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年,有可能是淘寶有史以來最難做的一年,平台在打擊虛假交易違規上,幾乎沒松過手,這導致大部分的玩法在今年完全無效。再加上淘寶今年的算法,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部分商家會明顯感覺到了不適應,幾乎很難獲取流量,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今年到底怎麼回事。
先來看下淘寶搜索流量現狀,首先,現在的淘寶流量入口全部分散,像手淘首頁,各種頻道,各種推薦,還有圖文,直播,短視頻等,都在分散淘寶整體流量。
淘寶從解決每一個消費者的需求,轉型到挖掘消費者更多的需求,所以,現在各種推薦,圖文直播,種草短視頻,才是淘寶真正的戰略方向。
但是也會有些矛盾,以前搜索轉化率很高,現在圖文/直播/短視頻這類又偏向於種草,所以轉化周期會比較長,這也是導致商家做這些渠道時,覺得效果不好的原因
其次,顧客群體也發生了變化,從80後發展到00後,而且00後需要通過各種媒體種草,讓他們買東西,這還不包括抖音/快手/雲集這些淘外電商新模式。
第二,搜索流量特別少。以前搜索玩的是獲客,現在變成半私域運營,當你搜索某一個關鍵詞,淘寶會優先推薦買過的店,收藏過的店,加購過的店,遊覽過的店。
你會發現,在搜索結果的第一屏,基本有4-8個位置,全都是一些認知店鋪,這塊的權重還非常大,淘寶在分配流量時,會優先展現認知店鋪,而且這種展現無視標籤,無視權重。
第三,直通車很難放大搜索流量。現在的搜索流量本來就少,想通過直通車驅動搜索流量變得更難,通常要幾千訪客,搜索流量才會被直通車帶起來。
第四,今年一直在嚴打刷單,即使刷上來,轉化率也極低。我有個學員去年轉化率2%,今年只有5‰,這是因為現在的流量分發邏輯,發生了本質變化。
以前,淘寶做的是貨與顧客的匹配,通過權重匹配你的排名,你貨賣得好,所以權重高,會被更多顧客看見。
現在,權重在流量分發上變成最弱的維度。在匹配過程中,第一強維度是認知店鋪比如買過的店,收藏過的店,加購過的店,遊覽過的店。
如果不是老顧客,就會進入新顧客的流量分發算法,淘寶會先看標籤,就是看你的產品覆蓋了多少人群,覆蓋了多少標籤,在相應的人群和標籤里,才有權重可以做排名。
所以,你刷單來了1000個訪客,結果1單都沒轉化的原因,就是因為貨的標籤全部亂了,於是淘寶把你的貨,分發到了錯誤的標籤池裡,一旦貨放錯人群,權重再高也沒用。
舉例,比如一個高富帥正在找某件產品,淘寶算法會立即調查,跟他一樣的高富帥,在看哪些產品,這就是標籤池,如果他正好不想買好東西,點了價格低的產品,那麼淘寶會根據點擊反饋,再做調整。
今年活得最好的商家類型是以下幾個:
第一,有私域流量,能把老顧客維護的特別好;
第二,品牌方和有自己風格的店鋪,能幫助淘寶留住和服務好流量。
第三,是有獨特的供應鏈,現在是產能過剩時代,在生產的過程中有創新才能生存;
第四,玩全域流量,比如抖音/快手/微博/小紅書,今年的淘寶,也在跟各種站外在做一些無縫對接,如果在站外做得足夠好,淘寶也能做得很好。
課後思考
現在的搜索渠道,已經不是純獲客渠道,一部分功能已經變成老顧客維護渠道,所以在實際運營中,回購率高的類目和回購率低的類目,會有不同的打法,你知道是什麼嗎?
歡迎你在評論區里給我留言,恭喜你又解鎖了一個新技能,我們下節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