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處處有故事|古蹟嶺:千年古嶺今難覓「芳名」背後藏趣謎

2019-11-05     西安封面



不少人初聽古蹟嶺的名字,都會想當然地以為能在歷史悠久的西安城以「古蹟」命名,想必一定藏有許多文物勝景?其實不然。「古蹟嶺」里沒有什麼古蹟,它名字背後的故事還是一道值得玩味的謎題。熟悉它的人都知道這裡是東關一片居民區的總稱,不熟悉的人以為它只是一條老街道的名字。但到底這裡有沒有一條道路或小巷叫做「古蹟嶺」,也成為一個眾說紛紜的有趣話題。在這個耐人尋味的話題背後,「古蹟嶺」三個字也見證了西安的歷史與現在。

古蹟嶺位於西安城東門外東關南街古新巷一帶。西安著名地名專家葛慧老人說,在唐代,古蹟嶺原本被叫做「狗脊嶺」,因為那一帶地形特別,沿東西方向地勢明顯高起,好似一條狗的脊樑,因此形象地得名。關於「狗脊嶺」這個名稱,在新舊《唐書》及《資治通鑑》中都有提及。後來,在古人經年累月的稱呼中,大概是覺得「狗脊嶺」不好聽,於是將它根據諧音雅化,才寫成了現在看上去很有文化色彩的「古蹟嶺」三個字。

作為龍首原隆起的一條支脈,在一千多年前,古蹟嶺為自然脊嶺地帶,嶺呈西南向東北走勢,隆起的嶺地東起今興慶宮公園西側,西至西安城東南角,長約550米,寬200多米。再往後到明清再到民國年間,古蹟嶺一帶逐漸開闢成道路,建成密集的居民區,嶺脊陸續被鏟低、剷平。位於東關南街中部路西的古新巷一帶,是嶺脊留存最久的一處地方,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基本上全部剷平。

來到東關附近的古蹟嶺地區,已找不到「嶺」的感覺。東關南街和許多西安老街道、老市坊並沒有什麼區別。道路平坦,兩側高樓林立,濃濃的生活氣息,讓這裡熱鬧十足。被很多人認為是古蹟嶺「核心」的古新巷東口與東關南街相交,西口通到環城東路。在這條只有三四米寬的巷道里,地形有上下起伏,依稀還能感受到當年古蹟嶺的痕跡。受此影響,附近居民樓的地基普遍偏高,路邊商鋪通常都設有三四級台階。

古蹟嶺地區巷道頗多,地形複雜,但到底有沒有一條路或者巷子名叫「古蹟嶺」呢?面對這一問題,居民們眾說紛紜。「就如同過去的生產隊有一個名字,古蹟嶺就是這片區域的總稱! 」不少居住在這裡的居民是這樣解釋的。「我們這裡沒有古蹟嶺街,也沒有古蹟嶺路。以前的老古蹟嶺在曹家巷附近,現在的古蹟嶺主要指的是上世紀90年代拆遷改造後建起的古蹟嶺小區。」古蹟嶺社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這裡的確存在一條巷子名叫「古蹟嶺」。「古蹟嶺街就是東關南街路東與曹家巷之間那條200多米長的小巷子。那條小巷子才被叫做古蹟嶺,當年它也是古蹟嶺的一部分。」採訪中,在這裡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住戶周阿姨說。在周阿姨的指引下,記者發現這條巷道很不起眼,與曹家巷緊連,路口也沒有任何路牌,很多人都說這裡是曹家巷。記者在地圖上搜索,也好不容易才找到標註有「古蹟嶺」的這條巷子。對於這一問題,葛慧老人說:「這裡是有條巷名叫『古蹟嶺』,就是東關南街東到曹家巷一條不到200米的巷子。由於東關地區巷道複雜,很多巷道拆遷改造後就併入了社區,但這裡有古蹟嶺街是肯定的。」葛慧老人還提到,城市不斷發展,我們應該給這些歷史街道留下一些印記。

不論這裡是否存在一條叫做「古蹟嶺」的巷子,遙想千百年前,這裡的居民區就是嶺脊起伏的一部分,也的確頗讓人感喟:「古蹟嶺」在每個歷史階段蘊藏著不同的故事,書寫著西安這座城市深厚歷史的一頁。如今,這裡也面臨著即將到來的拆遷改造,未來的「古蹟嶺」三個字將有什麼樣的含義,還將擁有什麼樣的故事,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文 /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昕

編輯:芥末花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lXSOW4BMH2_cNUg8M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