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兵不血刃解放廣州城,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的潰退景象

2019-10-30     半杯餿茶

1949年10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第二個周五,中國華南重鎮廣州解放。

歷史是這麼記載的:當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和第四兵團出現在粵北時,廣東余漢謀集團的12萬軍隊紛紛南逃。14日,解放軍第44軍兩個師進入市區,廣州解放。 解放軍不戰而取廣州城。 為什麼解放廣州沒發生大戰? 第十五兵團副司令員洪學智在回憶錄說:「國民黨決定放棄廣州」。戰士們則說:廣州的國民黨軍逃得太快了!余漢謀有12萬人馬,為何不打一槍就南逃? 他並不全是被解放軍的勢頭嚇壞,此中而是另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這個秘密其實和1949年9月29日被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以「通匪罪」免職和開除國民黨黨籍的蔣光鼐有關。

蔣光鼐

蔣光鼐,眾所周知,是一二八淞滬抗戰時第十九路軍的總指揮,著名的抗戰民族英雄。他是廣東東莞人,與余漢謀是廣東同鄉,個人關係很好。 抗戰期間,余漢謀是第七戰區司令長官,蔣光鼐是副司令長官;後來余漢謀為衢州綏靖公署主任時,蔣光鼐是副主任。對日作戰,余對蔣是言聽計從。

余漢謀

1949年,余漢謀調任廣州綏靖公署主任,主政廣東。蔣光鼐已經和中共取得了密切的聯繫,成為了中共政治盟友。

彼時,解放戰爭已是勢如破竹!廣州的解放只是遲早的事,但如何讓千年古城,華南商業重鎮,政治中心廣州城不遭到戰火破壞,如何讓余漢謀也走向光明? 策反余漢謀的工作,蔣光鼐是最恰當不過的人選。於是,中共中央把爭取余漢謀起義的工作交給了蔣光鼐。 蔣光鼐於是找到余漢謀,做工作,但是,余漢謀顧慮重重,下不了決心。最後,他對蔣光鼐說: 「我只能做到這一點,共軍進攻廣州,我將命令部隊不戰而撤退。」

1949年10月,衡寶戰役後,四野大軍和陳賡第四兵團大舉南下時,余漢謀沒有起義,但他卻兌現了自己對蔣光鼐的諾言:沒有死守廣州!而是把十幾萬大軍集中到雷州半島,從海南島匆匆逃去了台灣。 終於,當解放軍兵臨廣州城下時,廣州已是一座空城。 於是,廣州城免受了戰爭之苦,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懷抱之中。

以下照片為美國記者拍攝的1949年廣州國民黨軍隊舊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iCXJHW4BMH2_cNUgDF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