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隻!小口罩的折射……

來源:中國民兵·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譚丙陽

在這場全球性疫情防控大戰中,小口罩成為護衛人們安全必不可少的裝備。因其重要、需求量大,圍繞口罩演繹出一幕幕鮮活的本色劇目,體現出人性的善良、資本的貪婪和國家治理的艱難複雜,有許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從動員角度看,小口罩反映大問題,有不少情況值得關注和深入思考:


1

完善動員工作方案預案

加強戰備物資的儲備和統籌使用


這次疫情系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前期國內口罩特別是醫用口罩一片難求,不能滿足抗疫一線和市場需求。


複雜的局面意味著在前線艱難戰鬥的同時,國內動員支前問題、民生問題、生產問題、治安問題、防控問題等等勢必相互交織疊加,面臨的困難將比此次疫情防控要多得多、難得多,必然是一場綜合國力的較量,更加需要進行全面動員、全民動員,甚至需要較長時間的持續動員。



國防動員系統應該立足於應對這樣的戰爭,朝著這樣的動員準備努力。


準備工作要紮實,要著眼應對強敵遠程飛彈、網絡攻擊、特種作戰、核生化攻擊等多樣化打擊手段和國際國內多重風險疊加的情況,進一步完善動員工作預案、力量預置和物資儲備;


戰備物資儲備要加強,根據未來戰爭需要完善重要物資的儲備,種類要全,布局要合理,數量要達到一定規模,寧可備而不用;


支援保障重點要突出,要掌握運用資源分布大數據,依託發達的信息網絡和交通運輸,更好地統籌使用物資、裝備和力量,更好地做到全國一盤棋。


2

堅定干好動員工作信心

摸清動員潛力 做好轉化準備


面對疫情前期口罩等醫療物資短缺問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各級黨委、政府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引導支持企業擴能增產和轉產。許多服飾生產和車輛製造企業迅即響應,轉產口罩生產,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比亞迪7天研究製造出口罩機,截至3月12日,口罩日產量達到500萬隻。


據國家發改委公布數據,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隨著國內疫情趨緩,國外疫情迅猛擴散,國產口罩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基礎上,正在走向更加急需的全球市場,助力國外抗疫,體現了中國製造的速度、力量和作用。



這就提醒我們,今天的中國,工業製造能力強大,動員潛力巨大。


要切實增強幹好動員工作的信心決心,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強大的綜合國力作為支撐,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動員工作是沒有理由干不好的;


要把動員潛力資源摸清核准,及時更新數據,掌握最新情況,特別是那些作戰急需物資、裝備的生產企業和涉軍參軍的高科技企業,更要跟進了解掌握;


要紮實做好動員潛力轉化準備,平時加強與相關企業的聯繫,和地方黨政有關部門一道,幫助建強企業黨組織和民兵骨幹隊伍,把企業擴能、轉產的方案預案想細做實,確保一有需求,能迅速轉化、擴大生產,滿足戰爭和抗災需要。


3

兵民是勝利之本

要始終用好人民戰爭的法寶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打了一場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在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下,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的號召下,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身先士卒,廣大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行動起來,醫護戰線的軍人聞令而動,全國人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形成了軍民同心、催人奮進的全民抗疫局面,為戰疫取得最終勝利提供了最為可靠的力量保證。


那些在戰疫一線戴著口罩、加班加點生產口罩、踴躍捐贈口罩的畫面和新聞,最受人們關注,最讓人們感動,因戴口罩而在臉上留下深深印痕的臉龐成為了最美的、最動人的風景。


這就提醒我們,兵民始終是勝利之本,群眾是真正的銅牆鐵壁,專業力量的作用優勢無可替代。


要用好人民戰爭這個重要法寶,應對未來強敵和重大災難,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始終做好服務群眾、動員群眾的工作;


要加強軍政軍民團結,廣泛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紮實開展國防教育,在全社會營造關心國防、支持國防、建設國防的濃厚氛圍;


要重視民兵隊伍建設,在建強防火、抗洪、搶險等傳統力量的基礎上,加強專業和新質民兵隊伍建設,特別是要依託地方高新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把核生化防護、電子對抗、高新裝備技術保障等力量建實建強。


4

國家制度優越性凸顯

從國家治理體系見國防動員能力


從外媒報道看,隨著疫情加劇,許多西方國家口罩價格大幅上漲,出現幾十倍到上百倍的漲幅。


西班牙當地藥店口罩價格上漲,兩隻裝口罩達12.6歐元(約100元人民幣);


義大利口罩在線價格從10分歐元(約合人民幣0.76元)長到10歐元(約合人民幣76.2元),漲價100倍;


日本一盒普通醫用口罩,可以賣到20萬日元,平均每隻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23.5元)

(以上數據來自網絡)


反觀我國疫情防控期間,國家和各級政府加強市場監督檢查,堅決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口罩價格有所上漲,但市場秩序總體平穩。


中外對照充分說明,資本具有逐利衝動的本性,如果不受限制,物價的急劇上漲,將極大地增加國家動員成本、損害動員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相比西方國家制度,在應對災難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除了發揮市場作用外,還非常重視政府宏觀調控。


這就提醒我們,要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對於關係國際民生和國家安全的產業行業,公有制要處於支配地位,確保在國家安全遇到重大威脅時產品的有效供給和價格穩定,有效保證國家的動員能力和承受能力,有力支援戰爭和抗災一線;


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教育,提升全國人民的愛國情感和奉獻精神,提高知法水平和守法意識,增強堅決不發戰爭財和國難財的情感認同和法治基礎;


要加強市場監管,在國家面臨戰爭和災難時,更要加大監管力度,對於無良企業、發國難財的奸商,要堅決依法從嚴打擊,嚴防因物價過高破壞市場和社會秩序,干擾戰爭和抗災行動。


5

小口罩承載了外交功能

要高度重視外交動員



疫情爆發初期,俄羅斯、伊朗、日本、韓國、巴基斯坦等國家第一時間向中國捐贈了口罩等醫療物資。日本、韓國捐贈物品上的詩詞,更是暖了國人的心。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隨著國外疫情蔓延加劇、國內疫情逐步緩解,在多數國家嚴禁口罩等醫療物資出口的時候,我國擴大生產規模,盡己所能向疫情嚴重國家捐贈或出口口罩等醫療物資,提供檢測試劑,分享治療方案,派遣醫療團隊,成為了國際社會的希望。


3月26日國新辦介紹,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候,有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5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的負責人向我們表示慰問和支持,有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施以援手、向中國提供無私幫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國已分4批向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緊急援助口罩、檢測試劑等醫療物資,現正在制定第5批援助實施方案,與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組織分享診療方案,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等5個國家派出7批醫療專家組,並明確表示將繼續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提供更多優質公共產品,積極貢獻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和高度肯定。


面對危及生命的全球性疫情,小口罩成為了撬動大外交的重要載體,體現了中國與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積極姿態,是國際社會共同抗擊疫情的見證。


患難見真情,這次全球攜手抗疫,特別是中國在國際合作抗疫方面的突出表現,必將極大地提高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有助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就提醒我們,要高度重視外交動員,在信息化全球化時代,無論是面對戰爭還是應對災難,都必須認真考慮和對待國際社會的反應,要精心準備,完善方案預案,確保第一時間行動,贏得外交主動,爭取更大更多外交成果;


要開展積極的外交活動,把功夫下在平時,要用好國際組織平台,增強與世界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往來,努力擴大與各國的共識和共同利益,最大程度地分化瓦解對我敵視國家、消除敵對情緒,鞏固和擴大對我友好國家的陣營;


要紮實做好應急應戰中的外交動員工作,及時闡明我方立場,披露事實真相,有力批駁對我不利言辭,善於團結國際組織、對我友好國家,動員廣大華僑和對我友好人士,爭取國際社會的最大支持和同情,共同應對災難、抗擊敵人。


(中國民兵·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_m0KnEBfwtFQPkdP_s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