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搶時播種 甘肅天祝縣示範基地種下百合等特色作物

2020-04-11     新京報鄉村

暮春,大江南北繁花爛漫,此時,地處海拔3000米的春耕工作才剛剛開始。地圖上,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的交匯地帶,同時也是河西走廊東端的甘肅武威市天祝縣,當地種植戶在近日搶時播種,在示範基地種下百合、藜麥、中藥等特色作物。


僅僅6天前,天祝縣氣象局還在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這兩天,冰雪帶來的水分為春季播種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墒情,當地農戶在天祝縣安遠鎮的示範基地里搶時播種。其中,通過覆蓋地膜的方式種植百合300畝,種植藜麥、中藥材等作物30畝。

百合是一種旱作栽培作物,對種植環境要求較高,特別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相對豐富,耕地要具備一定坡度,排水良好,這樣種出的百合個大、鱗莖白、口感好。據測算,百合畝產約1000斤,近年地頭價在每斤8.5元,按此計算,每畝毛收入約8000多元,是增加高原農民收入的優勢產業。

「天祝」在藏語裡,意思是「英雄的部落」,天祝縣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但是,受自然條件所限,天祝縣曾是全國「四省藏區」貧困片區縣、國定「三區三州」和省定「兩州一縣」深度貧困縣。近年,通過改變種植結構,發展特色種植業,這個「英雄的部落」於今年2月28日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作為助力農民增收新模式,天祝縣已於2019年在安遠鎮、哈溪鎮、大紅溝鎮等鄉鎮開展百合種植試驗,種植面積將達到2000畝。這項持續三年的種植計劃將使當地百合產品達到綠色食品標準,平均畝產達600公斤以上,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成為農民增收的高原特色種植業。

王紀辛(媒體人)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項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9u3aXEBiuFnsJQVIWZ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