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迎江區探索河湖「五清」生態治理

2019-11-26     迎江區委宣傳部

  本報訊 河湖「五清四亂」整治行動中,迎江區一改以往用挖機除草的辦法,積極探索生態治理方法,通過養魚除草,取得較好成效。

  11月20日上午,該區新洲鄉南木村一口面積不足一畝的當家塘內,塘水清澈,魚翔淺底。這口當家塘的主人葉健勝告訴記者,前些年因疏於管護,塘內雜草叢生,雖然每年都用挖機清理,但是第二年塘內雜草又長了起來。

  今年初,老葉在塘內投放了近百尾草魚苗,發動魚兒的作用將雜草吃掉。「以往挖機清理河塘雜草,斬草不斷根、春風吹又生。放了魚後,到目前為止,塘內基本沒了雜草,還能隨時吃上自家養的魚。」葉健勝說。

  新洲鄉境內,溝渠塘河眾多,為了清理溝渠塘河內的雜草,該鄉每年冬季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8號套」是該鄉境內的一條長河,橫貫3個行政村,河面寬約15米,對兩岸農業生產作用巨大。但是,近些年該河的雜草問題一直讓鄉鎮幹部們感到棘手。

  「河內野生茭白、浮游水藻等野蠻生長,每年都用挖機清理,但是第二年又長起來。」該鄉常務副鄉長江大興說,年初經挖機清理後,鄉里又在河內放養了近5000尾草魚。記者隨江大興來到「8號套」南木村段,河面碧波蕩漾,放眼望去見不到一株雜草,也沒有浮游水藻,不時有野鴨飛馳而過。

  養魚除草,不但效果好,而且還省錢。江大興給記者算了一筆帳:「8號套」每年的挖機清草費要數萬元,且不能根除,但今年養魚後,只要加強後期管養維護,明年就不需要再用挖機清雜草了,而魚苗的成本才數千元。

  目前,該鄉境內的「菱角套」「8號套」「7號套」等河流都實行了養魚除草生態治理,收效良好。不光養魚除草、生態治理,今年該區還著力推進生態塘壩建設,截至目前,該區已建成20處生態塘壩。 (記者 沈永亮)

  刊載於11月25日《安慶日報》頭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QcgqG4BMH2_cNUgiTU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