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說:這面熱三遍,拿肉都不換,開胃易消化,秋冬吃最舒坦

2019-10-20   我家開飯了

漿麵條和糊塗面都是洛陽特色麵食,成本低,經濟實惠,在外面花幾元錢就可以吃一大碗,開胃易消化,秋冬時節吃一碗最舒坦。

婆婆最喜歡吃的是漿麵條,一做就是一大鍋,做一次吃兩頓,剩麵條比剛出鍋還香。每次做漿麵條,婆婆就說:這面熱三遍,拿肉都不換。可見洛陽人對漿麵條的喜愛,吃完還想吃,讓人回味無窮。

做漿麵條用到的是酸漿,可不是清水,酸漿是漿麵條的靈魂,多以綠豆和豌豆的漿汁發酵而成。在洛陽有專門賣酸漿的店鋪,不用自己做酸漿,買著吃方便又省事。酸漿分新酸漿和老酸漿,新酸漿的酸味沒有老酸漿濃烈,可根據個人口味來選擇。

洛陽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漿麵條,製作簡單,花不了多少工夫就可做一大鍋,秋冬天氣寒冷,呼嚕嚕一碗下肚,驅寒又舒坦。

今天的漿麵條是婆婆做的,我全程負責拍攝記錄,婆婆說許多人在家做漿麵條口感發澀,只要掌握其中的小訣竅,保證一次做成功。

洛陽家常漿麵條

主要食材:酸漿、麵條、小香芹、花生、青豆、胡蘿蔔

婆婆買了1.5塊錢的酸漿,如果兩個人吃的話買1塊錢酸漿就足以。

詳細製作步驟

1.芹菜的根部切成小碎丁,葉子部分切成長段,胡蘿蔔切成細絲。

婆婆說有的人家喜歡把芹菜根部切成長段,這些都是根據個人喜好來定,每家做的漿麵條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

2.青豆和花生提前煮熟備用。

3.熱油放蔥花爆香,先將芹菜和胡蘿蔔煸炒一下,放鹽提味,不要炒斷生,爆炒15秒就可出鍋。

4.配菜都處理好之後,就開始煮酸漿和麵條了,煮酸漿是有訣竅的,許多人都是用大火直接煮開,大錯特錯,難怪漿麵條口感發澀不好吃。

正確的做法:中火煮酸漿,淋少許油,一邊煮一邊用筷子輕輕攪拌,避免漿水分離,不時地攪拌不僅使其受熱均勻,漿水也會更融合,吃起來才會順口又順滑。(好比水澱粉,放時間長澱粉和水就會分離,要攪拌才能均勻)

5.煮到鍋邊開始密集的冒起小泡泡,就開始下麵條,並轉大火。

6.麵條煮到七八熟,放入所有的配菜。

7.調味只用鹽,不放其他的佐料。

8.漿麵條做好後,我喜歡放點芝麻油,吃起來更鮮美。

洛陽正宗的漿麵條少不了青豆、花生豆和芹菜,有比較講究的家裡會放芝麻葉,也有人喜歡放點茴香碎和韭菜碎,各有所愛。漿麵條出鍋後放一勺韭花醬和辣椒油,那才叫香,難怪洛陽人這麼愛吃。

做好漿麵條後,我和婆婆才恍然發現沒有炸饃片,有了炸饃片才算完美,哈哈。

小貼士:千萬不能放生抽或老抽之類的佐料,漿麵條的顏色就是奶白色。煮酸漿的時候放少許油,邊煮邊攪拌,酸漿不用完全煮開,等到鍋邊冒起小泡泡就可放麵條。

感謝閱讀,喜歡這篇文章就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吧。關注我家開飯了,每天為您帶來一道美味佳肴。評論下方歡迎您分享更多的美食,分享不同的看法,讓我們一起體會廚房的樂趣,開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