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引流:順豐向右,百世向左,誰才能笑到最後?

2019-07-24     新零售有話說

1.便利店擴張,加盟好還是直營好?

2. 快遞便利店未來會取代「快遞櫃」,成為末端派送的主選嗎?

近些年,各大快遞公司紛紛布局便利店,其中圓通的媽媽菁選、中通優選、韻達的生活體驗店、申通聚賢百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順豐優選與百世店加。

- 01 -

百世向左:大有可為

對於小區內居家過日子的普通居民來說,無論「嘿客」還是「順豐優選」定位並不親民,與大多數人的日常消費需求背道而馳。所以順豐便利店的結局可以想見。

與之相比,同行百世快遞則要聰明得多,同樣是小區店,同樣是快遞轉做線下店,百世快遞內售賣的百貨大多為日常品牌,更利於將前來取快遞的居民轉化為顧客。

百世鄰里兼具取快遞、賣貨兩大功能

1、門店暴增增長

Q1財報顯示,作為百世集團S2B2C深度分銷綜合服務平台,百世店加專注品牌便利店發展的戰略調整在本季度帶來成效,旗下的WOWO與百世鄰里等品牌便利店數量同比增長超過五倍,達到2571家,會員店數量拓展至42.7萬家。

同時,店加業務的毛利潤率提高了2.6個百分點,達到12.7%。在2C方面,百世試點「商店+會員」計劃,以及線上線下和「最後一公里」服務,包括包裹取/送,送貨上門,社區團購。

南都記者此前梳理百世財報信息了解到,2018年二季度以來,其線下品牌門店數量開始大幅擴張,去年二季度至四季度的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27%、258%、389.4%,與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蘇寧小店、順豐優選等共同搶灘末端零售市場。

在業績方面,百世店加2018年Q1-Q4服務營收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00.1%、34.5%、15.3%、27.8%,總體呈現緩中回升的趨勢。

依據財報數據,得益於品牌店商品銷售的增長,百世店加今年Q1收入持續上升,達到5.54億元。有業內人士提到,百世在線下零售門店是否也如快遞,有規模效益,尚需時間檢驗。

2、快速增長秘笈

為什麼順豐便利店六年從瘋狂布局到銷聲匿跡,而百世三年門店達到2571家,會員店數量拓展至42.7萬家。

模式的選擇決定了成本,「嘿客」或「順豐優選」的門店選擇不可謂不優,都是繁華路段、商圈集中區、客流量集中區域,直營使得順豐走的是重資產的路,虧損面過大,最後戰線只能收縮。而選品的匹配度又是另一個原因,順豐的不超過30%,走高端太小眾,即使偶有成交,頻次也不高。

百世店加選擇的是切入社區,以加盟的模式拓展,門檻相對較低:5000元加盟費、5000元保證金,同時提供自主研發的POS收銀系統和掌上門店管理系統。所以擴張較快。

順豐的系統是封閉的,很多時候只能自娛自樂。而百世店加的星火系統可對接三通一達,是開放的,不僅能零售還能支持三通一達在末端的收派作業。相當於給門店多了一個盈利項目。

3、挑戰傳統渠道

在B2B領域,百世店加僅次於阿里的零售通、京東的掌柜寶,位居第3,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面向B端,漸成規模的便利店也大有可為,它是廠家去中間化的利器,相比於過去的經銷商渠道,更容易推新新品。像可口可樂,一般的經銷商一段時期只能推5-8個單品,而百世店加,一次能成功推出40多個單品。

傳統的省-市-縣三級渠道是杜絕串貨的,對於百世店加的2571家品牌店+42.7萬家會員店來說,只要加盟了百世店加,不僅可享受快遞、快運、供應鏈三網融合供應鏈日配的便利,還可以享受跨省串貨的折扣與一次性多達上千個單品的商品供給。

據了解百世店加與全國快消品諸多品牌簽訂了戰略合作,真正縮短了S2B2C的路徑,有商品的成本和品質保障。同時百世店加建立了全國多個中心倉和城市倉配體系,實現了訂單24小時內履約保障。

4、盈利項多

任何的加盟,對於百世快遞或者快運的加盟網點來說,他們再去加盟百世店加,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家屬就業這麼簡單,終極目的是盈利。

百世店加不僅有酒、水、休閒食品、日化糧油等快消品的品類供給支持,還可以快遞植入,百世還利用投資商的便利對接餓了麼送外賣,相對於外面12%的服務費,百世店加更具優勢。此外,還可以有百世「優樂洗」、送蛋糕等增值服務,還可以拼團。

便利店的經營主要在營運。百世依託收購WOWO後的營運體系賦能,在每個城市都建立專業的營運團隊,他們教育店主如何選品、如何定價、如何做經營分析、如何做陳列調整、如何運營外賣,如何做會員運營、如何做促銷活動。真正的實現了門店的盈利提升。當然,百世金融還可以為門店提供服務;未來還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 02 -

順豐向右:黃粱一夢

4月19日,順豐旗下的社區生鮮超市品牌「順風優選」宣布將在全國範圍內關閉線下門店。從2012年上線線上購物平台順豐優選,到2014年上線線下實體店「嘿店」,再到2016年統一線上線下將線下店定名為「順豐優選」,順豐的便利店夢終究還是在2019年走到了盡頭。

1、順豐敗走便利店

4月中下旬,「順豐優選」相繼在上海、武漢、青島、成都等全國多地門店清倉關閉的聲音不絕於耳。有媒體報道稱,「順豐優選」目前被保留下來的只有靠近深圳大本營的華南地區和首都北京的部分門店。

儘管順豐回應此次閉店是為了集中資源提升門店服務能力及客戶體驗,順豐回應媒體傳出其將要退出華東和西南市場的消息,稱這是在收縮戰線,後續將通過加大華南及北京地區的投入,加速新業態門店推廣複製,擴大華南市場規模及城市布局密度。

但外界廣為流傳的卻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說法——「順豐優選」倒閉了。記者隨即走訪了重慶多家「順豐優選」門店,對這一說法進行了驗證。

在重慶市江北區廊橋水岸小區,「順豐優選」曾與「隆村餐館」比鄰而居。但現在在這個小區商業街上,已經找不到任何「順豐優選」的痕跡。「隆村餐館」的服務員告訴記者:「『順豐優選』在一年多前就倒閉了。」該小區的居民劉女士對記者表示,「順豐優選」閉店之後,他們現在取順豐的快遞都是在小區內的菜鳥驛站里。

無獨有偶,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錦天康都小區的「永宏塑鋼門窗」曾與「順豐優選」僅一店之隔,該店的老闆楊女士也曾是「順豐優選」的顧客,據她介紹,這家「順豐優選」在一年多前就倒閉了。

曾經的「順豐優選」門店變成如今的彩票投注站

「我在裡面買過幾次東西,它的商品確實看起很高大上,特別是生鮮看起很不錯,但價格說實話是有點貴。水都是十七八塊一瓶的,餅乾又貴又少,不過看這些包裝上都是英文,應該都是外國進口的。」對於「順豐優選」內所售賣商品的高昂價格,楊女士記憶猶新。

除此之外,記者通過多次走訪得知,曾位於重慶市渝北區寶聖大道巴山夜雨小區、重慶市巴南區恆大城小區的「順豐優選」門店目前均已被關閉。可以說「順豐優選」在重慶確實已經全線撤退。

2、前方失守,後方不穩

曾有人預言,藉助自身強大的快遞網絡,再聯通線上線下平台的順豐或將能與馬雲分庭抗禮。可如今再看,線下店在全國範圍內的再次潰敗不光是順豐向快遞之外的業務延伸遭遇到的又一次巨大打擊,也對其作為立身之本的快遞業務帶來了不良反應。

順豐借殼上市時披露的財報顯示,順豐「已剝離業務商業板塊」。自2013至2015年,順豐在「順豐優選」業務上實際虧損更是高達16.06億元人民幣,或因「順豐商業自2014年開始集中鋪設線下門店」導致。

王衛痛定思痛過後,在2016年將全國的線下店統一更名為「順豐優選」,擬重新出發。但這一舉措並未扭轉其持續虧損的頹勢,或許也是致使順豐股價從2017年11月1日上市的高點62.5元不斷滑落,直至跌到近期30元左右的重要因素。據悉,如今順豐控股的市值近乎腰斬,距高點已縮水1100多億元。

3、擴張迅速,盈利欠佳

從「嘿店」到「順豐優選」,順豐一直鉚足了勁想要打入社區,以期藉此完成從快遞到電商的轉換,但結果卻背道而馳。

事實上,從定下要做社區店這個基調開始,就註定順豐將與在社區店紮根已久的夫妻店式小賣部、規模雖小卻可購買日常所需小件物品的24小時便利店,以及部分小區內的稍大型超市等競爭對手正面交鋒。

為與對手區別開來,順豐在「順豐優選」營運模式上做了相應的調整。「順豐優選」可以算作是一個以海外生鮮商品為主,休閒零食、餅乾糕點、酒水飲料、冷凍冷藏等商品為輔的線下社區店。同時,與線上渠道完全脫離開來,且兼具取快遞功能。

據多位消費者介紹,「順豐優選」普遍面積不大,其貨品大概有80%是國外品牌。因此,與其他小區店內售賣的價格親民的日常雜貨相比,自然成了普通人難以長期入手的「高價貨」。這與其主營業務順豐快遞的定位是一致的,都是將目標投向高端人群,但這一定位和與選址卻存在著天然的衝突。

另外,最為致命的是,順豐在「順豐優選」上犯了老毛病。「嘿客」開業後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布局,完成布局後共擁有3000多家店鋪,後來證實集中鋪設線下門店是使其虧損的主要原因。

「順豐優選」上線之後,延續了順豐的精髓「快」。由於採用加盟模式,其店面擴張更為迅速,但其中具有盈利能力的店鋪只占少數,有相當一部分加盟店主在知乎匿名吐槽,表示加盟店不賺反虧,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當然這一說法的真實性有待證實,但「順豐優選」的盈利能力在問題多多的情況下確實可以打一個問號。

- 03 -

水大魚大,巨頭練極

近年來,電商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快遞行業的不斷發展,也就促進了電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兩者處於高度協同狀態。當快遞行業從連年50-60%的增長降至28%時,瓶頸漸顯。

當電商行業觸摸到流量天花板時,需要轉型撬動新的市場吸引新的用戶或者開發更好的服務模式來挖掘老用戶的潛力。快遞行業也因為競爭激烈、毛利率降低、成本上升等原因發展放緩,開拓新領域的業務則成為不二之選。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表示,「我們可以看到快遞企業也在試水電商服務,比如說順風有順風優選、豐趣海淘,中國郵政推出郵樂網、郵掌柜等。無論是電商進軍物流還是物流進軍電商,都是在不斷進行行業邊界打破,不斷進行融合模式探索。這樣的探索還是圍繞如何進一步留住用戶,如何進一步開發用戶的新商業價值。」

順豐推出以進口生鮮商品為主的「順豐優選」、申通快遞推出社區便利店「巨賢百味」、圓通速遞推出生鮮便利店「媽媽菁選」、韻達也有自己的生活體驗店、百世推出社區便利店「百世鄰里」......在快遞行業集體轉做線下店的熱潮中,順豐第一個進入,也第一個敗走。

但對於全國650萬家小店、30幾萬億的市場份額來說,足夠容納幾家行業巨頭在此博殺。

儘管「順豐優選」敗走,是先驅還是先烈,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這場巨頭練極的遊戲並沒有終結。順豐值得尊敬,對於後來者來說,以此為鑑,選擇合適的發展道路,完善自身不足,避免踩雷是現階段的重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PevJ2wBmyVoG_1ZzG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