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峰處女作《六欲天》:每當抑鬱來臨,我會帶上微笑的面具

2019-09-13     谷天娛樂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2012年3月18日,一位普通網友「走飯」的微博上,出現了這樣一條通過「時光機」定時發出的微博,隨即引發了全網熱議。

很快,江寧公安證實,這位90後女大學生已經自殺身亡。



「走飯」的微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但她或許從未設想過,自己的微博留言區會成長為一個心理樹洞。



七年間,不斷有抑鬱患者在她的微博下傾吐自己的秘密,留言數量已經累積超過百萬條。

01


「他們」正在悄悄離開


或許,很少有人注意到9月10日除了是教師節,也是世界預防自殺日。

據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平均每40秒會有一個自殺身亡者。

嚴重的抑鬱症患者中,15%會選擇自殺來結束生命。

而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數萬人,抑鬱症早已成為現代社會人類的主要殺手之一。

到2020年,抑鬱症將會成為僅次於心髒病的第二大疾病。

截止到2017年初,我國抑鬱症患者就已超過5400萬。與這個龐大數字相對的是,其中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藥物治療。

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抑鬱症失去生命,但它卻並不為大眾了解。

質疑抑鬱症患者「矯情」,指責自殺者「自私」、「懦弱」的評論不在少數。

可以說,抑鬱症患者極少被正視,卻一直遭受著污名化。


02


「他們」一直在身邊


所幸,在影視作品裡,沒有忽略對抑鬱症患者的關注與深入刻畫。

《憂鬱症》,可謂是近年來在國際上頗具影響力的描繪抑鬱症患者的電影。

主角是一對姐妹,妹妹因為抑鬱症嚴重,在婚禮上失去了工作和愛情;

姐姐雖然心理相對正常,但因聽聞世界末日將要來臨,而瀕臨崩潰。

最有意味的是出場不多的姐夫,一副鄙夷憂鬱症患者的模樣。

他滿嘴都是科學與樂觀,卻在得知地球將要毀滅後,第一時間服藥自殺。

該片的導演拉斯·馮·提爾曾坦誠,自己也是抑鬱症患者。

在片中他也嘗試著將重度抑鬱症患者的內心感受傳遞給每一位普通觀眾。

《憂鬱症》藉由眾人面臨世界末日降臨時的感受來迫近抑鬱症患者的心理,或許能令不少人想像出患者們心中的絕望和痛苦。

再看看,電影《薇羅妮卡決定去死》。

主角薇羅妮卡年輕漂亮,身家不菲,是外人眼中完美的「人生贏家」。

但薇羅妮卡並不快樂,她只是假裝很開心。

薇羅妮卡曾經預言過自己未來的生活:

遇見一個父母滿意的男人,跟他結婚,從和諧性福到相看兩厭,最後看著他一次次出軌直到麻木......

薇羅妮卡無法燃起對生活的美好嚮往,抑鬱症讓她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

雖然臉上掛著一張微笑的面具,可薇羅妮卡的心火早就已經熄滅。

薇羅妮卡的狀態,也正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抑鬱症患者的真實寫照——

每當有人被抑鬱症擊垮後,總會冒出一些聲音,「明明看起來很快樂啊!怎麼會有抑鬱症呢?」

而這些聲音,大部分都來自身邊親密的人。

03


不再被忽視的「他們」


相比歐美電影,國內的影視在這方面的關注有所欠缺。

前不久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算是其中一例。

劇中,原本乖巧懂事的高三考生喬英子,因擇校問題與母親產生爭執,最後崩潰差點跳河自殺。

這個橋段勾連起80、90後「叔叔」、「阿姨」的記憶,不少人都開始懷疑自己也曾是抑鬱症的受害者。

如今,抑鬱症這類心理疾病,在年輕人當中的患病率確實不容小覷。

前段時間,演員祖峰首次執導的銀幕處女作《六欲天》,發布了一支名為「夢境」的片花。


《六欲天》中的兩位主角阿斌(祖峰 飾)和醫生李雪(黃璐 飾),都因過往經歷倍受抑鬱症折磨。

阿斌在調查一起碎屍案的過程中,與被害者的姐姐李雪相識。這段片花正源自他們結識後的一場夢境。

在片段中,鏡頭跟隨著阿斌來到李雪的房間,他神情慌張地關掉煤氣,發現是李雪有意為之。

隨後,阿斌從夢中醒來,意識到剛剛只是虛驚一場。

短片沒有一句對白,卻顯得壓抑又迷離。

阿斌仿佛被困在某個真實又虛無的空間裡,無法脫身。

影片的片名,或許是打開這場夢境的鑰匙。

「六欲天」本是佛經典籍中的名詞,指欲界的六重天。

關於其成因,各大佛法經典有所不同,但基本難出「慾望「一界。本片將其用作「題眼」,用意不可謂不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片段雖是夢境,但卻未必是「虛假」的。

這反映出二人的關係糾葛,兩位抑鬱症患者的世界彼此相互觀照。

跟以往那些以抑鬱症患者為刻畫對象的影片一樣。

《六欲天》拍的雖然是抑鬱症群體,但歸根結底是在聚焦人類最真實可感的生存狀態。

可能正因為這些文藝作品,我們才能真正理解那句——抑鬱症患者其實「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希望國內首部聚焦抑鬱症人群的《六欲天》,能催生更多同類影視佳作,同時引發更多的人去關注和理解這個「特殊」但並不「特別」的群體。

跟所謂普通人的生活相比,他們的不同,可能只不過是在笑的時候更用力,哭的時候更堅強罷了。

而我們在面對他們時,要有更多的耐心。哪怕是單純的等待,也是很重要的。

或許有些人已經等待太久,發現眼前的天只會越來越黑,但仍要相信,隨著對內心掌控力的變強,總能等到日出的那一天。

畢竟世界雖然不完美,但我們仍可以自己治癒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MMlQm0BJleJMoPMbK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