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競爭激烈的產品面前,情懷的作用越發微小無力,例如真無線藍牙耳機,產品力才是檢驗購買力的唯一標準。
在市場經濟的指揮棒下,真無線藍牙耳機品牌已經是遍地開花,已經從紅海演變為血海,其中大品牌也不計其數,但能留下記憶點的產品實在不多。當然這其中並不缺少為了占坑而濫竽充數的選手,但個別品牌卻依舊堅持著「寧缺毋濫 非精不出」的精神,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捷波朗(Jabra),直到9月份才推出自家首款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Elite 85t。
作為一款姍姍來遲的產品,捷波朗(Jabra)Elite 85t可以說是牟足了勁,在降噪上採用了雙芯混合數字降噪技術,既能解決外部噪音也能應付身體自身發出的噪音(例如咀嚼聲),共有11級降噪效果;在樂感方面,解決木耳、石耳等疑難雜症,分析出每個人的聽覺波段敏感度,運用智能算法補償下垂頻段,實現原生修復……
可以看出,以上這些都是捷波朗(Jabra)為「Elite 85t」姍姍來遲準備的殺招,以增加Elite 85t的含金量。作為一個數碼發燒友,對這樣的產品我自然是選擇第一時間入手,體驗了數天,下面就來聊聊這款耳機給我的感受。
品牌實力&保值率:技術型產品
要說誰有實力研發出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捷波朗雖排不上第一但也絕對不會處在後排。因為不管從什麼角度,捷波朗都有不輸友商的實力。
在品牌歷史方面,捷波朗(Jabra)妥妥的前輩級選手,因為世界上第一台藍牙耳機就是Jabra首創;在實力方面,捷波朗(Jabra)隸屬於GN Group北大歐集團旗下最大的通訊電子消費品牌,作為一個全球性品牌,足跡覆蓋100+國家;在專業度方面捷波朗(Jabra)是目前唯一一個技術橫跨醫療類助聽器專業類和消費類的耳機品牌;在銷量上,捷波朗(Jabra)在北美和歐洲一度躋身為Top 2最受歡迎的真無線耳機單品。
如果說以上這些成績都只是品牌層面的錦上添花,那麼下面不妨說說大家最關心的事,捷波朗(Jabra)以往同類產品的保值率。拿我舉例,已經入手過Elite 65t、75t 、75t active,新品出來後我都會將上一代產品進行二手交易,從交易記錄來看,不管是出手的速度還是價格都能證明捷波朗(Jabra)耳機產品的保值率要遠高於數碼產品的水平線。
開箱曬物:延續經典
介紹完品牌實力和以往產品的保值率後,下面就正式進入評測環節,看看捷波朗(Jabra)Elite 85t的實際表現。
作為一個全球性品牌,Jabra的包裝已經形成「量產」標準,捷波朗(Jabra)Elite 85t也不例外,雙層結構設計,外包裝採用了更為簡約的黃+灰配色,正面中心位置是產品的渲染圖,除此以外就只有左上角的品牌Logo和右下角的產品全稱。
背面有產品的清單示意圖和Jabra Elite 85t的6大功能特色。需要注意的是,正因為Jabra是一個全球性品牌,所以整個原生包裝只有英文。
如果英文水平有限,那麼不妨查看下包裝底部特地貼的中文產品標籤,同樣可以查看產品信息,從中可以了解到我手上這款Jabra Elite 85t為鈦黑配色,這也是目前唯一的顏色,據說1月份會帶來金米色,銅黑色,黑色和灰色。
包裝內配件算不上豐富,耳機本體和電池倉(耳機直接裝在電池倉內)、一根Type-C充電線、大中小3個規格的矽膠耳套(中號已經預裝在耳機上 )以及一份多語言說明書。
Jabra Elite 85t的電池倉可以說就是75t的加大版,從原來的62.4*36.6*27.0mm
變為了64.8*41.1*28.5mm,重量為37.7g。體積增大主要是因為耳機體積增加,內置鋰電池增大。
造型上,電池倉為無稜角設計,表面有磨砂工藝,拿在手裡不易沾染指紋同時手感不錯。正面依舊是品牌Logo和一顆電源指示燈,還記得在 Active 75t上電源指示燈充電口左側,當時就建議將電源指示燈放到電池倉前面,這樣更有利於操作習慣。
Type-C充電接口位於背面。
除了背面的Type-C充電外,Jabra Elite 85t還支持Qi無線充電,直接放在 Qi 充電板上即可,無線充電看似充電功率低,有些雞肋,但只有實際使用過才會體驗到它的便捷,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但用難回的功能。
Jabra Elite 85t電池倉的頂部和底部都做了平面處理,如此一來整個電池倉呈長條形造型,有利於單手使用,實測單手開合完全沒問題。電池倉上蓋與主體之間採用的是磁吸設計,同時整個阻尼適中,手感很不錯。
在電池倉內部,Jabra的產品經理一直為我們預留了一個彩蛋,充電倉內部與耳機接觸部分其實為矽橡膠材質,可以為耳機提供較好的保護作用,手上有Jabra Elite 85t的小夥伴趕緊摸摸看,驗證下。
Jabra Elite 85t在耳機設計上做了一些改變,由前幾代的圓形耳塞變為了橢圓形耳塞,按照官方描述,這樣的造型能夠更舒適地適應耳道;同時耳機表面依舊採用了來自德國的專業柔感塗層,質感上類似於類膚塗層,但是不易沾染指紋,所以不管是日常的觸摸還是劇烈運動後也不會在耳機身上留下汗漬等。
三圍尺寸上,Jabra Elite 85達到了23.1*19.0*16.2mm,明顯要比75t大上一圈,重量方面為7.2g。
耳機細節方面依舊保留有家族式的臉譜化造型,正面是Jabra標誌的小圓點,耳機四周有諸多空氣格柵,其實這些都對應內置了麥克風,單只耳機一共有3顆麥克風,兩隻耳機也就是官方描述的6顆麥克風。
如果仔細對比的話,會發現Jabra Elite 85t的導聲孔要明顯大一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Jabra Elite 85t內置了12mm動圈單元,擁有更大的聲壓表現,自然需要更大的導聲孔來釋放。
需要注意的是,Jabra Elite 85t只有主副之分的,右耳為主耳機,支持單獨使用。左右耳機的功能鍵默認功能也不一樣,但是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在「Sound+」APP中自定義設置。
體驗:佩戴感受&防丟設計&APP使用
作為一款入耳式耳機,在佩戴感受上自然比不上半入耳式,但我能說Jabra Elite 85t的佩戴體驗在整個入耳式耳機當中絕對是行業頂尖水平。下面就從佩戴舒適度和緊密度兩個方面來具體說說。
在舒適度上Jabra Elite 85t附帶有大中小三套耳塞,用戶可根據自身條件進行自由選擇,重量上雖然達到了7.2g,確實要比前代產品重一些,但整體還算輕盈,所以只要有佩戴過入耳式耳機經驗的小夥伴都能在最短時間消除異物感。
在緊密度上,Jabra Elite 85t充分繼承了自家母公司的優勢,要知道Jabra母公司GN集團擁有150年的歷史,在助聽器技術方面更是全球領先,能夠確保耳機無論是設計還是做工都足夠的優秀。再者Jabra為了確保耳機腔體更適合亞洲人舒適佩戴,耳機模具經過了上萬名用戶的佩戴測試;最後增添額外的貼合塗層,做到即使大幅度晃動也不掉落。
無感佩戴雖然能提升體驗,但是也會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遺失」這個業界難題。對此Jabra Elite 85t同樣做了一些優化,雖然不能根本杜絕,但最大程度防止了遺失問題。
耳機與電池倉採用的磁吸設計,在任何角度下耳機都不會在沒有外力作用下而掉落,既是開蓋倒置;另外兩隻耳機自身也有磁吸作用,放在一起會立馬纏繞在一起,大大降低了一隻掉落的幾率。在使用中,如果有一隻掉落或者主動取下其中一隻,耳機立馬會進入靜音模式,促使用戶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
要想完整體驗到Jabra Elite 85t的全部功能,就必須下載對應的「Sound+ 」APP配合使用,因為多數功能必須要靠APP才可調節,這點個人感覺還是有些不夠方便。
在「Sound+ 」APP中可以實時查看左右耳機、電池倉的電量情況,同時可以設置對應的聲音模式(主動降噪、側聽和關閉)以及降噪等級;自帶的音樂均衡器可以對低、中、高音進行自由調節。同時還支持背景聲音功能,用戶可以直接播放粉噪音、白噪音、潛水、海浪、下雨天、鳥叫等多種聲音,有助於集中精神以及助眠。
除了基礎的功能調整外,Jabra Elite 85t的固件升級也要依賴於「Sound+ 」APP,例如我體驗的這段時間便經歷了一次OTG,目前最新的固件版本號是1.27.0。
聲噪控制:11級調節
不同於其它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Jabra Elite 85t在降噪上為用戶預留了足夠的調整空間。例如在「主動降噪」模式下一共分為5級,降噪階梯為3dB,累加-15dB;在「側聽」模式下依舊分為5級,階梯為3dB,累加15dB;最後一個「關閉」模式,也就是被動降噪。
這樣一來,在聲噪控制上實現了-15dB到+15dB的調節範圍,一共分為11級。可能有些小夥伴對透聽模式不太了解,其實就是將外部聲音主動的送入耳內,只是每家的叫法不一樣。因為Jabra Elite 85t本質上還是一款入耳式耳機,所以自帶降噪效果,戴上耳機關閉降噪、不播放音樂的前提下依舊能夠隔絕一部分環境噪音,但這樣顯然是不適合日常面對面交流的,所以側聽模式開啟後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被動降噪問題。
至於說Jabra Elite 85t將調節音階設置為3db,我也是看了官方的科普才知道,原來人耳能感受到的音量變化就是3dB,所以以此作為單位更加精準。
除了多重降噪等級外,Jabra Elite 85t還採用了雙芯混合數字降噪技術,前饋麥克風負責隔絕環交談、車流、引擎等各種外部噪聲;而後饋麥克風繼續解決遺留的噪音和出現在耳內的咀嚼、呼吸、心跳等噪音。
那麼問題來了,Jabra Elite 85t主動降噪的實際體驗又如何呢?實際測試,只需要將主動降噪等級開至3級,在公交車和地鐵上就基本聽不到外部的噪音,仿佛置身一個安靜環境;站在馬路旁也感受不到各種胎噪、引擎聲,當然喇叭聲還是會聽見,只是音量有所下降。
在體驗過程中我恰好飛了一次上海,這次為了測試Jabra Elite 85t的降噪效果,我特地選了一個靠近飛機引擎的座位,開啟5級降噪並關閉音樂後,飛機煩人的引擎聲瞬間被消除,坐飛機時終於可以做一個靜靜的美男子,其實這種降噪效果特別適合在飛機上睡覺。可能有人會擔心長期開啟降噪會造成不適,其實這點Jabra同樣想到了,因此在機身特地預設有6個專業施壓孔,一方面防耳疲勞,另一方面防止出現「聽診器」效果。
音質:打造個性化音質
音質是一款耳機根本,也是評判一款耳機好壞的最直接標準,而影響無線耳機音質的基本聚焦於硬體、調教、傳輸三方面。在「硬素質」上,Jabra Elite 85t搭載的是 12mm的大尺寸揚聲器,具有開闊的三頻、靈敏的瞬態響應及細節還原。
在調教方面Jabra自然有自家優勢,這也是它百年企業的根基所在。同時Jabra Elite 85t還有一個殺手鐧級別的功能,那邊是「MySound」定製音頻。
其實每個人能聽到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木耳和石耳等俗稱了。當一些人的耳朵對某些頻段不敏感時,音頻解碼再強大也是於事無補,所以必須先測試出每個人對各個頻段的感知度。而MySound技術便是移植了捷波朗在聲學醫療產品上用到的聽力測試與響應曲線的優化匹配,以此來補足這些不敏感的頻段。
本來以為這個功能就是「說說」,但是當我按照女友的聽力設計調整好MySound後我再拿來佩戴,確實能發現差別,總感覺差點味道,但是具體又說出來,直到完全按照我的聽力設計調整MySound之後這種感受才消失。
在傳輸上Jabra Elite 85t支持最新的藍牙5.1技術,保證了連接的穩定性和低延遲。稍顯遺憾的是Jabra Elite 85t依舊只支持AAC高品質無線音樂解碼技術,雖說也能應付當下的智慧型手機,但如果能支持更高的解碼技術自然更好。
在個人聽感方面,Jabra Elite 85t表現依舊十分出色,不僅保留了低頻的高密度特性,回彈較快,中高頻的通透音色讓人陶醉,人聲距離較近,聽起來比較溫暖醇厚,特別是在高頻山能夠清晰的分辨出不同樂器的細節,所以用來應付日常的聽歌需求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續航:重度使用5天不充電
按照官方描述,在開啟降噪模式下,Jabra Elite 85t耳機自身可實現5.5小時的播放,而電池倉可以再提供3.7次充電,總的加起來達到了24小時;在關閉主動降噪後,Jabra Elite 85t耳機自身可實現7.5小時的播放,而電池倉可以再提供3.7次充電,總的加起來達到了28小時.
從實際體驗來看,我基本是上下班途中會帶著Jabra Elite 85t。上下班均是高峰期,所以正常一天耗在公交車或地鐵的時間是4小時左右,已經連續使用Jabra Elite 85t 5天的時間,中間並沒有為其充電,電池倉似乎已經沒電,但是從手機上可以直觀的看到耳機還剩下86%的電量。
總結:姍姍來遲的含金量
姍姍來遲的Jabra Elite 85t確實給了我不小的驚喜,降噪上採用雙芯降噪,消除內外雜音,聲噪調節實現了11個等級;音質上採用了12mm大動圈單元,讓低音表現更好;同時加入了MySound功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定製一款屬於自己的耳機。在其它方面,Jabra Elite 85t直接延續了以往產品的成功經驗,產品力足以。至於價格方面,Jabra一向不妥協,但好在保值率還可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1mKPnYBjdFTv4tAcM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