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聊:如何定義和理解「新基建」? (3月23日)

2020-03-23     鬥牛投資者教育

專業,專注,專心!你們最可愛睿智的鬥牛財經小編上線了,鬥牛財經每天給您分享最好資訊,專注傳遞最有價值的投資信息,幫助更多投資家人。

「新基建」從何而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的概念,最早見於 2018 年中 央經濟工作會議。

會議強調:「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 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 力建設」。

「新基建」覆蓋哪些領域?根據其概念的由來,新基建最初主要是指涉及 5G、人工智慧、 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等領域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而經過隨後的多次會議和工作部署, 以信息網絡為載體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含義也不斷豐富。

從最新央視報道來看,新基建 所覆蓋的領域主要包括以下七個:5G 基站、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特高 壓、充電樁以及城際高速和軌道交通。

若從產業角度來看,新基建涉及的核心產業鏈主 要包括:

(1)以 5G 技術為代表的通信產業鏈;

(2)以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先 進位造產業鏈;

(3)以雲技術與大數據為代表的數據中心產業鏈;

(4)以特高壓和充電樁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鏈;

(5)傳統基建補短板的相關產業鏈。

嘗試站在更高的視角,俯視新基建涉及的七大領域,網絡屬性實際上是其背後的共同特點:

(1)5G 基站的大規模建設是為了營造高速的通信網絡;

(2)大數據中心是數據信息網路的重要中樞,對於數據網絡的搭建具有重要作用;

(3)人工智慧技術帶動的智能製造、智能辦公和智能家居等,均為智能生活網絡進行鋪墊; (4)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一方面推動自動機械化製造發展,逐步擺脫人力的約束,另一方 面也逐步融入智能製造,構建互聯互通的工業網絡;

(5)特高壓的大規模建設將推動傳統電力運輸的升級換代,打造更加高速、高效的電力傳 輸網絡;

(6)新能源推動汽車產業鏈的升級換代,同時也催生了汽車充電的需求,充電樁的大規模 投建實際上就是在搭建交通運輸的充電網絡,未來甚至可能將逐步取代加油站網絡;

(7)城際交軌的建設實際上是對我國交通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在高鐵、高速路等大動脈之 上進一步完善局部交運網絡,促進城市圈文化的發展。

「新基建」與傳統基建有什麼不同?

從效果、參與方、意義等方面歸納為 以下幾點:

(1)新基建乘數效應更大。以 5G 為例,據信通院研究測算,5G 將在未來五年帶動 1.2 萬億建設投資,撬動產業鏈整體投資接近 3.5 萬億元。如果算 上 「5G+百行百業」的投資和消費拉動效應,工信部估算 1 個單位的 5G 建 設投資可以拉動 6 個單位的經濟增長,乘數效應可觀。

(2)在推動投資和生產的同時促進消費和內需。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真正拉動本地經濟增長通常有一定的時間滯後,有時甚至需要幾年的時間。但新基建對產業鏈上下游,對投資和消費的拉動更為顯著而迅速。例如在 5G、 工業互聯的帶動下,我們觀察到從去年三季度開始,手機、集成電路、 工業機器人、IoT 消費電子類產品的產量和銷量都得到明顯提振。

(3)私人部門參與度更高,有助效率提升。有別於以往由政府一手包辦,新基建項目涉及更多私人部門的參與, 5G、工業互聯、數據中心、充電 樁等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中有不少是民企。多元化主體的參與,發揮各自所長,使得新基建項目的運作更市場化,從而前期項目決策、中期執 行和後期運營管理的整套流程中,能夠既權衡政策鼓勵,又兼顧風險收 益、槓桿狀況、企業現金流水平等各個方面。

(4)推動科技進步和運用,在數字化進程中爭取先發優勢。發力於科技端的新基建,是技術運用和推廣的先決條件。以 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 建設,將是中國在下一次以數字化為支點的全球工業革命中占得先機的必要條件。

加大「新基建」投資的重要意義

2020 年開年,從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路徑上來看,第三產業首當其衝,尤其是電影、旅遊、 餐飲等行業短時間內需求驟降。

其次,疫情的經濟影響傳導至第二產業,主要表現為企業 停產和上下游生產鏈條的斷裂,有的企業無法正常生產,有的企業遭遇產品積壓,這就使得原本剛剛顯現跡象進入補庫存周期的中國製造業又退回到去庫存的境地。原本的經濟「弱 企穩」格局被外生衝擊所打破,甚至有可能陷入衰退的困境。

隨著中國傳統經濟增長模式動能逐漸減弱,中國正在努力培育「新經濟」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不同於傳統經濟,新經濟具有高人力資本和科技投入、可持續的較快增長、符合時代 產業發展方向等特點。

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內涵更豐富,涵蓋範圍更廣,可以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新基建的不斷提及,不僅反映政策層對於 5G 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新基建關鍵領域建設的重視,也說明發力於科技端的新基建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符合高質量發展導向,契合新經濟發展需 求,可以作為推動經濟發展轉型過程中的新引擎。

更多精彩盡在微 :「中方信報」!關注不迷路,點贊加關注再走唄~愛你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iuMvCXEBfwtFQPkd7W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