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快考試了,活動設計題分值大,很多人還不會

2019-10-28   中公教育

無論是教師資格還是教師招聘考試中,活動設計題均是考試中常見的題型,其分值占比較大。而活動設計的撰寫環節較多,環節內容設計較複雜,卻也是很多考生無從下手的原因。下面中公老師就活動設計的撰寫簡單談一談撰寫的小技巧及注意事項,為通關考試把好最後一道關。

活動設計共計包含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六大部分,每個環節的撰寫均有自己的小技巧,下面老師將結合實例為大家解讀如何答好活動設計題。

技巧一【環節完整,格式正確】

××班××活動《×××》

一、活動目標

二、活動重難點

三、活動準備

四、活動過程

五、活動延伸

技巧二:【環節撰寫,掌握方法】

一、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從三個維度即認知、情感、技能目標出發,缺一不可;

2.撰寫目標的主語一致,可以從教師和幼兒兩個角度出發;

3.把握各個目標撰寫的關鍵動詞,以為一句的格式進行撰寫;

4.各個目標撰寫清晰且不籠統,指向具體可操作的行為;

舉例:

小班兒歌活動:《木偶娃娃》

1.認知目標: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正確停頓朗讀的方法。

2.技能目標:能夠有感情的朗讀兒歌《木偶娃娃》,並能進行兒歌仿編。

3.情感目標:感受兒歌內容的情感,體會參與兒歌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是指本次活動中最基礎、最重要、也是幼兒能夠掌握的活動內容;活動難點是指一次活動幼兒難以掌握和學會的內容;活動重難點與活動目標息息相關,活動重難點來源於活動目標。

比如:語言領域的活動重點基本是認知目標+情感目標,也就是讓幼兒了解故事或兒歌的內容,感受參與到活動中的樂趣。活動難點基本是技能目標,讓幼兒學會仿編兒歌或者是有感情的朗讀兒歌;

舉例:

1.活動重點:理解兒歌內容,會說《木偶娃娃》兒歌。

2.活動難點:嘗試進行仿編兒歌,體會表達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指在本次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所需要的物質材料和經驗準備等,共包括物質準備和經驗準備兩個方面。

舉例:

1.物質準備:木偶圖片、兒歌挂圖。

2.經驗準備:幼兒有參與兒歌活動的經驗。

四、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是指開展活動的整個設計流程,包括了導入環節、展開環節(初步感知、深入理解、鞏固提升)和結束環節三個方面,每個環節有不同的目的。

導入環節:引出活動主題/激發幼兒的興趣/喚起幼兒的已有知識經驗

展開環節:1.初步感知: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活動內容;

2.深入理解: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故事內容;

3.鞏固環節:幫助幼兒鞏固前兩個環節學到的知識經驗;

結束環節:通過一個活動結束本次活動。

撰寫格式:活動方式+活動目的

師:教師的具體做法

舉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鳥和小田鼠》的手指謠,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小鳥小鳥住在大樹上,小田鼠小田鼠住在大樹下,喇叭花喇叭花向上開,喇叭花喇叭花變成小電話,嘰嘰嘰喳渣渣小鳥和小田鼠在說著悄悄話……」

(二)活動展開

1.教師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誦兒歌,幼兒聆聽。

師:我們來聽一聽兒歌里都有哪些好朋友?他們都在幹什麼?

2.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學習兒歌。

(1)教師出示兒歌圖片提問幼兒兒歌內容。

提問:兒歌中都有誰?他們幹什麼了?兒歌中的娃娃為什麼變成了小木偶?

(2)幼兒多種形式練習說《木偶娃娃》兒歌。

師:我們來比一比誰說的兒歌最好聽。

3.兒歌仿編,鞏固已學知識。

教師出示其他人的圖片,引導幼兒將圖片中的人物編到兒歌當中去。

師:老師這裡還有其他家人的圖片,我們把他們也編到兒歌當中去吧。

(三)結束部分

表演兒歌

教師帶領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邊說兒歌邊做動作,體驗兒歌押韻的樂趣。

五、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是指在活動結束後更好的去引導激發幼兒進行進一步的學習的手段。

活動延伸有以下幾種方式:家園共育、區角延伸、領域滲透、戶外延伸等

舉例:

家園共育延伸

師:請小朋友們回到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這首好聽的兒歌吧!

技巧三:【日常刷題,多積多累】

在平時刷題時,多積累一些各個環節的教學方法和小遊戲等。

以上是活動設計撰寫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每一位備考的你有所幫助~

私信回復「預測報」下載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預測報,考前提分劃重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