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做輔食時,家長別犯這3個「錯誤」,可能會影響娃的發育

2021-01-06   媽之道

原標題:給孩子做輔食時,家長別犯這3個「錯誤」,可能會影響娃的發育

給孩子做輔食時,家長別犯這3個「錯誤」,可能會影響娃的發育

執筆:肖肖

編輯:木子

定稿:蘇子後

輔食是寶寶從吃奶到吃成人食物的過渡期,具有增加 飽腹感,補充營養,鍛鍊牙齒、腸胃等等作用,輔食對每個寶寶都是至關重要、必不可少的。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雖然很多家長意識到了孩子要吃輔食,但有一些家長將輔食當做易消化版的成人食品,他們在調料上和食材的選取上,總是選用與成人差不多的,只是將食物從固體變成了流體。

這樣錯誤的輔食,很容易導致寶寶的腸胃和營養補充等出現問題,因為有很多食物,孩子吃了是很難消化的。

家長在給孩子做輔食時,儘量避免這三種

給太多鹽

老人帶孩子的時候,總喜歡在他們的輔食中添加鹽,覺得孩子吃了鹽就能有力氣。

其實人體所需的並不是鹽,而是鈉元素, 鈉元素對人體肌肉的收縮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大人會認為孩子不吃鹽就沒有力氣。

但鈉元素不止存在於鹽中,很多食物中也有它的身影,比如蛤蜊、芹菜等。

而鈉元素補充多了,其實會給人的腎臟、肝臟等帶來負面的影響。孩子代謝不出鹽,腸胃也會受到影響。

專家推薦,7~24月齡嬰幼兒每天的鈉攝入量應不超過350~700mg(相當於0.9~1.8g鹽),而1歲以前的寶寶所需的鈉元素,在奶水中,以及清淡的輔食中就可以攝入充足。

並且,孩子對鹹味的感知能力是成人的 3倍,大人害怕他們吃到沒有味道的食物,小時候,食物做得太咸,寶寶還可能養成重口味,對以後的身體依然不好。

給太多油

雖然專家建議為了給孩子補充 脂肪酸,應該在他們的輔食中加適量的油,幫助吸收身體中的脂溶性維生素。

但是7~12月的寶寶如果每天吃了1個雞蛋和50克左右的肉類,就不用額外地加油,如果他們的輔食以素食為主,則需要添加5~10g的油。

寶寶攝入的油如果過多,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可能引起 積食和脾胃虛弱

粗糧

雖然粗糧之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和大米相比,對人的健康更好,但是 1歲以內的寶寶最好不要吃粗糧。1歲以上的寶寶只能少量地添加,千萬不能將粗糧當做主食。

因為,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過高,很容易增加寶寶的 飽腹感,使他們不願意再吃其他食物,從而導致 營養的缺失

而且嬰兒的消化、吸收能力還很差,吃了粗糧後可能會 便秘

想知道輔食適不適合寶寶,家長也可以通過孩子的便便來判斷。

孩子便便中有食物殘渣

如果孩子的便便中有火龍果籽還是很正常的,但是出現了 菜葉子等食物,那就可能是寶寶不容易消化該類食物,或家長切得太粗了。

便秘或腹瀉

寶寶在吃完新的輔食後,如果出現便秘和腹瀉的情況,可能是 對新的輔食不耐受,如果情況不嚴重,可以先觀察兩三天,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就停掉該輔食。

寶寶的便便是綠色的

很多家長可能會碰到寶寶的便便是 綠色,還比較稀的情況,如果寶寶當天吃了 菠菜、動物肝臟等鐵元素高的食物,可能會因為沒有被吸收完的鐵元素排出後遇空氣氧化,變成了這樣。

寶寶的便便有奶瓣

如果發現孩子便便里有奶瓣,還有 酸臭味,可能是當天補充的 蛋白質過多,孩子不能完全消化,於是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有的寶寶無論吃怎樣的輔食都消化不良,可能是家長添加輔食的時間太早。

家長什麼時候為孩子添加輔食呢?

年齡

一般在孩子 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喂他米糊了,這時要注意 鐵元素的補充。

體重

寶寶的體重需要是出生時的 兩倍,且最少是 6kg才可以添加。

總是吃不飽

如果在給孩子 增加了喂奶次數後,他們還是 常常吃不飽,半夜被餓醒等,可能就需要添加輔食了。

對大人吃飯感興趣

當孩子對大人吃飯的行為很感興趣,會自己 伸舌頭等家長來喂,或 搶過勺子、筷子使用,或有 咀嚼等動作,這時寶寶也可以開始喂輔食了。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