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水,在忙嗎?給你吐個槽,我最近被前同事烤焦了。
姑且稱她為M吧,她是我曾經的搭檔,一直感覺關係還不錯,辭職後我就退出了小組的微信群。
誰知道,昨晚大家在群里聊嗨了,八卦到我身上時,同事Q說:「真的欽佩阿嵐,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在家帶孩子,還不耽誤掙錢,聽說都月入五萬加了。」
「月入五萬又能怎樣,還不就是個家庭主婦?」 M一臉不屑,說完還不忘來個哈哈大笑的表情。
Q感覺實在氣不過,把截圖直接給我甩過來了。
我看完真的有種「我自橫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覺」的快感,靜水,你看人性可以有多齷齪。
期待你寫個文,看看同性眼中的家庭主婦到底是什麼樣子……
看到季嵐發來的這段文字,正忙得焦頭爛額的我,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佩奇。
我和季嵐結緣於某社交平台,她說看完我的文字,確認是同頻人,有相見恨晚之嫌,幾經周折,終於在公號後台搜索到了我的微信。
半年來,我們保持著不間斷地聊天,隨著對她的了解越多,我越欽佩,真的忍不住對這個年輕的媽媽送上一千次怒贊。
季嵐和老公是高中同學,同為農N代,擠過高考的獨木橋,拿到了魔都同一所985院校的錄取通知書。
兩人在家裡均排行老大,老公下有三個弟弟,季嵐下有兩個弟弟,他們的弟弟們學習成績都很一般,高中沒讀完,就早早就成了家。
等他們結婚時,弟弟的孩子們已經相繼出生,雙方老人看了這家的看那家的,33歲那年,季嵐的兒子虎子出生,婆婆伺候完月子,就匆忙回老家了。
偌大的都市,舉目無親,產假結束前,照看孩子的問題就成了老大難,老公覺得季嵐一個研究生當全職媽媽太可惜,思來想去,兩人就去家政公司物色了一個保姆。
保姆帶娃不到半年,杭州發生了保姆縱火案,做了7年HR的季嵐開始不淡定了,她痛定思痛,做了一個決定:辭職回家帶娃。
她說,別人理解不了我的心情,靜水姐我相信你一定能理解我的決定。
但考慮到200多萬的房貸,老公一個人真吃不消,這是上海,不是老家,睜眼都有一大串的錢要開支,這一度讓她惆悵無比。
季嵐酷愛讀書,家裡的藏書大多是中英文雙語版的,她還有個愛好,同一本書,她會買幾個不同的版本,並在閱讀中對比翻譯者的特色,自己也嘗試著去翻譯。
這麼多年積累下來,其實,她的翻譯水平已不遜於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員,連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某日,在出版社工作的同學向她抱怨,找一個優秀的翻譯真是太難了,因為這個職業不僅需要外文功底,還需要文學功底。
季嵐提出給她個試譯的機會,不要報酬,同學欣然答應。拿到稿子後,她開始加班加點地認真搞了起來。
一周後,她接到同學的電話:「阿嵐,我們主管問你能否做我們的兼職翻譯?」
「沒開玩笑吧?」季嵐激動地不知如何是好。
「按照同崗位在職人員的稅前薪酬給你算工資,但必須得保證按時交稿。」
「老公,我們有救了……」掛斷同學的電話,她興奮得像個孩子,把這一喜訊第一時間告訴了老公。
季嵐辭職後,我們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多, 偶爾聊聊老公孩子,大部分時間我們聊的是文學和自我成長,當然還避免不了一個現實的話題,就是掙錢。
「做夢我都沒有想到,我的愛好竟成了我的救命稻草,虎子馬上該上幼兒園了,到時候,如果我不想重返職場,我就多接幾家活,月入三四萬是有的。」季嵐毫不掩飾內心的驕傲。
其實,我知道她每天十二點前沒有睡過覺,早上六點準時起床,就是為了爭取工作時間。
女人,想平衡家庭與事業,真的太難了。
在我看來,川妹子季嵐,已經堪稱女人的楷模。
她遇事不抱怨,不怕吃苦受累,為了孩子如此拚命,就算回歸家庭,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成長,那個嘲笑她的人,何來的底氣?
「月入五萬又能怎樣,還不就是個家庭主婦?」季嵐越想越覺得這句話好諷刺,「女人為什麼會嘲笑女人?」
「有的女人被強姦了,本已很不幸,但為何還會遭到同性的嘲笑?」我反問她。
記得《史記·西南夷列傳》中的這個典故吧:「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這就是被大家熟稔的夜郎自大。
能說出這句話,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她愚昧無知堪比滇王,要麼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羨慕嫉妒恨心理。
無聊的人總能如數家珍地指點別人的人生,而自己身上毫無可圈可點之處,熱鬧與繁華背後,總有那麼一絲薄涼。
不放棄自我成長的人自帶過濾糟粕的屬性,汲取營養與能量,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好。
家庭主婦原本是個中性詞,但因為摻雜太多的社會因素,所以也就飽受非議。
凡事沒有絕對,這世間不乏閒庭信步的優雅主婦,更不乏焦頭爛額的全職媽媽,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沒有可比性。
但對於大多數家庭,女人月薪不夠支付保姆費,男人獨自養家有困難,全職就變得迫不得已。
就算有經濟學教授力頂全職媽媽年創造價值不止20萬的言論,這個社會對全職媽媽還是不夠寬容。
靜水提醒你,人生是自己的,做出決定要承擔起後果。
如果你正在全職,請記得別放棄自我成長,因為孩子會長大,你的人生得學會適應變化。
我從不鼓動我的女性讀者輕易全職,因為我知道這條路有多艱辛。
能做到像季嵐這樣,一手帶娃一手掙錢的全職媽媽,畢竟屬於少數,靜水如此努力,白天和生活鬥智斗勇,晚上提筆和自己握手言和,也不過掙個補貼家用的錢。
有個姐妹全職後嘆息道:一直覺得自己的男人差不多,全職後你試試,一直覺得自己的婆婆還不錯,全職後你試試,塵埃落定,還是自己掙錢最有底氣。
《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話:在一秒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同的命運。
生而為人,有兩種事應儘量少干:用自己的嘴干擾別人的人生;靠別人的腦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這兩句話送給季嵐,也和諸親共勉。
作者:靜水,自由撰稿人,高校兼職財稅講師,育兒工作者,38歲裸辭,一支筆寫盡人間冷暖,陪你把孤單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