國美在資本市場最大刀闊斧的改革,便是與拼多多、京東的融資合作,通過向拼多多、京東發行可轉債,國美從二公司中分別獲得2億美元與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0億元。在此之前,國美還賣掉了旗下的商業地產項目悅秀城,據業內傳聞,交易價格達到40億元。

同時,國美近期明顯加大變革速度,開啟戰略規劃「第二階段」。未來1-2年,國美將憑藉深耕零售業34年的底蘊,致力於打破邊界,從家電、家裝、家居、百貨向更大範圍拓展,構建一個覆蓋線上線下的雙平台生態圈。

另外,國美還將重點進行數字化建設與供應鏈升級。數字化方面,前百度高級副總裁向海龍走馬上任CEO,可以看出國美對技術中台的重視。

據了解,國美線上平台將以「一店一頁」、「一群一頁」、「千人千面」等模式協同發展。而線下平台,國美還將利用自身門店網絡優勢,為不具備線上運營能力的線下商家提供數字化工具和社群運營。同樣,國美線下平台選擇性地為不具備線下實體的線上商家提供精品展示、展廳體驗場景等等。

供應鏈方面,國美將全面開放自營供應鏈作為重點戰略,通過多渠道銷售優勢向外賦能,推動平台業務的大發展。對於第三方供應鏈業務,則通過線上線下雙平台,以「嚴選+」模式形成商家及商品的集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供應鏈的數字化選品中,國美的數字化能力將同樣發揮作用,並初見成效。國美大力提升C2M反向定製能力和數字化選品能力,目前,其定製差異化商品的比例,已經從37%提升到45%。

綜上所述,轉守為攻的國美已經採取行動,以科技為基礎,連結供應鏈端和消費端,分別從資金鍊、銷售端、採購端等方面進行補強。其中,中台公司的成立,已經大大提升其數字化能力。同時,也不難看出,國美押寶科技和數字化,並將以科技創新,大力發展平台化戰略。

現在的國美有著非常明顯的變化,而且變化的分量很重,很接地氣,是對零售產業變革基礎方向的把握,是對重金投入的高舉高打,是對基於家電產業的基礎盤的堅決捍衛。

外界值得持續看好國美的未來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lQJDZ3QBd8y1i3sJjtf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