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主教練李鐵的技戰術水平到底怎麼樣倒是沒看得出有多高,可他對於體能的推崇倒是不遺餘力。球員時代的李鐵就是以跑不死著稱,現在當了教練也一樣能跑。
翻看國家隊的歷史,貌似國足的沒落還真的是與取消體測有關。以前的體測,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非常苛刻。
在甲A時期足協掌門人王俊生的主導下,在職業聯賽首年就搞了個12分鐘跑體能測試,只要是不及格的球員就取消聯賽註冊資格,球員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往上頂。
12分鐘球員要跑到3100米才算過關,不過跑到2900米方算及格,當時14支甲A球隊成員,未通過十二分跑的達到百分之三十多,那真的欲哭無淚。
對於甲A年代很多球隊的體能困難戶來說,「12分鐘跑」和「折返跑」無異於他們的夢魘,每一年海埂的春天,都有說不完的關於體測的故事。
這些體測在很多人的反對中,慢慢變形後來就取消了。後來是把12分鐘跑改成了yoyo體測,單純的跑圈也改成了折返跑,甚至到了2011年,所有的體能測試全部取消,貌似也是那時候開始,國字號的成績就很一般了,可國字號成績差不能都推給取消體測這個原因。
恢復體測就能使中國足球的水平更上一層樓?不存在的,體測合不合理,有科學論證的。就科學角度來說,12分鐘跑效率不高,你不可能要求一個前鋒球員瘋狂逼搶的同時還能在進攻端拿出高效率的表現,就像你不可能要求梅西C羅去一直逼搶,舉個例子,一個突破性前鋒需要超強的加速能力和盤帶能力,如果在長時間逼搶中消耗了體力,如何在進攻中保持高效率?
中國足球反正跟著世界足壇的潮流就行了,人家怎麼搞,中國足球就怎麼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ubzgXAB3uTiws8KL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