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熊氏家族「教授村」真了不起,目前高級技術職稱的有300餘人

南昌岡上熊氏家族「教授村」的奧秘很值得探討,目前有副高以上技術職稱的有300餘人

曾祥裕 曾海亮

我在南昌期間,慕名走訪了著名的教授村。據統計,目前熊氏家族中有副高以上技術職稱的有300餘人,湧現了中科院院士、解放軍上將、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等一大批人才,這在當代中國是極為罕見的。

憑此值得我們前吉探訪教授村。

它距離省城南昌市區15公里的地方,當地人稱其月池熊家村,2002年7月被南昌縣政府命名為「教授村」,這是全國唯一一個由政府命名的教授村。

我們走進月池熊家村村史館,據了解這是近代著名的愛國教育家、心遠中學(南昌二中)創始人熊育鍚的故里。

考察熊氏村風水,應從宏觀上把握

從風水角度來說,現在熊氏村沒有所謂的文筆架,也沒有催文貴的文昌塔和文昌閣,僅存一口半月池塘。

但風水要從宏觀上把握,而且現在考察所見並非真實呈現了百年前的原生態環境。

據一位易友反饋,當年的熊氏村風水格局很好。他說:「從山龍經角度看,沒有風水,龍形藏牙縮爪,神機內斂,但用水龍經看來,卻是風水寶地,月池村處於贛江和撫江兩大幹流夾抱之內,屬於干龍來龍,裡面河網發達。

月池村內,又再處於河套之內,小水親大水,其中星湖琪布,龍氣盡收,顯得岡上鎮風水環境異常秀麗,從教授村位置上看正外於微微隆起位置,四圍湖池可以側證,水往低處流嘛。還有能證穴結月池村一點,是村子半月池前面的月池古井,此井甘甜可口,熟於龍脈水,不是地勢低洼形成地的滲水。龍穴既已有憑證,房屋立向有了根據,平洋龍坐空朝滿氣勢雄,應楊公經書云:甲庚丙壬出神童。」

現在唯一可看景觀除了半月池外,還有樟樹林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就是教書育人,就是樹人。傳說每當村裡出了一位秀才,就會在村子裡種一棵樟樹,久而久之,長成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樟樹林。今天,這就是教授村的一個標誌。

遍尋熊氏宗祠和老祖屋也未果,一打聽才知被日本鬼子一把火燒毀了,熊宗家族逃難,其中有一支逃到寧都、贛州。

重視新學教育,這是南昌月池熊氏教授村的奧秘

讀書改變命運是成長的不二法門。

一百多年以前,月池熊氏首先是著眼於族人子弟的教育而興辦新式學堂,在本族的祠堂里辦起了心遠小學。

後來將學堂推廣到社會,先後在南昌興辦了樂群英文學堂、心遠英文學塾、心遠中學,以至心遠大學。

熊氏先賢熊育鍚、熊元鍔先生是熊氏家族辦新學的領路人,他們為此奉獻了一生。

熊家許多代人都受惠於家族興辦的新式教育,並目一代又一代延續著教育世家的血脈。

一個小小的一百多戶人家的村子,早在民國初期就先後有18人出國留學,回國後大部分當了教授。

教育專家說,熊氏家族「教授村」的奧秘很值得探討

熊氏教授村現象,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教育專家認為,這是民間辦學成功的極好案例。

它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教育可以立身、可以立家、可以立業,最終可以興國。

教育關乎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家族、每一個民族,以至整個國家的興衰存亡,一個民族只有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融化在自己的血脈中,讓知識的薪火照亮眼睛,才能看到人類文明光芒,這個民族才有希望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