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小蜜蜂,引領房山這個鄉村大發展!

2019-07-11     北京房山

在音樂界有一首曲子

仿佛是測試手速的「敲門磚」

彈奏的人功力深厚時

往往只能看見手的殘影

那就是《野蜂飛舞》

方方無意中發現

咱房山就有現實版「野蜂飛舞」

今天《方方走基層》系列

帶大家走進

房山區蒲窪鄉森水村

看蜂圍蝶陣、山明水秀的優美景色

森水村位於蒲窪鄉西南部,村處深山溝谷,村址海拔700米,村域面積2.71平方公里。相傳自500多年前,明朝嘉靖年間就有人分散居住在這裡。村名來歷有三,一說因地處石灰岩山地,水易下滲,稱滲水,後演變為今名;一說因當地泉水眾多、森林茂密而稱森水;一說因此地人跡稀少,林木森森而得名。

一路走來

森水村廣泛發動黨員群眾

共同參與美麗鄉村建設

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在生態上守住綠水青山

在產業上堅持抱團經營、綠色發展

從人才、組織、生態、產業等方面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這個「野蜂飛舞」的小村莊是如何發展的?

跟方方一起來看看

綠色回收?安排!

森水村有一項非常有特色的機制

讓他們走在了「垃圾分類」的前頭

這就是「綠色回收機制」

鼓勵村民不亂扔垃圾

自家廢棄的可回收垃圾

積累到一定數量

可以到村委會

換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綠色回收機制的推行

極大地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

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日俱增

森水村村容村貌

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並且,森水村村民

能分清什麼是「可回收垃圾」

一點都不害怕垃圾分類

羨慕!

生態振興?沒錯!

森水村一直堅持把良好的生態環境

作為村裡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

近年來,森水村清退了

以養羊為主的經營性養殖業

努力保持生態優勢,全力守護綠水青山

還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

在保護中華蜂方面作出了

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

中華蜜蜂又稱中華蜂,俗稱土蜂,是東方蜜蜂的主要亞種,也是東方蜜蜂的定名亞種,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和北部的山區,歷史上華北地區是中華蜂的主要分布區域。目前野生中華蜜蜂幾乎已經處於瀕危狀況,一般情況下基本很難看到,根本無法自然恢複種群。

華北地區的中華蜂僅在北京市房山區蒲窪鄉有少量殘存。不同走向的溝谷具有不同的小氣候和生態環境,是中華蜂的理想棲息場所。

森水村所在的蒲窪鄉

是中華蜂的理想棲息場所

村裡還結合環境整治

組織百姓種植了

食用玫瑰35畝、食用百合5畝

芍藥5畝、月季3畝、黃芩32畝

景觀植物共計80畝

這些植物不僅為中華蜂提供了豐富的蜜源

美化了村莊生態環境

還能促進百姓增收

同時,花叢中蜂蝶翩翩起舞的自然景觀

也成為發展旅遊業的一大亮點

現在森水村已經成了

「中華蜂養殖示範村」

管中窺豹

森水村的生態環境之美可見一斑

村民增收?是的!

環境美了

下一步就要實現村民增收

森水村把目光聚焦在了

中華蜂養殖業上

近年來,森水村成立了

「北京市月聯興專業合作社」

在合作社的帶動和幫助下

蒲窪鄉森水村的大部分農戶

都走上了養蜂增收的道路

合作社實行農戶入社,抱團經營

SUMMER

「北京市月聯興專業合作社」

生產的中華蜂蜜

被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審定為「無公害農產品」

合作社還被北京市園林綠化局

認定為「北京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

目前森水村中華蜂存欄1350群

2017年森水村年產中華蜂蜜4噸

年產值35萬元

帶動村內70戶增收

年人均增收3000元

現在全村通過中華蜜蜂這一綠色產業

全村低收入戶已於2018年底全部實現了脫低

黨建引領?行動!

建設居民們人人稱讚的美麗鄉村

森水村還有一個重要的秘笈

那就是「黨建引領」

他們通過

弘揚紅色文化、保護綠色生態

堅持以民為本

建立黨員群眾齊參與鄉村治理的機制等

四方面工作

發動村民們共建美麗家園

形成了黨員幹部齊動手

全村百姓共參與的良好氛圍

村域民風純樸

猶如「世外桃源」一般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美麗鄉村綠色發展

蒲窪鄉森水村這個

「野蜂飛舞」、景色優美的小山村

你喜歡嗎?

小夥伴們有時間去玩呀~

方方在森水村等你!

自駕路線:

自駕到蒲窪鄉森水村,可以走京石-京昆高速,從張坊出口出,往十渡方向,沿淶寶路開半小時左右即到。

溫馨提示:

蒲窪鄉森水村屬於山區,自駕車往返請注意交通安全,同時建議大家備好運動鞋及保暖服飾,請勿擅自攀爬野山或進入未開發山路。

本期編輯:飛飛 蘇傾池 耿滔

現場記者:宇桐

信息來源:房山區蒲窪鄉

審審核核:武宏 巴金鵬 劉衛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Ag4XWwBUcHTFCnfem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