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界上最貴的一個字不是「金」也不是「玉」,而是一個「拆」字。因為建設的需要,一個是最老式的小平房已經滿足不了居住的需求,所以要重新拆了建造新式高樓。還有一個就是為了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要將老房區拆遷。但是無論什麼原因,都是要補貼一筆錢給拆遷戶的。正因為網傳「一夜暴富」的拆遷戶越來越多,所以「釘子戶」也隨之應運而生了。
這樣的「釘子戶」現實中不可謂不多,比如說在2012年的時候,浙江溫嶺的火車站建成不久,為了帶動人口的流動,和經濟的發展。建設部門決定在火車站前面修建一條寬闊的馬路,但是要合理的修建好這條馬路,就一定要將其中4棟居民樓拆遷了。
這4棟居民樓都是比較老式的居民樓了,其中2棟已經沒有人住。而有人居住的2棟則認為補償款太少了,只有28萬,而當初自己建樓的時候就花了60萬。所以他們一定要補償80萬才肯拆。
實際上政府除了補貼他們28萬的補償款之外,之外一家人還可以獲得三套種總價值在250萬的公寓式住房,但是戶主就是不願意,最終只能在房子的周圍建造一條馬路,戶主這才服軟,拆遷隊立刻連夜將房子拆了。但是曾經卻有一最牛「釘子戶」工程浩大的奧運會館水立方都只能繞著建。
準確來說這並不是居民住宅,這座最牛「釘子戶」就是北頂娘娘廟,北頂娘娘廟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德勝門外,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的北端,雖然只是一個AAA級景區,但卻是北京北端的標誌性建築,是北京地區五頂八廟中五頂之一。
相傳北頂娘娘廟最初是土地廟,後來因為明世宗的母親在此許過願,為了感謝「天賜皇子」所以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娘娘廟,裡面供奉了碧霞元君、天仙娘娘、送子娘娘、東嶽大帝等等仙位。
這裡有很多具有年月的古董,比如說明朝萬曆年間的香爐,該有宣德年間的大鐘,寺廟被還有古檜柏3株,樹齡最大的有500餘年。還有5顆樹齡在300年左右的古槐。到了清朝乾隆年間還做過一次大的修整。
不過在2008年,世界盛事奧運會落戶於北京,可謂是舉國歡慶。而在接受到了舉辦奧運會的消息後,接下來就是建造奧運會館了。為了更好的建造奧運會館,周邊的環境自然也要隨之進行調整,而北頂娘娘廟也被列入了拆遷的名單中。
2004年8月17日,工人們已經在北頂娘娘廟中搭建了一座座工棚,為拆遷做準備,然而在北頂娘娘廟剛拆下一堵圍牆之後,突然掛出了一陣強有力旋風,將工地的圍欄都刮出了數米高,工棚也都一一的飛上了天,整個水立方施工工地被夷為平地,在場的44名工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很多工人都迷信一位觸怒了神靈,所以都不敢再拆北頂娘娘廟,最後水立方也不得不平移了數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