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百年連鎖也是李嘉誠的,一天進帳4個億,他卻當作是額外營生

2019-11-18   縱橫情報

我們知道,商人的本質就是「逐利」,而李嘉誠則把商人的逐利本質表露得十分透徹。早在20多年前,當不少地產商才剛剛進入地產行業時,李嘉誠就已經逐漸從地產行業中撤出,轉向其他領域發展,因為他覺得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不得不承認,李嘉誠是近幾十年來,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經過幾十年的深耕,李嘉誠親手打造出一個資產達萬億的商業王國,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長江集團與和記黃埔。其實除了地產之外,李嘉誠還有一個被人們大大忽略的產業,那就是屈臣氏。雖然屈臣氏在全國各地都有門店,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李嘉誠的產業。李嘉誠靠著屈臣氏每年能夠拿到上千億的收入,不過李嘉誠卻把屈臣氏當作是「額外營生」。

眾所周知,屈臣氏主要經營化妝品,不過除此之外,它還涉及了電子、食品、零售等領域,香港最大的百佳超市也跟屈臣氏有很大的關聯。2018年,屈臣氏銷售額超過了1600億,每個月營業額達到130億,平均每天就有4億元進帳。

屈臣氏誕生於1828年,那一年有一個叫做「Watson」的英國人在廣州創辦了第一家化妝品商店,隨後他就用自己的名字直接將這家店命名為「屈臣氏」。屈臣氏從創辦至今已經有191年的歷史,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店。目前,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屈臣氏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15000家。

上世紀80年代,李嘉誠收購了屈臣氏,正式進軍化妝品零售行業。不久之後,李嘉誠來到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家,大舉收購多家知名零售公司,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英國的Savers連鎖店和法國的香水公司。而李嘉誠將這些產業都歸屬於屈臣氏的旗下,在歐洲很多國家都能夠看到屈臣氏的影子,每年的收入可達到上百億。

李嘉誠很快就把屈臣氏的版圖擴大到中國市場,只用了7年時間就將門店的數量擴大至3000家,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化妝品連鎖企業。隨著網際網路的崛起,屈臣氏也積極擁抱電商平台,短短几年時間,在線註冊用戶數量就達到1個億。同時,屈臣氏還跟阿里和京東合作,讓產品銷量進一步提升。

然而,隨著網購的興起,屈臣氏線下實體門店的業績開始下滑,而屈臣氏的品牌老化和產品單一等問題逐漸暴露了出來,再加上人們有了更多的渠道去購買化妝品,所以屈臣氏如果繼續沿著固有路線發展的話,那麼可能就會逐漸脫離市場。

在最新公布的香港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誠以31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再次蟬聯香港首富。而李嘉誠同時也表示,一個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就是龐大的現金流,雖然屈臣氏目前的整體銷售業績在下降,但是因為有龐大的現金流做支撐,所以屈臣氏才能一直有序地向前發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