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志電器(603728)2019年2019-12-31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一)概述
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上海市閔行區專利工作示範單位、半導體照明技術評價聯盟的LED智能控制系統工作小組副組長單位、現任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微特電機與組件分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單位。報告期內,公司榮獲2019上海民營企業100強,2019上海製造業企業100強。
2019年度,公司順利完成了對瑞士TechnosoftMotionAG公司的收購,這是公司圍繞運動控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戰略進行的又一次外延式的發展,本次收購的順利完成,一方面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控制電機、電機驅動器及相關應用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影響力,另一方面也通過對產品與技術、下游應用領域和市場營銷網絡等優勢資源的共享整合使公司的運動控制業務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57,974,749.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3,926,693.31元,同比增加了8.7%;實現營業利潤192,658,462.8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9,135.26元,同比增加0.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74,644,513.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87,050.55元,同比增加4.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0,496,477.4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173,658.04元,同比增加16.9%。
報告期內,公司業務經營情況如下:
1.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
1)歐美地區業務增長顯著
公司在全球最主要的工業區設立銷售子公司,並通過高互補性的外延式併購不斷開拓海外市場。隨著公司在國際市場上品牌效應的持續擴大,公司在海外市場本土化的國際銷售策略成果逐漸顯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境外營業收入916,246,548.42元,在公司報告期營業收入中占比44.5%。其中,核心業務-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業務在歐美地區的營業收入占公司境外營業收入的81%,為公司主要境外市場。報告期內,公司核心業務-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業務在歐美地區的增長超過了20%,增長顯著。
2)新興、高附加值應用領域業務快速成長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深化。報告期內,公司在醫療設備和生化實驗室儀器、移動機器人(商用及消費)、太陽能設備、智能泵閥控制以及高端安防設備等應用領域取得了較快速的成長。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提高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需求持續快速增長,醫療設備行業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其年均增長率高於全球GDP增長水平。公司的控制電機在醫療儀器設備領域中運用極為廣泛,並呈現擴大之勢,如稜鏡分光單色器、自動生化分析儀、自動稀釋器、胰島素泵、呼吸機設備、血液檢測設備、眼科檢測設備、注射泵、人工透析設備等。公司及子公司安浦鳴志、美國AMP、美國LIN、瑞士TMotion在全球醫療儀器設備應用領域占有重要的市場份額。報告期內,公司醫療設備和生化實驗室儀器應用領域的營業收入超過了2.2億元,較上年度增長超過了70%。
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AI技術的催生下,移動機器人(商用及消費)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市場應用空間迅猛拓展,特別是在物流配送,醫院醫療,酒店導引、公共場所保潔等應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公司及子公司安浦鳴志、瑞士TMotion、鳴志派博思深度布局移動機器人行業,業務覆蓋商業移動機器人、AGV、AMR等。報告期內,公司移動機器人(商用及消費)應用領域業務從試製躍入量產,全年營業收入接近5,000萬元,並且需求量呈現逐年快速上升的趨勢。
太陽能因其無可比擬的安全性和清潔性正成為驅動全球能源格局變化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2019年,全球光伏產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公司的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作為太陽能自動跟蹤裝置的驅動引擎,能有效提高光伏設備太陽能的利用率。報告期內,公司太陽能設備應用實現營業收入6,727萬元,較上年增長了61%。
此外,公司在安防、泵閥等應用領域的業務也取得了較快速的成長。
3)傳統應用領域業務受市場波動影響
紡織機械應用和舞檯燈光應用是控制電機產品的傳統應用行業。報告期內,受到國內、外經濟投資周期影響以及貿易摩擦加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紡機機械行業以及舞檯燈光行業承壓明顯,行業需求呈現回落態勢。受此影響,公司2019年紡織機械以及舞檯燈光應用領域營業收入有所下降,其中紡織機械行業應用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879萬元,較上年度下滑17%;舞檯燈光應用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394萬元,較上年下降約23%。通訊設備應用,因公司為5G通訊配套的新一代產品尚處批量前的驗證磨合期,4G通訊處於收尾階段,全年實現銷售4,860萬元,較上年下滑29%。
4)公司LED智能電源在國外市場有較大力度拓展
隨著國內LED照明產品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公司LED驅動與控制產品業務進一步由國內向國外轉移。報告期內,公司LED控制與驅動類業務在境外市場營業收入占比進一步擴大為72%。同時,公司專注於產品性能及市場定位的提升,LED控制和驅動產品的開發方向逐漸向智能LED驅動、大功率體育場館LED驅動、防爆燈具LED驅動以及LED照明控制系統產品四大類應用集中。
報告期內,公司LED控制與驅動類業務中智能型LED照明控制與驅動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11,038萬元,較上年度增幅超過22%。公司LED控制與驅動類業務中基本型照明驅動業務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5,618萬元,較上年度下降約51%。受此結構性調整影響,報告期內,公司LED控制和驅動類業務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增長了5.27個百分點,業務布局進一步優化。
2.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平穩增長
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業務占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的73.05%,是公司的核心業務。相關業務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了13.81%,毛利率比上年提高近1.83個百分點;技術創新和產品性能優勢明顯。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資力度,增強控制電機市場地位和市場競爭力。公司2019年度的研發費用投入較上年度增加了43.8%。因此,雖然公司在2019年遭遇了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但公司在歐美地區的營收仍然增長超過了20%,進一步體現了公司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技術能力和定價能力。報告期內,公司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產量達到2,407萬台(套),比上年增加7.88%,產量的提升有利於進一步釋放相關業務的規模效應,增強相關業務的盈利能力。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17,464萬元,較上年度增長4.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較上年度增長16.9%。報告期內,公司依靠出色的產品研發能力、產品製造能力和產品質量控制能力等,實現了凈利潤特別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的合理增長。
3.報告期內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的變化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4,644,513.78元,較上年增長4.7%。由於公司2018年度權益分派實施了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報告期內公司平均股本總數較上年增加了約8.3%。公司年度平均股本總數增幅高于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增長,因此,公司2019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了3.4%。
報告期內,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較上年增幅為8.8%,高於公司同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的增長。因此,公司2019年度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收益率同比下降了0.38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60,496,477.44元,較上年增長了16.9%,遠高於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8.8%的增幅。因此,公司2019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8.34%,較上年提高了0.56個百分點。
4.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經營工作如下:
1)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業務的市場地位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加強
控制電機業務是公司發展的奠基石,全球領先的行業地位和市場份額詮釋了公司在運動控制執行元器件的產品開發、製程設計和質量管控上雄厚的技術實力和產品製造能力。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加強控制電機在安防系統、工廠自動化、醫療設備及生化實驗室儀器、移動機器人(商用及消費)、智能泵閥控制、安防系統、3D列印、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應用開拓,以技術營銷為客戶開展專業化定製。報告期內,公司控制電機在醫療設備及生化實驗室儀器、移動機器人(商用及消費)、安防系統、智能泵閥控制應用領域均取得了較快的增長。公司無槽電機、無刷電機等新產品線在報告期內也取得了多項國際、國內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並得到了全球醫療設備領域頂級客戶的認可,相關業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公司據此適時的提出了新增無刷電機年產能227萬台的投資項目並於近期披露了相關公告。投資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業務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和品牌競爭力,增強公司在控制電機及驅動系統產品領域的規模優勢,鞏固公司在運動控制領域的龍頭地位
控制電機驅動系統業務是公司目標成為運動控制產品供應商核心基礎,集中體現公司在軟體固件開發以及工業總線通信應用上的技術水平和產品開發能力,是公司未來業務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公司集成式智能步進伺服驅動、伺服驅動、無刷驅動、直流無刷驅動產品不僅可以較好的適用於工業自動化等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也可以進而衍生出滿足特定應用需要的多系列控制電機驅動系統,實現產品間協同效應。報告期內,公司控制電機驅動系統業務蓬勃發展,在太陽能裝備、移動機器人(商用及消費)、醫療設備及生化實驗室儀器、、電子/半導體裝備、工業自動化、3C智能裝備、電池裝備等領域均有良好表現。
報告期內,公司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編碼器已經導入量產。
3)LED驅動與控制業務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
公司LED驅動與控制產品是利用功率電子技術、可靠性保障技術、系統集成技術的跨界技術產品,是公司基礎業務和技術的自然延伸。報告期內,公司重點開發北美、歐洲、日本已開發國家市場,重點拓展智能LED驅動、大功率體育場館LED驅動、防爆燈具LED驅動以及LED照明控制系統產品業務,重點關注「具備有較高的技術/認證/准入要求門檻、單個產品價值高、對產品質量要求嚴苛、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的,能夠更好發揮公司技術優勢和質量優勢的行業應用」。公司也據此適時調減了募集資金投資規模並於近期披露了相關公告。報告期內,公司LED驅動與控制業務中智能型LED照明與控制業務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增長,較上年度增長超過22%。
4)其他業務為公司創造較穩定的利潤來源
報告期內,公司設備狀態管理系統類業務較上年度營收增長了35%;繼電保護-貿易類業務較上年度增長了8.7%;電源電控產品業務維持穩定態勢。相關業務持續為公司創造著較穩定的利潤來源。
5)運控電子達成業績承諾目標
2018年3月,公司完成了對常州市運控電子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運控電子的業務納入公司的統一運營管理體系。運控電子定位於混合式步進電機的大批量製造業務,主要面向日韓、東南亞、國內等地銷售,與公司定位於混合式步進電機的定製化、集成化製造任務,主要面向歐洲、北美等地,形成互補。報告期內,運控電子實現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的營業收入21,566萬元,實現凈利潤2,937萬元,達成了承諾的凈利潤逐年持續成長和凈利潤總額的目標。
6)成功收購瑞士TMotion
2019年3月,公司按照《股權購買協議》的約定支付了股權對價款項,並與TMotion公司2名股東辦理完成了交割手續,瑞士TMotion公司納入公司的統一運營管理體系。瑞士TMotion是一家以創新技術研發為導向的集研發、生產、市場營銷於一身的業務運營體,其擁一支由高級研發人員組成的核心研發團隊,專業覆蓋儀表結構工藝、傳感器技術、模擬數字電路、智能化儀表、計算機軟硬體開發技術、振動分析和診斷技術與信號分析理論等,並擁有完整的電機驅動研發設備、軟體開發工具以及實驗測試設備,具備完整的技術中心研發功能。對瑞士TMotion的收購是公司圍繞運動控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戰略進行的又一次外延式的發展。報告期內,瑞士TMotion實現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的營業收入7,517萬元,實現凈利潤2,449.2萬元。
7)鳴志太倉智能製造產業基地的建設有序推進
公司於2017年8月與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約,投資約5.5億元在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製造園區內約110畝的工業用地上建設鳴志(太倉)智能製造產業基地項目。2018年6月公司經過土地招拍掛拿到了相關地塊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並按計劃啟動了項目建設。截至報告期末,鳴志太倉智能製造產業基地項目的建設正在按計劃推進,預計將於2020年7月實現結構封頂並將同時啟動配套裝修。
8)在越南投資設廠
2019年6月26日,經公司董事會第三屆第六次會議審議批准,公司與美國LIN共同出資2,200萬美元,在越南海防市投資設廠,建設年產400萬台混合式步進電機生產基地項目。該項投資是落實公司長期戰略規劃的重要環節,有利於在國際貿易環境複雜性加劇的情況下優化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優化公司產能,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能力,鞏固並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截至本報告披露日期,越南工廠的註冊登記相關審批手續尚在辦理中。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57,974,749.63元,較上年度增長了8.7%;實現營業利潤192,658,462.81元,較上年度增長了0.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74,644,513.78元,較上年度增長了4.7%。公司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0,496,477.44元,較上年度增長了16.9%。具體經營情況及分析如下: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公司主營業務為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LED智能照明控制與驅動產品、設備狀態管理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以及電源電控研發與經營,此外還包括電力自動化應用中繼電器等產品的國際貿易代理及全球跨境電商平台業務等。根據公司2019年業務收入結構,公司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的73.05%,處於主導地位。
全球範圍來看,西方已開發國家對工業運動控制的研究起步較早,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並形成了一批國際知名的運動控制廠商,如西門子、發那科、三菱等。這些廠商和產業的終端用戶保持著長期合作關係,他們深諳市場格局,不斷將從行業中積累的經驗和技術融入到運動控制產品開發中,並引導行業發展方向。除了提供單台設備的運動控制系統,他們也擔當工廠級別的製造自動化的總承包商,提供一站式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更高生產效率的製造環境。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中國運動控制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國務院在《中國製造2025》中將「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位造過程智能化」作為我國製造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並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再次明確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系統,加快推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提供重點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推進傳統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同時消費水平的升級也在助推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深化,新應用不斷催生出新的市場需求,從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開始的各個方面的眾多製造和應用領域對運動控制產品提出新的需求,如信息通訊、醫療儀器、3C應用、電池裝備、太陽能裝備、電子半導體裝備、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促進運動控制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根據日本富士經濟的研究報告預測,預計2025年全球小微電機市場規模接近170億台,其中混合式步進電機全球出貨數量將達接近1億台,全球無刷電機出貨數量將接近15億台,全球交流伺服電機出貨數量將約為1,000萬台。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依託「控制電機的仿真設計開發技術」、「支持多工作模式的步進電機運動系統、智能集成式步進伺服驅動、嵌入式系統應用技術」、「數據實時通訊技術」和「具備深度調光功能的智能LED調光技術」等核心技術,堅持以全球市場為導向,為客戶量身定製,實現與客戶共同成長。公司目標是成為信息化及自動化應用領域中系統級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的綜合提供商。
公司堅持兩大發展戰略,一是以智能電機為導向,專注於打造精密的控制電機及其智能驅動系統,努力發展成為系統級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二是專注於提供基於現場總線控制的參數眾多、邏輯複雜的LED智能照明管理自動化解決方案,成為LED智能照明控制與驅動及其整體解決方案的領航企業。
公司倡導的業務發展戰略是「成為智能世界的有力競爭者,為個性化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
公司產品開發策略總結為「4C1I」,即從發源端開始為公司產品灌注網絡化(Communication)、智能化(Closeloop)、多樣化(Connectivity)、客戶化(Customization)、集成化/一體化(Integration)等鮮明特徵,增強公司產品獨特的競爭力。
(三)經營計劃
公司業務應用領域相當廣泛,下游涵蓋工業控制、通訊、醫療、安防、家電、汽車電子、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諸多領域,易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對未來經濟的發展造成巨大不確定性的衝擊。同時,國家適時的再提「新基建」,發動內需,推動中國經濟恢復正常軌道。公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為此,公司將圍繞發展戰略布局,在充分整合各方面業務、人員、資產等資源的基礎上,立足現有市場,持續加大新產品開發,不斷豐富現有產品類型,進一步擴大產品的應用範圍。把握「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帶來的新動能需求,以創新為驅動力,構築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具體情況如下:
(1)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業務
HB步進電機:充分釋放收購運控電子後的協同效應;堅定地繼續開拓日本市場,大幅提高在日本市場的銷售額。
PM步進電機:提高歐洲市場智能水閥應用的銷售額;加強車用PM電機的認證磨合。補充產品線,優化產品性能,大力挖掘新興應用領域的業務。
無槽電機、無刷電機及無刷驅動系統:拓展在5G通訊設備、智能移動設備(商用以及家用)、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及無人倉儲設備、高端醫療儀器及實驗室裝備(手術動力設備、手術機器人、IVD體外診斷、醫療影像設備、呼吸機等)、汽車電子和工業自動化機械等領域的應用。依託美國AMP和瑞士TMotion公司在無刷、無槽無刷電機及其控制與驅動器系統領域的技術優勢,持續優化電機產品的設計,並努力構建公司無刷電機驅動系統的服務平台,發揮公司產品間的協同效應。
集成式智能步進伺服驅動系統:繼續在太陽能裝備、移動機器人應用、3C、數碼及動力電池裝備、3D列印、醫療、電子半導體、測量儀器等領域發力。投放新一代分體式步進伺服產品,繼續增強對產品新應用、新功能、新技術的開發,加強推廣集成式步進伺服多圈絕對值編碼器技術。
伺服系統:加強推介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差異化的一體化伺服產品、直流型伺服產品。完善新一代M3交流伺服系統的設計,持續加大該系統產品的市場推廣力度。
直線電機以及智能電缸業務:智能集成式直線步進電機,直線直流無刷電機,高速直線無齒槽電機,智能電缸的相關專利申請已落實,產品平台搭建基本完畢,初步實現產品化。下一步需要加大相關產品的針對性應用市場的開發和推廣力度,快速實現相關產品的銷售和業績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細小型電缸和多功能電缸的開發,2020年將進一步加大其應用端的推廣力度。
美國AMP:加大公司自主研發的一體化伺服產品在北美市場的推廣力度;深入拓展美國AGV行業應用並跟進維護相關項目的進展。
美國LINENGINEERING:繼續深化深度定製戰略,重點發展創新業務和發掘新客戶;在北美汽車行業、無人駕駛車應用領域以及醫療機器人應用領域內推介深度定製的無刷電機產品。
瑞士TMotion:深入拓展歐洲高端醫療設備、AGV等行業應用。協助無刷、無槽無刷電機產品的設計優化,構建公司無刷電機驅動系統的服務平台,發揮公司產品間的協同效應。加大對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投入。
(2)智能LED驅動與控制系統業務
2020年,公司將堅持「重點開發技術含量較高的LED智能驅動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集成市場」的業務發展策略,著力打造系列更完整、技術更領先的產品平台。重點發展多路總線技術為主的「智能LED驅動」業務、「防爆燈具LED驅動」業務、「大功率體育場館LED驅動」業務和「LED照明控制系統」業務。積極推廣搭載NB-IoT(窄帶物聯網)的「智能LED驅動」產品和「LED照明控制系統」在新基建中的應用。進一步完善支持Sub-G通信Mesh網絡的技術在戶外照明上的應用。進一步加強「大功率體育場館LED驅動」在國內、外市場的開拓和布局。
(3)設備狀態管理系統業務
把握「新基建」帶來的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機遇,加大對國內大型工業製造類企業的開拓力度,繼續加強與國內大型工業工程軟體商的緊密合作,推進公司設備狀態管理系統嵌入成大型工業軟體的子項目實施。進一步開發培養分銷渠道,向海外發展經銷業務。
(4)太倉智能製造產業基地建設
加快推進太倉智能製造產業基地的建設,按計劃完成廠房的結構封頂並啟動內部裝修。
(5)工廠越南投資設廠項目
全面推進越南工廠的投資項目,年內啟動越南工廠的裝修與設備安裝調試。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政策與市場變化風險
公司產品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下游涵蓋工業控制、通訊、醫療、安防、家電、汽車電子、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的各重要領域,易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影響,下遊行業的市場需求的波動可能影響到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同時,公司有較高比例的產品出口,公司直面境外企業在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領域、以及歐美企業在智能LED驅動與控制產品領域的競爭壓力。近期,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中美貿易摩擦仍有加大變數、全球新冠疫情蔓延,都有可能進一步拖累宏觀經濟增長,公司業務可能因此受到較大影響。為此,公司嚴格執行防控措施,有效備貨,優先保障醫療客戶和大客戶交付。同時公司把握「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帶來的新動能需求,以創新為驅動力,構築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2.毛利率下降風險
公司產品的毛利率處於較高水平。2017年至2019年度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達到38.1%、35.0%及37.9%,公司核心業務的毛利率處於較高水平。但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人力成本及管理成本的上升、市場競爭的加劇等,公司的毛利率將有下降風險。為此,公司將持續改進生產工藝、加大技術開發、提高自動化水平、優化生產基地布局,同時不斷挖掘全球各行業領先客戶的需求以技術創新帶動公司業務成長,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多措並舉穩定和提升產品毛利率。
3.管理控制風險
公司業務在國內、外市場布局,有較多境內、外子公司,公司經營網絡、經營區域以及業務規模日趨擴大,公司的境內、外員工和管理人員人數也將逐漸增加,公司經營結構趨於複雜化,管理難度加大,管理成本上升,管控風險也將因此增大,公司存在管理風險。為此,公司將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流程,積極培養並引進各類管理人才,釐清管理責任,提升管理效能,滿足公司業務發展的國際化需求。
4.人力成本上升風險
公司總部位於上海,生產製造基地位於上海、南京、常州,公司在北美、歐洲、日本、新加坡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擁有多家子公司,此外,公司在國內主要經濟發達地區均擁有經營網絡,公司人力成本較高。為使公司更有競爭力,吸引和留住人才,薪酬福利進一步的提高將使公司面臨盈利水平降低的風險。為此,公司正在逐步完善薪酬激勵計劃,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努力提高人均產出水平,抵銷人力成本上升帶的風險。
5.核心技術人才流失及人才儲備不足風險
多年來,公司在控制電機及運動控制系統、LED控制與驅動產品以及設備狀態管理系統等領域積累了較多的人才,取得了較完備的核心技術,並在某些領域獲得較大的技術競爭優勢。但公司業務外延持續擴大、新技術進步和新應用領域的開發需要公司攬聚、培養更多的技術人員,進行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投入。穩定的核心技術人才和強大的人才儲備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為此,公司正不斷深化改革薪酬體系,設置行之有效的激勵制度,將員工的個人發展和公司的成長緊密結合在一起。同時,公司也在不斷的加大核心技術人才的引進,積極進行人才的內部培養,構建多層次人才體系。
6.募投項目實施風險
公司對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市場前景等進行了充分論證和測算,並結合公司中期發展規劃目標、現階段經營發展需求及發揮資源整合優勢等因素進行了綜合考慮。相關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增強公司的競爭力,保證公司的持續穩定發展。但募投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仍可能受到市場環境、國家及行業政策、經營管理、產品市場銷售狀況等變化因素的影響,出現項目延期、實施情況不及預期、投產後收益不及預期等問題,從而使項目最終實現的收益與預計值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此,公司將嚴格按照《募集資金管理辦法》等各項管理制度和規範性文件的要求進行募投項目管理,同時加強各職能部門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提升管理效率。為此,公司將積極關注市場環境、國家及行業政策,加大市場研判力度,發揮成本控制優勢,從而降低公司募投項目實施風險。
7.稅收優惠政策變動等稅務風險
公司及各子公司根據各國家及地區的稅收優惠政策,享受了不同比例的稅收優惠,具體情況詳見本報告「第十一節財務報告/六.稅項/2.稅收優惠及3.其他」部分。若未來各國家或地區關於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相關政策發生變化,可能導致公司所得稅稅負上升,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
8.匯率波動風險
公司跨國經營,重要子公司美國LIN、美國AMP、瑞士TMotion、鳴志工業美國、鳴志工業歐洲、鳴志工業東南亞、鳴志工業日本、鳴志工業德國等的主要經營地址分布位於北美、歐洲、日本、新加坡等地,境外收入占比較高,境外收入規模有增長趨勢,相關業務以美元、歐元、日元為結算貨幣。匯率波動可能對公司的外幣資產和負債及未來的外幣交易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若匯率發生較大不利變動,將會導致公司產生匯兌損失。人民幣升值時,會使公司面臨較大的風險。為此,公司將加大匯率波動分析,持續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在控制電機驅動系統和LED控制與驅動系統領域雖然較歐美同行起步較晚,但公司持續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把握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推出了一系列運動控制系統集成產品,逐漸占領
了行業發展的技術制高點。公司的混合式步進電機、步進電機驅動器、集成式智能步進伺服控制
技術在全球居於前列水平。近年來,公司開發的無齒槽電機已經申請並取得了十餘項國際、國內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相關產品得到了全球醫療設備領域頂級客
戶的認可,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運動控制應用領域的競爭力。公司子公司美國Lin、美國AMP、瑞士TMotion憑藉各自在尖端0.9度混合式步進電機和智能電機驅動和控制領域技術,在歐美國家的醫療儀器和實驗室設備、高性能安防攝像機市場、AGV及工業自動化市場占有重要市場份額。依靠出色的產品研發能力、產品製造能力、產品質量控制系統、售後服務體系,公司在控制電機及其驅動系統、LED智能照明控制與驅動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核心領域均形成了核心競爭力,並處細分市場的優勢地位。
公司在國內、外建立了廣泛的銷售渠道,儲備了大批核心客戶。公司技術研發能力和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使公司具有了堅實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公司始終堅持以全球各行業領先客戶的技術需求為導向,主動挖掘客戶的需求,積極快速響應並提供專業的服務以實現客戶的期望。在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同時,以深厚的技術底蘊和豐富的
行業經驗幫助客戶創造可持續的價值,贏得客戶的信任與尊重。公司以技術創新帶動企業成長,以技術服務推動產品銷售。公司的市場競爭地位全部建立在其對技術的不懈追求的基礎上,引領
技術發展潮流。
公司採取獨特的差異化競爭策略,產品應用重點不拘泥於傳統領域,而立足於應用的高技術領域、高附加值領域和新興市場,通過與國內外主要步進電機需求商進行廣泛磨合與認證,與全
球客戶之間培養長期、穩定的戰略供應鏈,充分發揮公司產品的品牌美譽度。
公司布點全球,建立全球銷售網絡,在全球最主要的工業區設立分支機構。通過獨特的銷售模式,將技術、銷售和服務直接推送至客戶門口。同時通過併購,持續實現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整合併完善公司在全球的銷售網絡,推進公司品牌影響,快速進入關注市場實現全球銷售。
公司產品融合了環保、智能、節能全新理念,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傾力打造更高附加值產品不斷延伸公司的市場邊界,增強了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