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喪父,9歲喪母,20年後,我苦盡甘來

2019-12-27     木子李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在我六歲那年,父親因車禍身亡。這件事對於身體本身就不太好的母親而言,絕對算致命打擊。所以,在父親去世第三年,母親也因病去世。

隨後,我跟著爺奶生活。

生活中,因為失去了雙親,會有人覺得我可憐,會有人因此看不起我,總之,那種精神層面的煎熬,讓我一度想過輕生,或許敬畏生命的神聖,或沒有死的勇氣,所以,我艱難地苟活著。

逐漸,我不再理會身邊人的各種評論,也不再和太多的人打交道。在此情況下,只能以書本為伴。

也是在這種狀態下,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

現在我已經拿到碩士文憑並成功考取了一線城市公務員,也算苦盡甘來。但是,總感覺自己是一個「怪咖」,因為,對於生活,有些格格不入。

渴望愛情,又恐懼戀愛;渴望友情,又不願意和陌生人接觸。

我現在的生活:

1)上班期間,小心翼翼地維繫著和同事的關係;

2)下班之後,除了做飯收拾家,就剩下玩手機這點樂趣了;

3)我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交心的朋友。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就是個病人。



木子李編後語:

為什麼一直在強調: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為什麼一直在奉勸圍城男女:為了孩子,請珍惜現有的婚姻。

其實,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對於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非常重要。

你成長在一個被非議,被同情,被譏諷的環境中,所以,你自卑,孤僻,獨立。

現在,你依然獨立,但是,你想把自卑和孤僻甩掉,卻發現很難。

其實,人都是戴著有色眼鏡在進行著人際交往。你目前的處境足以不再被身邊人輕視,所以,大膽的和他們交往,你會從他們那裡換來起碼的熱情和尊敬。

當然,想讓更多人主動接近你的最有效方式:在職場混個一官半職。

能告訴你的是:你現在已經沒必要再自卑和孤僻了,嘗試著豁達,你會發現,身邊其實還有很多善良和微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w4rSW8BMH2_cNUgqw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