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出品,李光潔、費啟鳴主演,豆瓣7.8的它才是青春劇「神作」

劉同,知名媒體人,光線影業副總裁。

一手策劃了金牌娛樂節目《最佳現場》,出品了包括《親愛的》、《同桌的你》在內的多部爆款影視作品。

還因為睿智、犀利的點評,成為眾多娛樂節目的坐上賓,吸粉無數。

當然,他最為大眾知曉的身份還是暢銷書作家

從《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到《向著光亮出發》、《我在未來等你》,再到新作《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雖然書中矯揉的金句遭人詬病,但部部銷量百萬+,暢銷一時。

既是影視節目出品人,又是知名暢銷書作家,再加上背靠業內大佬光線影業,劉同有了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很早就開始了對自己作品的「深加工」。

2016年,影版《誰的青春不迷茫》上映,票房入帳1.79億元,豆瓣評分也達到了6+,實現了口碑票房的雙贏。

本月,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劉同編劇、出品的網絡劇上線。

《我在未來等你》

不走心地回顧青春,故作深情的校園戀愛,矯情造作、毫不動人的台詞,再加上打架、墮胎、車禍的神操作。

我們的青春還沒迷茫,國產青春劇卻誤入迷途,將好端端的青春「拍成」了一部又一部的雷劇。

雷點遍地的校園愛情,混搭老掉牙的穿越時空,再搭配劉同式的矯揉金句,初次看到《我在未來等你》的抖音推廣,我就篤定這又是一部青春爛劇。

直到,點開了第一集。

「太好看了!!!」

1:終究成了討厭的樣子

2017年,一篇《男到中年,不如狗》的文章引爆網絡。

原來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不可悲,可悲的是自己要為了生計、面子,努力活成老闆、親戚、朋友期待的樣子。

哪怕心酸,也只能笑著強撐,努力完成他們的期待。

直到,我們活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模樣,活成了狗。

《我在未來等你》的主角郝回歸便是一個「活成狗」的中年男人。

三十七歲的他,名牌大學博士畢業,高校教師工作穩定,表面看去風光無限,實際上卻是一個極度迷茫的單身狗,工作穩定卻前途暗淡,博士畢業收入卻比不上早早輟學的中學同學。

更可怕的是,三十七歲的他終日活在被母親安排相親的陰影中,心中卻仍舊惦記著十七歲時暗戀的班花「微笑」。

老同學相聚,曾經人群中最活躍的他成了最冷漠的那一個,社會地位比不過,工資收入比不過,至今單身的他連曬娃的機會都沒有。

穿著光鮮亮麗,謊報自己的收入,租賃「妻子」假結婚,用謊言欺騙自己的父母、同學,努力隱藏活成狗的自己。

他想要吵架,卻找不到對象;想要表白,卻羞於開口;想要改變,卻找不到機會。

原著小說中,劉同對郝回歸心理有一段深刻的描述。

「郝回歸終於承認一點——自己的人生早已被綁架,被媽媽綁架,被周圍人綁架,他們認為自己應該這麼過,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很好,於是自己就只能這麼過,連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進退兩難,郝回歸只能繼續用偽裝「偽裝」偽裝,用謊言彌補謊言。

母親假裝腦溢血,立下遺囑,逼迫郝回歸立刻相親、結婚,萬般無奈,郝回歸只能租賃妻子,上演了假結婚戲碼。

他不曾想到的是,事情意外敗露,郝回歸成了同學眼中的笑話,成了微笑眼中的笑話。

所有人都在成長,都在逼他結婚生子,說他「不思進取」,那索性不如直接回到過去,回到二十年前,回到他的17歲。

2:重回九八,再見青春

回到過去,真的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富豪,真的可以擁抱到喜歡的女生,真的可以打敗滅霸拯救世界嗎?

當然不可以。

郝回歸也不相信,面對突然跳出的遊戲彈窗,面對成年人的無奈,他選擇了「17歲」,回到了與微笑初次相逢的高一開學日。

滿大街的復古粵語歌,老式投幣遊戲街機,低矮破舊的老閣樓,泛著歲月印記的淡黃色,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17歲。

但郝回歸仍舊保持著37的樣子,並且搖身一變,還成了湘南中學的實習教師,成了17歲自己的班主任。

自卑、靦腆,每天幫助父母賣豆芽的陳小武;著裝大紅大色,喜歡在英語課本上畫彩虹的英語課代表馮美麗;單純善良,一臉花痴的叮噹;大大咧咧、天天逃課,還未改名「郝回歸」的劉大志。

以及聲音動人、長相甜美的王微笑。

郝回歸回到了九八,與青春再一次相見,記憶中的那些畫面切切實實的回到了他的眼前。

夏洛回到青春,憑藉「傲人才華」改寫命運,成為知名藝術家;花花公子趙鵬回到古代,轉化性別,成為位高權重的太子妃;侯明昊回到過去,擁抱到了即將去世的好友高斯林。

只要回到過去,主角們便擁有「主角光環」,擁有改寫命運,重置歷史的神奇能力。

但悲催的是,即便重回98,郝回歸卻仍舊是37歲的大齡男青年。

年輕二十歲的母親繼續為他安排相親;課業負擔、文理分科、學生升學,擺在面前的壓力一點也不少;37歲的自己一臉猴急,不斷暗示,17歲的自己卻仍舊不敢表白。

郝回歸穿越到了過去,可他的生活依然充滿荊棘坎坷,仍舊是一團糟。

3:一場青年中年的對話

穿越沒有幫助郝回歸改變現在的自己,但他卻給了他與17歲自己交流的機會,有了與自己和解的可能。

剛到九八,郝回歸一眼就認出了人群中的劉大志,還沒等劉大志反應過來,他就將自己的人生遺憾一股腦地說了出來。

「我是來自未來的你,不要一味聽咱媽的,不要讓王叔喝酒,再有千萬要對微笑表白,更重要的是不要當大學老師」

中年的自己說出了自己幾十年的苦惱與絕望,青春的自己卻當成了玩笑,關心的只是如何能成功逃課。

為劉大志選擇最好的座位,讓他與微笑同桌,為他拚命補課,斷絕他的不良嗜好、逃課陋習。

如同苦心勸誡郝回歸的母親、朋友,郝回歸也努力教育劉大志,渴望他變得更好。

但,17歲的劉大志卻依舊我行我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答37歲的自己:不要痴想妄想地改變我。

頭腦一熱成為體育生,又因勞累,忽然放棄;渴望用遊戲證明自己,初次失敗,就一蹶不振;想要保護微笑,可事與願違,總是錯過機會。

無論郝回歸如何影響,劉大志還是選擇了自己的選擇,選擇了原本的青春。

郝回歸也逐漸明白,最應該改變的不是過去,不是17歲的劉大志,而是37歲的自己。

無論是好,是壞;青澀,還是成熟;是完美,還是遺憾,十七歲,青春期永遠值得懷念,永遠是最好的我們。

同樣,迷茫,彷徨,絕望,麻煩問題一籮筐的中年,依舊有著美好的風景,有著珍貴的親情與愛情,有著最成熟的我們。

生命並非盡善盡美,但卻酣暢淋漓,讓人沉醉。

碼字民工:小配角

免費編輯:威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