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當代景觀設計界三傑之一,枡野俊明與草間彌生、野口勇等國寶級藝術家齊名,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當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
在辦公室批閱圖紙的枡野俊明
日本禪宗在宋代經由日僧明庵榮西從中國傳至日本,對日本茶道、建築等領域影響深遠。為反映禪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園林藝術開始傾向於用石塊象徵山巒,用白沙象徵湖海的枯山水庭園風格。
寒山神社的枯山水庭院
「每當為一座花園尋找合適的石頭和其他材料時,我常常深入自然進行研究。在尋找石頭和植物的過程中,我會帶著感情畫出各種草圖。當開始立石和布置植物時,我完全沉浸在與各種自然元素的對話中。我尋求一顆石頭或一株草木所具備的某種精神從而確定其合適的位置。」
枯山水創作過程:犁砂
置石
白砂、青苔、褐石,立於枡野俊明設計的庭園中,常給人以天然去雕飾的清新氣息。他將作庭視為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表達。和中國人印象中隱居起來的高僧不同,枡野俊明在宗教與世俗事物之間平衡遊走,他既是日本古剎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第18代主持,也是多摩美術大學教授,更是著名的造園藝術家。
寒川神社外景:溪聲山色
說起自己的多重身份,他雙手合十淺笑道:「不論教授、設計師還是僧人,我覺得都是一件事,如果想要創造空間美感,我就去作庭;如果想要傳承這種美感,我就去當大學教授;以前的時代,製作庭院的都是僧人,我並不覺得自己的身份很特別,而是非常正常的一個共存狀態而已。」
寒川神社窗外庭園景致
1999年,枡野俊明設計了曲町會館「清山綠水的庭」。幾座日本平成時期風格的小型花園呈階梯式布局,四周被柱廊包圍,狹小的空間裡,枡野俊明創造出四種各不相同的觀察角度,傳統設計中注有現代風味,這座庭園為東京喧囂的市中心營造出某種令人沉思的靜謐氛圍。「庭園是特殊的精神場所,是心靈的棲居地。作庭即修行,步步是道場。」
曲町會館「清山綠水的庭」:像畫一般的內庭景觀,日本傳統紙窗,把庭園中最美麗的部分展現給人們
您繼承父業成為一名禪僧,作庭造園又深受齊藤勝雄指導,說說父親與恩師在言傳身教方面給您的影響?
我父親非常忙碌,也很努力,日語裡有個詞叫「努力家」,就是形容我父親這樣的人,他很刻苦、一點一點去做很小的事,行事為人對我影響很大。恩師教給我最重要的東西是,作庭造園必須要到現場,這樣才有足夠的感受力和控制力。
枡野俊明手持犁砂工具
您在製作枯山水之前,會有特定儀式嗎?
在現場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坐下打禪,因此在現場指揮之前,我會站著把所有的呼吸和精神集中在丹田這邊,就像打禪一樣。
如同打禪一般的創作過程
白砂、青苔、褐石,請介紹下三樣事物在枯山水意境營造中各自的作用?
石頭是不變的東西,一棵樹會因為陽光而傾斜、發生變化,但石頭不會變,石頭的主旨就是「不動」兩個字;白砂強調的是「潔凈」,如果走過去就會留下印子,它讓你覺得沒有任何人動過它,它是純潔無暇的;青苔首先起到「對比」的作用,白砂沒有辦法足夠溫柔表現的地方,需要用青苔來修飾一下,讓整個空間看上去在自然地流動。
枡野俊明的石雕作品
枯山水是沒有水的,通常我們覺得水代表生命,有水就有靈性,能否解讀一下日本枯山水這種「舍水」精髓?
只把美的東西放你面前,那不算「美」,日本美學在於把美的東西藏起來,讓你去猜它的存在。這種想像的空間是日本的美學,就像你畫海,不可能直接把水畫滿,留出空間,才會讓看畫的人想像它的無限寬廣。
把水藏起來,反而更能表現水之美
日本還一直推崇侘寂美學,這種美學與枯山水之間有何聯繫嗎?
「侘」在日文中,最早說的是一個人在山裡隱居的狀態,在溪邊、泉邊或瀑布邊。在這樣寂寞的地方,如果有個很親的朋友來訪,他會覺得非常不好意思:讓你到了這樣一個地方!「侘」這個詞在日文中是「道歉」的意思,「侘寂」最早就是「寂寞」和「道歉」的意思,後來才延伸為一種美學。
枯山水只是給你一個觀看空間,「侘寂」則是讓你進去,就像一條山裡的路。枯山水由石頭和地上的苔蘚組成,讓人感覺比較硬。「侘寂」像是無意的,其實是非常用心地做出無意的感覺,這兩種「無意」有所不同。
您常去西方國家講學,怎麼看西方庭園和日式庭園的差異?
東西方庭園最大差別在於建築物和庭院的主次關係。在西方,建築物為主,庭院為輔,在日本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一種平等關係,甚至可說建築物是庭園的一部分。歐洲私人空間隱蔽性較高,臥室之類都在三四層,對庭院是由上往下俯視的角度,而日本建築較矮,都是從一樓平視觀看庭院,感覺雖在屋內但仿佛置身庭院之中,兩者有很大差別。
曹洞宗祗園寺紫雲台前庭「龍門庭」:盆景版的庭園充分表現出日本庭園的精神內涵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噢。也可以關注我查看更多園藝內容。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私信我。你的關注是我前進的動力,持續更新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