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科學探索獎
隨著新年鐘聲的響起,2020年「科學探索獎」申報工作正式啟動。與此同時,《「科學探索獎」管理辦法(2020年版)》(以下簡稱「《辦法》」)以及《「科學探索獎」申報指南(2020年版)》(以下簡稱「《指南》」)也正式對外公布。
2018年11月9日,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於騰訊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宣布,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科學家,共同發起設立 「科學探索獎」。
據了解,「科學探索獎」 每年遴選出50名年齡不超過45歲、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資金,獎勵領域包括基礎科學方面的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以及前沿技術方面的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共九大領域。
「新星機制」護航探索青年,每年至少評選5位35歲以下獲獎人
面向未來,獎勵潛力,是科學探索獎的重要宗旨。在2019年「科學探索獎」評選出的50名獲獎者中,35歲以下獲獎者達到9人,充分體現獎項激勵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初衷。
根據最新《辦法》和《指南》,2020年「科學探索獎」依然保留了「新星機制」,即在同等條件下,年紀較輕者優先勝出。在今年的評審中,依然有至少5個獲獎名額保證35歲及以下的優秀申報者獲獎。
「設立科學探索獎是個非常好的計劃,也是個必要的計劃。人類文明的歷史已有一百個世紀,頭九十九個世紀,人類生產力的增長非常緩慢。到了20世紀,才有了革命性的科技發展,才整個改變了人類世界的面貌。希望這個獎的設立能鼓勵年輕人走進科學技術的領域,去探索未來和更遠的世界。」「科學探索獎」發起人,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表示。
「希望『科學探索獎』能成為青年科技工作者潛心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激勵,吸引更多青年人投入到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研究之中。」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表示。
首次開放港澳地區申報 促進大灣區科技人才發展
從2020年開始,「科學探索獎」 將把申報範圍擴大至港澳地區。
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科技創新的熱土,港澳地區擁有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校、科研院所。
「『科學探索獎』擴大到港澳地區,希望有利於吸引全球範圍內的青年科研人才來大灣區發展事業,這一舉措也一定有利於大灣區青年科學家的學術交流,增強大灣區創新要素的吸引力,建設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打招呼」繼續零容忍,一經查實將取消申報資格
堅持客觀公正評審,做 「讓科學家說了算」 的獎,是獎項得以保持權威和長青的根基,也是「科學探索獎」所努力的方向。
2020年「科學探索獎」為評審設置了更為嚴格的迴避制度。同時,如果出現申報人本人或委託他人通過各種方式、途徑聯繫評委,試圖影響評審結果時,一經查實,將取消申報人當年評審資格。
「『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將持續完善包括申報紀律、迴避制度在內的多方面監督和規範工作,讓評審工作在公正、客觀和不受干擾的環境下展開。確保獎項評審合法合規,有序高效。」「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表示。
全國線下巡講將展開 覆蓋多地高校和科研院所
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首屆「科學探索獎」總共收到了1335份申報材料,申報人經過初篩、初審、複審以及終審答辯四輪評審,最終評選產生50位獲獎人,申報人與獲獎人比例約為25:1。這些獲獎人來自全國11個省市的26個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超百位「兩院」 院士參與到獎項工作之中。
據「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介紹,為了讓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了解獎項,鼓勵更多人投身前沿探索,在獎項申報期間,執行委員會將在多所高校進行宣講,具體宣講信息將擇期在「科學探索獎」服務號公布。
即日起至2020年4月15日24時,申報者可以根據相關指引,通過「科學探索獎」官方網站(申報官網:http://www.xplorerprize.org)申報。評審工作將在2020年5月正式開始,並於2020年9月通過官方渠道公布獲獎名單,頒獎典禮將於2020年11月份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