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廠停工,台廠喊漲?國內被動元件市場卻銷量慘澹

2020-04-14     半導體投資聯盟

集微網消息,近期,新冠疫情在日本肆虐,村田、TDK等被動元件大廠紛紛因為員工感染而宣布關閉工廠。消息曝光後,來自台灣方面的MLCC漲價消息就充斥了整個國內被動元件市場。

譬如台灣MLCC廠商受惠,有望獲得轉單;國巨已於3月底對渠道進行一輪漲價,二季度MLCC再漲價30%,電阻再漲價100%;為保證供貨,國巨已與數家EMS廠及經銷商根據第二季定價簽訂長約……上述消息屢見不鮮。

據筆者了解,自今年2月份,國內被動元件市場經歷了暴漲缺貨行情後,由於下游需求不振,儘管馬來西亞、菲律賓紛紛宣布封城,產能受損嚴重,台灣一再傳來消息鼓吹漲價,但整個3月MLCC以及電阻市場都處於價格回落周期。

下游需求不振,而此時上游原廠傳來的被動元件漲價缺貨又從何談起?為此,集微網從某國巨代理商方面得知,目前,國內市場MLCC、電阻、電感的價格已經恢復到年前,但訂單量卻大不如前。受疫情影響,外貿訂單普遍取消,大量工廠擺停,整個市場基本沒什麼出貨量。

國巨、華新科3月業績大漲

與國內被動元件市場的蕭條不同,台灣被動元件原廠三月份的業績卻十分亮眼。

台灣被動元件龍頭廠商國巨3月營收40.35億元,單月營收較上月增長50.4%,較去年同期增長14.8%。

國巨表示,3月份業績較上月大幅成長,主要是因中國廠區復工逐漸改善,客戶訂單需求強勁所致;目前以手機、NB/PC及伺服器、電源供應、資料中心等應用端需求較穩。

此外,國巨稼動率在3月底時已回升至50%,雖然並未設定拉升目標,但仍將持續努力調升產能利用率。

摩根大通推測,國巨2月的部分出貨量被推遲到3月,使得3月營收大增,但在此期間,被動元件價格和客戶需求也有所改善,也是業績亮眼原因之一。

台灣MLCC第二大廠商華新科3月營收為24.45億元,單月營收較上月增長27.88%,較去年同期減少12.93%。華新科表示,3月營收較2月拉升,主要受惠中國大陸逐步復工、出貨恢復、PC需求增加。

工控用MLCC廠禾伸堂3月營收也大幅度成長,營收約為12.6億元,較上月大增52.94%,較去年同期增長10.17%。

台灣電感及電阻大廠奇力新3月營收為14.02億元,單月營收較上月增長45.64%,較去年同期增長10.22%。分產品來看,其電感3月營收較上月增長60.94%、較去年同期增長17.06%;電阻3月營收較上月增長31.90%、較去年同期增長3.94%。

奇力新指出,因筆電、伺服器與網通客戶群出貨上揚,伴隨大中華區復工生產,電感出貨因而受惠,脫離2月陰霾。電阻延續年前缺貨及新冠疫情影響,在產能稼動依然不足的情況下,電阻出貨相對性緊張。

顯然,台灣被動元件廠商對外給出的消息比較一致,供給端稼動率不足,但客戶訂單需求強勁,這與國內被動元件市場並不一致。對此,業內人士表示,3月份國巨等上游MLCC原廠正處於炒貨階段,且從暫停接單到開放接單,業績大漲也不足為奇。

村田、TDK關閉工廠

據台媒報道,國巨已於3月底對渠道進行一輪漲價,個別品種價格漲幅達30%至50%。值得注意的是,集微網向某國巨代理商求證時,卻被其否認表示,「市場訂單量很少,價格一直在回落,現在已經穩定下來了」。

與此同時,日系被動元件大廠村田、TDK紛紛傳出因員工感染新冠病毒關閉工廠,這也給了台系廠商喊漲的理由。

4月5日,村田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福井村田製作所的1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公告顯示,出於確保員工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考慮,該據點4月5日至4月7日期間停止生產,全體員工居家隔離。

村田的福井縣工廠產能比重達25%,為村田旗下最大單一廠區,也是最重要的手機及電子產品用的高階MLCC廠。

此外,TDK公司也宣布,其在山形縣鶴岡工廠的一名20歲男性雇員已被確認感染了COVID-19。出於安全原因,該工廠已暫停運營。

根據TDK的公開信息,受影響的工廠主要生產和銷售無鉛電感器,陶瓷諧振器,共模濾波器和線圈繞組。至於工廠何時恢復運營,TDK尚未發布任何公開聲明。

台媒引述凱基投顧報道,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日本等地被動元件廠生產,受到越來越嚴格的檢疫措施影響,將直接影響到被動元件的全球供應量,預期將有利於MLCC及晶片電阻第二季的定價。

此外,有報道稱,鑒於潛在斷料疑慮,國巨已與數家EMS廠及經銷商根據第二季定價簽訂長約,合約將采固定價格及一定供貨比重,但未保證未來12~18個月最低供貨量。

漲價傳言似乎越來越真,但有客戶會買單嗎?

需求不振,市場訂單大減

眾所周知,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和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汽車電子是MLCC的主要應用市場。

不過,目前的情況是,海外疫情越來越嚴重,印度、越南、美國、日本、歐洲等地的手機產業鏈廠商以及汽車廠商紛紛關閉工廠,已經有不少廠商宣布裁員。

國外廠商如此,國內廠商情況亦不容樂觀。

據集微網此前報道,早在今年1月,國內外多家一線終端智慧型手機品牌廠商就因疫情持續擴散帶來的影響,向供應鏈發出交貨延期的通知,與此同時,也取消了一部分未生產的新訂單。近期,由於海外終端市場受到的衝擊遠大於國內,業界再次傳出終端品牌削減海外訂單的聲音。

大型電子廠商面對的或許只是砍單,需求雖然有延後但不會消失,而中小型廠商面對的卻是生死之戰。當前國內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著缺單問題,部分工廠已經宣布倒閉、裁員或放無薪假,由此傳導到上游被動元件市場,也出現需求不振。

集微網了解到,在國內著名的電子分銷市場華強北,已經有不少的商鋪轉讓信息傳出。此外,由於傳感器、晶振等市場火爆,有不少中小型的被動元件分銷商開始轉向分銷傳感器、晶振等產品,尋求出路。

在此情況下,3月25日,TDK宣布下修財測,因疫情擴大,導致被動元件等事業的中國工廠稼動率下滑、加上中國市場銷售減少,因此今年度(2019年4月-2020月3月)合併純利潤目標自原先預估的840億日元大砍260億日元至580億日元,以往的預測是增長2%,現為減益。

日系廠家在被動元件方面一向是處於領先地位,TDK生產的主要是高端產品,與國巨等台系廠商占據的中低端市場並不同。因此,這並不能反映出市場的全貌,但覆巢之下無完卵,在智慧型手機以及汽車產業需求不振的當下,台系被動元件又有什麼理由大受歡迎!(校對/Cand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o5QenEBnkjnB-0zlH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