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傳奇美人,六首傳世宋詞

2019-12-02     古韻國學

文丨馬風

1

浪淘沙(目送楚雲空)

作者:幼卿

目送楚雲空,前事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關於這首詞的作者幼卿,有這樣的八卦,說她和表兄青梅竹馬,同讀書,同作文,同嬉戲,心有靈犀,相親相愛。表兄表白了要娶幼卿為妻的心愿,可幼卿父母因為他沒有功名,擺手拒絕,兩人勞燕分飛。等幼卿結婚後,表兄很爭氣,科舉時竟榜上有名。說來好像老天特意作了安排,有一天在途中,幼卿與表兄偶然狹路相逢,幼卿喜上眉梢,正要開口搭訕,表兄卻板起臉不理不睬,朝胯下的馬,猛一揮鞭,揚長而去。幼卿感到委屈掃興,一腔鬱悶遺憾,沒地方發泄,全寫進了這首《浪淘沙》。是一首觸景傷情的即興之作,可見幼卿才思的敏捷。當然,也可以說是積存已久的心聲,一下子像洪水找到缺口,瞬間浪花飛濺,奔瀉而出。先是抒發了「前事無蹤」「孤負東風」的「遺恨」,悲切幽憤,已見熱淚盈眶。下半闕落筆到途中突然邂逅,「聚散匆匆」,像似輕描淡寫,未加修飾,倒是格外沉重壓抑。更讓人經受不了,不忍心讀下去的是「揚鞭」,「人不見」,所以才「望斷」,最後把盈眶的熱淚,流灑出「滿袖啼紅」。詞作者從一個女性的視角,表達了對情愛的赤誠,執著,也散發著獨有的溫順,柔弱,以及被命運擺布的無可奈何。這一切,經由清純秀麗的詞句,表達得十分自然到位。

2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朝雲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作者沒留下具體名字,姓蔣,為蔣興祖之女。作為陽武(今天的河南原陽)的地方官,蔣興祖頑強抵抗入侵的金兵,直到犧牲。他的妻子,兒子一道和他遇難身亡。這個女兒才十七八歲,藉助一副漂亮顏值,保留了一條命,成為金人俘虜,乘車離家北上。途經今天的河北雄縣,在驛站歇息的工夫,寫了這首《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簡短的小令,喚起的閱讀感受,像受碾壓,受煎熬,苦不堪言。國破家亡,自己成了飽受欺凌,隨時可能橫遭宰殺的羔羊,而承擔這一切的,是個僅僅十七八歲的女孩,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未經世面的小丫頭,這現實,多麼殘酷,多麼血腥。她夠堅強的,還能把路上所見的景,和由景滋生出的情,化為文字,一一道出。詞句和她年紀一樣,清澈,單純,無須什麼解讀,明明白白。可最後的「回首」,終究太鑽心刺骨,沒法去想像,去回味,只能悶悶地搖頭嘆息。

3

鷓鴣天·別情寄李之問

作者:聶勝瓊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曲,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這是聶勝瓊之作,聶是名妓。當時在長安當幕僚的李之問,常和她親昵相伴,結為知音。李之問任職期滿,聶在送行時,口占一詞,尾句是:「奈何無計隨君去。」李也情思纏綿,剪不斷理還亂,一再延遲歸期。後來實在不能不走了,只得揮淚告別。過了沒幾天,聶思念心切,就寫了這首《鷓鴣天》寄李之問。途中,李收到詞,默記在心,偷偷把它藏起來。可到家還是給妻子發現了,李照實坦白交代。出乎意料的是,妻子沒因吃醋撒潑打鬧,反倒挺有胸襟,「喜其語句清健」,竟毅然決定花錢把聶贖了回來。聶為感恩,「奉承李公之室主母禮」。一首詞變成一條紅線,把三個人紐結在一起,上演一出少有的風流韻事。這首詞傾訴的離情別緒,深沉細膩,卻又樸實誠摯,全由肺腑款款流淌而出,不粉飾,不煽情,的確是「清健」。下半闕由「夢」到「淚」到「雨」,層層遞進,如浪濤把「有誰知我此時情」的點睛之語,推向高潮,迸發出一波連一波的衝擊力量。

4

卜運算元

作者:嚴蕊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需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作者嚴蕊,和聶勝瓊一樣,也是個青樓女子。周密在《齊東野語》對她讚不絕口,「善琴弈歌舞,絲竹書畫,色藝冠一時。間作詩詞,有新語,頗通古今。」 當時,在台州作地方官的唐與正,每逢有什麼社交活動,一定點名要嚴蕊作陪,在酒宴上載歌載舞,吟詩賦詞。因為交往密切,傳出不少八卦緋聞。後來,朱熹來台州任使節行部,成了唐與正的頂頭上司。這個大道學先生,哪裡容得下唐與正和嚴蕊之間的風花雪月。嚴蕊橫遭拘捕,一關就是兩個多月,受盡嚴刑拷打,也沒一句對唐與正的誣陷之詞。一個賣笑的軍中營妓能有這樣氣節,連朱熹都沒想到。幸虧道學家去了別處當官,接任者對嚴蕊沒那麼多偏見,讓她「作詞自陳」,竟然觸動了他的良知,立即釋放嚴蕊,「判令從良」。嚴蕊「自陳」的就是這首《卜運算元》。詞語委婉真誠,淪落「風塵」,絕對「不是愛」,純為「前緣誤」,抒發出了一個弱女子的可憐與無助,一字字一聲聲,含血帶淚。對「山花插滿頭」的平民日子的熱切嚮往,多麼純樸卻又無法實現,可惜可嘆。周密的點贊,沒加水分。

5

滿江紅·題驛壁

作者:王清惠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馨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輾關山月。問姮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

這首《滿江紅》的作者叫王清惠,是南宋末年宮廷里的女官,昭儀。南宋京城臨安(今杭州)淪陷後,她和三宮一道成為元兵的俘虜。後來,無法容忍置身其中的悲劇,擺脫紅塵,主動申請當了女道士。讀王清惠的《滿江紅》,很自然地想到岳飛,想到他的《滿江紅》。王作顯然沒有岳作那樣高亢,那樣壯懷激烈,或者說那樣陽剛。但是背景,主題,格調,卻高度一致,只不過王更具女性特色。而「太液芙蓉」,「玉樓金闕」代表的宮中景觀,傳達出作者女官的獨特身份,對「繁華」的切膚感受。上半闕尾句「繁華歇」,轉化出下半闕首句「龍虎散」,語意緊密,可語境開掘得更深一層。「驛館」,「宮車」扣緊題旨,悲吟出北去的苦難淒涼。最後的「問姮娥」,在虛幻浪漫中,表達了不肯被元寇屈辱欺凌的心意,也成為後來當了道士的伏筆。

6

滿庭芳

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樓舞榭,風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鑑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後,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作者是徐君寶妻。有這樣的記載,丈夫徐君寶抗敵為國捐軀後,她成了元兵的俘虜,從老家湖南嶽陽,被押到杭州。在漫漫長途中,元兵頭目幾次打算強暴她,可她用各種招數,沒讓那個傢伙得逞。因為她天生麗質,那頭目儘管氣得發瘋,還是捨不得把她殺掉。到杭州後,那匹禽獸再也忍不住慾火,決定下手。徐妻壓住怒火,立刻表示,讓我先去祭奠一下先夫的亡魂,之後就答應你。得到允許,面對夫君的靈位,繚繞的香火,她一面仰天痛哭,一面把醞釀構思已久的一首《滿庭芳》,提筆寫在牆壁上,然後聳身跳到旁邊的水池中,自絕身亡。弱不禁風的小女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竟如此剛烈,算得上驚天地 ,泣鬼神。這位徐妻,情懷開闊,遠遠超越了兒女情長的小家子氣,把眼光凝聚到國家故土。「十里爛銀鉤」淪落為「風卷落花愁」,鮮明的反差,帶來了巨大的悲愴,失望。「徐郎何在」的拷問,悽厲哀痛得像杜鵑吐血,「魂斷千里」,則喻示出保持貞節以身就義的決斷。這首詞成為行動的宣言,而行動成為詞意的落實。兩者無縫對接渾然一體,即成就了詞,也成就了人。

圖文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XQl-G4BMH2_cNUgTr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