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幹起來,女兒的藥錢就有著落」

2020-01-16     西安封面

「要不是靠肉公雞養殖,我這日子都沒法過下了。」1月16日,記者跟隨雁塔區「心連心大走訪 暖心暖冬」行動組走進周至縣馬召鎮辛口村。兩年前,村民夏俊忠家因病致貧,在雁塔區城管局等多個部門的對口幫扶下,他家搞起了產業養殖,「雖說我到了該休息的年齡,但只要我幹起來,女兒的藥錢就有著落。」

1月16日上午,辛口村村委會門前熱鬧非凡,來來往往的村民將這裡圍得水泄不通。當天,雁塔區「心連心大走訪暖心暖冬」活動在這裡舉行。趕在農曆小年的前一天,雁塔區將籌集到的春節慰問品發放到村民手中。

辛口村有村民757戶,每戶將領到一袋米和一桶油,村裡120多名小學生每人還將領到一個新書包。貧困戶家庭則多領一袋面。村主任何海潮說,辛口村2017年在冊貧困戶有83戶,2018年脫貧75戶,這其中夏俊忠家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家是因病返貧。

「如果不是女兒生病,我家的光景在村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夏俊忠今年65歲,在農村他這個年齡按說子女們都已成家立業了,他不需要這麼拼,但現實情況是女兒生病,一家人因病返貧。夏俊忠的女兒今年28歲,兩年前因支氣管擴張而引發肺衰竭,最後通過雙肺移植才挽回了性命。

「前前後後花了100多萬,合療報銷了80多萬,現在每個月吃抗排異藥物7000多元,能報銷4000元,剩下的就要靠家庭收入來補貼了。」考慮到夏俊忠家的實際情況,對口幫扶的雁塔區城管局、統籌辦等部門也是傾力相助,幫他家發展養雞產業。

養雞場就建在坡下的田地里,距離夏俊忠家不超過100米,但每天他要在這條五六十度的坡道往返幾十趟。雞舍里還有一批公雞等待出欄,夏俊忠說這是春節前最後一批了,雁塔區兩個幫扶單位幫他解決了100隻,剩下的他準備留著過年用。

「幫扶幹部很辛苦,我也不能老麻煩人家。」夏俊忠說,去年他養雞6000多隻,除了最後這一批100隻是兩個幫扶單位幫忙解決的,剩下的都是他自己聯繫的銷路。「過完年我還要再上1600隻,現在這些小雞已經培育在雞場的恆溫室里了。」

辛口村處在淺山丘陵地帶,能發展的產業主要是桑椹和李子。目前全村還有8戶沒有脫貧,預計在今年6月份會全部脫貧。「國家給兜底,但我們也不能躺著。」貧困戶張嬋今年58歲,家裡有一個智障兒子,生活起居全靠他。平時家庭生活除了靠低保費和兒子的殘疾費維持外,她還搞起了養豬產業。

「2009年丈夫去世時,家裡借下了10萬元的外債。」張嬋說,那個時候家裡連個菜都吃不起,吃菜都是到山裡去挖野菜。這幾年在駐村幹部的幫扶下,她家的生活已經有了質的提升,「我對生活很有信心,再有3年丈夫借下的外債就能還完了。」

來源: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海鵬 實習生 肖若楠

編輯:少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f7Zr28BUQOea5Owoa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