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問,我們是真誠的,暖心的事就是我們堅持要做的事」,長慶油田輸油一處咸陽輸油站的一名工會工作人員的朋友圈裡這樣寫著。
離2020年春節前的困難員工慰問,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天了。記得春節前夕咸陽輸油站的那一次困難員工慰問,就是經歷重重困難。
由於場站有一名困難員工患有精神類疾病,不與人溝通、不出門、不用手機,給每一次慰問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那一天,黨支部書記任登峰在電話溝通、員工親人聯繫無果的情況下,帶著工會工作人員三次上門慰問,敲門、攀窗、喊話、溝通,終於將組織的關愛送到他的手中。
然而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又讓場站對於情況特殊的他有了更多的擔心。當然,此時的慰問難度也增加了幾十分。先不說他身處高陵區,場站工會人員身處西咸新區,出行區域盤查測溫,導致車輛進出往往要經歷四五個小時。各個路口,各個小區都在嚴密管控,不是小區的人沒有辦法進入員工家裡慰問,同時也為了防範聚集,小區的很多門都封閉了。但距離、時間的長短,封閉大門的多少都不是最困難的。最困難的反而是他的失聯狀態。因為他的疾病和疫情原因,他不能再出入外面購買食品,家裡的姐姐和妹妹都因為疫情困在外地不能回來,無法知道他的情況,他的手機24小時處在關機狀態……不能聯繫、不知道情況,他有沒有吃的,身體狀況怎麼樣,這樣的現狀都讓支部書記任登峰無比的焦心。
辦法總要比困難多,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慰問到。不開手機總有開機的時候,一天早中晚的三四次打電話,慰問品也加緊聯繫,確保一到位就送到他身邊。委託和他同小區的員工到他家樓下叫門喊話。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得到了他的回應。支部書記任登峰迅速帶領工作人員,拿好慰問品,驅車趕往他所在的小區。在封閉的,離他家最近的那個鐵柵欄門邊,一幕暖心的行動正在上演:隔著柵欄,任書記將口罩、方便麵、牛奶、八寶粥等慰問品遞進柵欄縫隙、遞過牆頭,送到困難員工的手中。「我沒想到疫情這麼嚴峻的時候,我真的特別感動,你們還來慰問我,給我送口罩、送吃的……」,這位困難員工感動的語無倫次。
天已經全黑了,走在回去的路上,任書記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今天,終於最後一個困難員工也慰問到了,心就安了」。慰問年年有,今年情更濃。疫情特殊時段慰問暖心的持續開展,續寫著場站工會凝心聚力送溫暖的強勁音符,再現著干群魚水深情的和諧美景。(通訊員 李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