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洽水鎮加強黨建引領,實施「三培三帶」效果明顯。該鎮七坑村的90後小伙許海信,從一名普通群眾成為黨員致富能手,帶動鼓勵村民致富,帶領黨員群眾發展,成為洽水鎮「三培三帶」的成功典型。
在洽水鎮七坑村珠崗洲沙糖桔種植基地,一排排果樹鬱鬱蔥蔥、綠意盎然。記者看到,在基地上務工的村民正忙著打理果園。村民說,家門口的這份工作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貧困戶:
現在靠果園經濟收入,兩個人每月有四千多,大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記者了解到,珠崗洲沙糖桔種植基地面積約80畝,共種植沙糖桔3500餘棵,該基地便是由「三培三帶」的成功典型許海信牽頭髮展的。「三培三帶」,即是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黨組織班子成員,讓黨員帶頭致富、帶領致富、帶動產業發展。許海信踴躍參加「金燕歸巢計劃」,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農業做強」工作部署,主動返鄉謀劃農業產業發展,從一名普通群眾成為黨員致富能手以及七坑村黨支部委員,帶頭搞產業、爭項目,帶領群眾致富興家。
洽水鎮「三培三帶」培養對象 許海信:
因為懷集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也是共產黨員,我從小就立志加入中國共產黨,幫助更多貧困戶。
2015年初,許海信毅然放棄高薪工作積極回鄉創業,先後創立懷集縣恆大投資有限公司、懷集縣懷城鎮百匯凈水器商店。此外,他還鼓勵身邊人響應「金燕歸巢計劃」,帶動2名大學生、1名退役軍人分別合夥創辦肇慶市潔到家環保服務懷集服務中心、中洲鎮仿生態竹狸養殖場。談及創業初期的點點滴滴,許海信歷歷在目。
洽水鎮「三培三帶」培養對象 許海信:
剛開始回來創業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問題,第一就是資金不夠,第二個就是技術不到位。後來不斷地去學習技術,慢慢地克服了各方面的困難,資金方面也得到了政府的扶持。
2017年,許海信牽頭成立懷集縣眾盈生態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該聯合社集生態農業項目投資、網際網路+農業營銷品牌推廣、農村經濟社項目合作、水果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於一體,並發展養鴨項目,為貧困戶提供鴨苗和養鴨技術,讓他們在家門口就業。
許海信說:「一個人富不是真的富」,在創業的同時,他優先招聘貧困戶、退役軍人、殘疾人,下屬企業共招聘20多人就業或以合夥制共同創業。
洽水鎮「三培三帶」培養對象 許海信:
來到這裡首先是了解了貧困戶和殘疾人的情況,因為我是優先聘請殘疾人,增加低保戶和殘疾人的收入。另外我是提供技術、提供鴨苗,為貧困戶養殖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作為一名村支委幹部,許海信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盡心盡力為黨委政府分憂,為群眾解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充分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npA-24BMH2_cNUgSVdB.html發布:懷集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劉耀華,曾筱玥
編輯:蔡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