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可療飢利便、益氣清熱!中醫腫瘤專家:這樣吃更能發揮好作用

2019-11-02     豫說健康

它們是蔬果界的大家族,模樣味道各不同,有的細長,有的短粗,有的甘甜,有的苦澀,到底怎麼吃瓜類更能發揮防積極的功效呢?

來聽一聽

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一病區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高啟龍博士

怎麼說‍

葫蘆科:瓜的大世界

葫蘆科植物,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包括葫蘆、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苦瓜、西葫蘆、西瓜、甜瓜等常見的蔬菜和瓜果。葫蘆科作為食物的重要性僅次於禾本科、豆科和茄科。瓜類食物因具備味美多汁、耐貯存、種植成本低、產量高、營養成分豐富且價格低廉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青睞。

黃瓜 補水第一瓜

黃瓜性涼、味甘,入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滲濕等功效,主治煩渴、咽喉腫痛,還有減肥功效。

黃瓜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尼克酸、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黃瓜還有這些功效:

1 補水

黃瓜中的含水量高達96.7%,是所有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

2 補充維生素

黃瓜富含多種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需要提醒的是,黃瓜連皮吃,補充維生素的效果更好。

3 排毒防便秘

黃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便,預防便秘。

4 預防糖尿病,降脂穩壓

常吃黃瓜有利於胰腺分泌胰島素,可輔助治療糖尿病。黃瓜中的固醇類成分能降低膽固醇。黃瓜還富含膳食纖維、鉀和鎂,有益於調節血壓水平,預防高血壓。

5 清口氣,益腎臟

黃瓜汁對治癒牙齦疾病有益,常吃能使口氣更清新。此外黃瓜還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

6 減輕關節炎和痛風疼痛

黃瓜中的矽有助於增強關節結締組織健康。黃瓜與胡蘿蔔汁同食可降低尿酸,緩解關節炎和痛風疼痛。

7 美容護膚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新鮮黃瓜中含有的黃瓜酶能有效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擴張皮膚的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氧化還原作用,因此黃瓜具有美容的效果。同時,黃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夠為皮膚提供充足的養分,有效對抗皮膚衰老。

絲瓜 養顏第一瓜

高啟龍博士提到,絲瓜全身都是寶。絲瓜尖涼拌食用,可通經活絡、鎮咳祛痰。絲瓜花可清熱解毒。絲瓜葉、根可活血、通絡、消腫,外用可消炎殺菌、治癰瘡痱毒。絲瓜絡清熱解毒、活血通絡,可緩解胸悶脅痛、筋骨酸痛等,還可用於經閉、乳汁不通、乳癰。絲瓜子清熱化痰、潤燥,用於咳嗽痰多、便秘,可驅蟲。

絲瓜的好處:

1 抗壞血病

絲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用於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症。

2 健腦美容

由於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保持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功能,能美容去皺。

3 抗病毒、抗過敏

絲瓜提取物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預防作用,在絲瓜組織培養液中還提取出一種具抗過敏性物質瀉根醇酸,具有抗過敏作用。

《本草綱目》中提到:「絲瓜,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其花苞及嫩葉卷鬚,皆可食也。」月經不調者,身體疲乏、痰喘咳嗽、產後乳汁不通的婦女適宜多吃絲瓜。

冬瓜 益壽第一瓜

冬瓜味甘、性寒,歸肺、大腸、膀胱經。果實除作蔬菜外,果皮和種子可入藥,有抗炎、利水、消腫的功效。用於水腫脹滿,小便不利,暑熱口渴,小便短赤等症。

冬瓜含有豐富的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礦質元素等營養成分。不同產地的冬瓜營養成分略有差異。研究表明,冬瓜含有的維生素中以維生素C、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及尼克酸含量較高,具防治癌症效果。礦質元素中含鉀量顯著高於含鈉量,屬典型的高鉀低鈉型蔬菜,對需進食低鈉鹽食物的腎臟病、高血壓、肝硬化腹水、浮腫病患者大有益處。

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製糖類轉化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熱量不高,膳食纖維高達0.8%,營養豐富而且結構合理,冬瓜為有益健康的優質食物,對於防止發胖具有重要意義。

西葫蘆

新鮮的西葫蘆呈淡綠色的,味道跟它的顏色一樣清香鮮美。西葫蘆的模樣可愛,看著並不苗條,但它卻能瘦身。西葫蘆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西葫蘆富含水分,含水量達95%,有潤澤肌膚的作用。西葫蘆含有鉀、維生素K,不含脂肪,熱量低,有益於身體健康。

西葫蘆還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果膠等。這些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酶水解,但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糞便排出。西葫蘆含一般瓜類沒有的葫蘆巴鹼等,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抑製糖類轉化為脂肪等功能。西葫蘆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生劑,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提高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抗腫瘤的作用。

中醫認為,西葫蘆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效。對煩渴、水腫腹脹、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西葫蘆能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幫助穩定血糖,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預防肝腎病變。西葫蘆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排便,適合糖友食用。

但西葫蘆不宜生吃。脾胃虛寒者應少吃。

瓜蔞

瓜蔞是常用的中藥,味甘、微苦,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肺化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之功效。常用於肺熱咳嗽、胸痹、結胸、消渴、便秘、癰腫瘡毒等。瓜蔞的果實和根皆可入藥,作為中藥,瓜蔞的皮、仁合稱全瓜蔞,瓜蔞根名為天花粉。

瓜蔞的藥理作用:

1 抗癌作用

在藥理試驗中,全瓜蔞煎劑對腹水癌細胞有致死作用,對肉瘤的作用比對腹水癌細胞的作用更強。

2 祛痰作用

藥理實驗表明,從瓜萎皮中分離出的總胺基酸有良好的祛痰效果。

3 治療心血管疾病

瓜蔞可治療痰盛瘀阻胸痹證。症見胸中滿痛徹背,背痛徹胸,不能安臥者,短氣,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室性心動過速等。

4 抗潰瘍作用

經過藥理實驗證明,瓜蔞果實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及抗潰瘍功效,可治療慢性潰瘍。

5 瀉下作用

瓜簍含致瀉物質,有瀉下作用,可用於腸燥便秘。瓜蔞仁質潤多油,善滌痰垢而導積滯,有潤腸通便的功效,瀉下作用較強;瓜蔞皮的瀉下作用較弱;瓜蔞霜則作用緩和。

6 抗菌作用

瓜蔞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對某些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瓜蔞煎劑或浸劑對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流感桿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及星形奴卡氏菌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甜瓜、哈密瓜、西瓜等水果

瓜類水果是果品中的一大類,時令性強,營養豐富、味美香甜水分多,深受人們喜愛。中醫認為,瓜類果品有療飢、利便、益氣、清肺熱止咳等功效,常吃瓜類水果有利於消暑,但糖分含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

夏季吃瓜要分體質

夏季大部分的時令瓜都偏寒涼,尤其適合在炎熱的三伏天裡食用,不僅生津解渴,還能祛暑降溫,有的瓜類還可以入藥,舒肝平氣。以冬瓜為例,民間就有「冬瓜入戶,不進藥鋪」的說法,雖然有所誇張,但也說明了瓜類在食補中的重要地位。

也正是由於瓜類性質偏涼,食用時也要分體質,體質偏寒的人慎吃瓜類。脾胃虛弱、腎虛不固者不宜多食。如果體質本身就偏寒涼的人群,食用瓜類就要特別注意方法。 一是儘量少吃,二是選擇性溫熱的食物一起吃,也可以和姜蒜一起炒,中和瓜類的涼性,把營養價值和功能發揮到最佳狀態。

孔子說過「不時不食」,從營養和口味角度來講,順應時節的時令蔬菜瓜果更佳,對健康更有利,營養價值更高。和葉類蔬菜相比,瓜類蔬菜的口感更好,或脆爽或綿軟,似乎更受歡迎。

黃瓜生津、冬瓜祛濕、絲瓜通經、節瓜健脾,不同的瓜有不同的作用和功效,苦瓜雖然口感略帶苦澀,但卻是更利於消暑降火的一種瓜。有不少瓜類是既可以當水果又可以當蔬菜,很多人都喜歡把黃瓜作為伴碟水果或涼拌著生吃。

高啟龍博士並不建議生吃瓜類,因為現在大多數食物都含有化肥農藥,所以時令瓜還是應該徹底煮熟後再吃。 如果一定要選擇生吃,切記注意清洗和去皮。 另外,涼拌菜應現做現吃,不要做好後長時間放置,這樣也會促使維生素損失。烹制瓜類食物時,也不宜長時間加熱,不可過熟,以免破壞營養成分。

黃瓜中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其他蔬菜中的維生素C。食物中維生素C含量越多,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的程度就越嚴重。西紅柿是典型的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如果二者一起食用,從西紅柿中攝取的維生素C,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達不到補充營養的效果。另外,辣椒、菜花、苦瓜等蔬菜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最好不要和黃瓜一起食用。

專家名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UHdLG4BMH2_cNUg0rw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