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億債務壓頂!華誼兄弟居然漲停,馮小剛新片會大賣嗎?

2019-12-16     銳眼財經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賀歲檔臨近,影視概念集體翻紅!

今日開盤,影視概念持續走強,板塊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今日早盤,華誼兄弟(300027.SZ)表現突出,盤中一度觸及漲停。在華誼兄弟領漲下,慈文傳媒、幸福藍海、歡瑞世紀、光線傳媒等多隻影視股紛紛上漲。

截至收盤,華誼兄弟報5.02元,全天上漲7.26%。自去年《手機2》開拍引發影視行業大地震以來,始作俑者華誼兄弟一直跌跌不休,今日走勢實屬難得。


消息面上,近期春節檔電影頻頻登上網絡熱搜。2020大年初一(2020年1月25日)將有9部電影同時上映,超過2019年的8部,堪稱「史上最強春節檔」。

雖然距離春節檔還有一個多月,但影片之間已在暗中拉開較量。繼缺席2019春節檔後,華誼兄弟終於帶來馮小剛導演新作《只有芸知道》,全力衝擊賀歲檔。

作為賀歲片鼻祖,馮小剛在賀歲檔征戰20餘年,先後拿下8次票房冠軍。《只有芸知道》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點映階段已經嶄露頭角。

在全國各地院線點映階段,《只有芸知道》的口碑節節攀升,目前淘票票的評分高達8.9分,甚至超過胡歌主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在同期影片中脫穎而出。

《只有芸知道》點映口碑爆表,給票房留下了無限想像空間。倘若《只有芸知道》有幸摘得賀歲檔票房冠軍,最大贏家非華誼兄弟莫屬,這可能是推動股價大漲的直接原因。

今年以來,華誼兄弟一直話題不斷,但說來說去不過兩個字:缺錢!

2018年年報顯示,華誼兄弟實現營收38.9億元,同比下滑1.4%;歸屬凈利潤-10.9億元,同比下滑231.97%;扣非凈利潤-11.8億元,同比下滑1001.4%,這是公司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俗話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導致華誼兄弟2018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商譽減值。此前,公司為綁定明星IP,高溢價收購明星旗下的空殼影視公司,導致帳面商譽高達36億元

即便是2018年年報中計提了9.73億元的商譽減值,華誼兄弟帳面商譽仍然高達21億元,這始終是懸在公司頭頂的一把利劍,一旦落下後果不堪設想。

值得一提的是,因未能滿足當初約定的承諾業績,今年4月,馮小剛、鄭愷分別向華誼兄弟繳納了近7000萬元、近2000萬元的業績補償款。


最新發布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華誼兄弟實現營收5.40億元,同比下滑49.14%;歸屬凈利潤-2.73億元,同比下滑634.11%;扣非凈利潤-1.33億元,同比下滑842.14%。

通常,上市公司凈利潤下滑還有迴旋餘地,營收下滑才是致命因素。華誼兄弟三季報營收幾乎腰斬,倘若沒有爆款影片加持,未來業績難言樂觀。

按照創業板相關規定,上市公司連續三年業績虧損直接退市。華誼兄弟去年虧損,今年前三季度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目前帳面還有21億元商譽壓頂,2019年扭虧希望微乎其微。

華誼兄弟缺錢在業內早已不是秘密,為籌措更多資金,王氏兄弟可謂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

今年1月,為兌付即將到期的29億元債務,華誼兄弟抵押了海南的3套別墅,同時將7部影片收益的應收帳款和旗下10家全資影院未來的票房收入都拿來抵押了

抵押房產還可以理解,抵押未來票房收入絕對是前無古人的神奇操作了。眾所周知,影片票房基本就是看天吃飯,這種飄在天上的東西都拿來做抵押,華誼兄弟簡直了!

今年3月,華誼兄弟王忠軍、王中磊分別向中信建投質押了3股、1股,按質押當天收盤價計算,質押股票對應市值僅有21元

21元,大概是一個盒飯的價格吧。質押公告發出後,王氏兄弟立馬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有網友調侃稱:華誼兄弟這是連盒飯都吃不起了嗎?

實際上,質押股票是王氏兄弟最常用的融資手段之一。截至今年10月18日,以個人融資需求為由,王氏兄弟累計質押上市公司股票數占其持股總數的92.9%

今年8月,為籌措更多資金,王忠軍甚至賣掉了此前收藏的一大批珍貴字畫,並公開表示:「為了公司的安全性,我什麼都可以賣掉。」

今年9月,華誼兄弟以550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旗下GDC公司90.5%的股權,該公司是華誼兄弟花費約7317萬美元買入的,相當於「7.5折促銷」。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華誼兄弟負債總額合計約77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合計約60億元,而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僅有14億元,資金缺口明顯。

臨近年末,上市公司保殼大戰愈演愈烈,排隊賣房的現象簡直讓人哭笑不得。而債台高築的華誼兄弟,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融資動作。

今年11月,藝人高以翔在連續17個小時錄製綜藝節目時猝死,年僅35歲,引發外界對影視寒冬下藝人生存現狀的思考。

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已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數量同比下降27%,橫店影視城的開機率同比銳減45%。

去年以來,很多影視從業者轉行,有人改行做直播,有人改行做微商,更有人徹底離開這個行業,改送外賣等。就連當紅小花迪麗熱巴都在節目中表示,自己有七八個月沒拍戲了。

去年的「陰陽合同」事件引發補稅風波,之後監管相繼推出「限古令」「限薪令」等,曾經熱火朝天的影視行業一夜降溫,資本熱錢迅速抽離,熱鬧過後留下一地雞毛。

但是,嚴監管是一把雙刃劍,在整頓影視行業風氣的同時,也帶領整個行業回歸內容本質,一些優質影片均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

例如,《流浪地球》打開了國產科幻片的大門,《哪吒之魔童降世》譜寫了國產動漫電影的新篇章,而《我不是藥神》《中國機長》等更是現實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據中國電影票房APP顯示,截至12月6日22點41分,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正式突破600億大關,這也是內地年度票房歷史第二次衝破600億大關,比去年提早24天


這兩年,影視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近期股價的反彈是曇花一現還是否極泰來,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在影視行業擠泡沫的過程中,只有真正優質的作品才能獲得優異的票房。那些零演技小鮮肉們主演的圈錢電影,比如《上海堡壘》們,將被消費者越來越堅決地拋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p3ODm8BMH2_cNUggZ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