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護膚品買了不適合你,越護膚皮膚越差?認清皮膚問題的本質

2019-10-19     MiyaShare

大多數人在選擇護膚品時,基本屬於以下2類:

第一類:自己完全不懂,可能會直接去專櫃讓導購幫忙推薦。

這一類基本屬於拖著一張臉交給櫃姐。如果遇到懂專業、且良心的銷售還算幸運。如果遇到的是一個以業績為導向,且沒有任何護膚專業知識的人,那情況可能不妙。

第二類:買之前上網做功課,哪個熱門,哪個評價高就買哪個。

最後,依然面臨著:為什麼我做功課,其他干皮都說好用,我用著就很雞肋呢?

事實上,這樣的問題時常發生。而如果你不能找到原因,依然還會繼續發生。

今天跟大家聊聊「為什麼別人推薦的適合干皮、油皮的產品,你卻用著不好用?」

一、乾性皮膚&油性皮膚——令人質疑的皮膚分類;

市面上不論是美妝博主還是專櫃銷售都會統一對皮膚做如下劃分:

如果你整個臉頰都很乾燥,那麼就是干皮;

如果臉頰出油嚴重那就是油皮;

如果T區和別的區域有明顯差異,就會被劃為混干或者混油。

而在化妝品專櫃,一般同系列產品都會分別有適合干皮及適合油皮的產品。而這一類產品的差異表現在:干皮的化妝水更粘稠,適合油皮的化妝水更清爽。適合干皮的通常是更厚重、更滋潤的面霜。適合油皮的可能是質地輕盈的面霜或者直接是乳液。

但我發現:在精華這個品類中,似乎並沒有按照產品系列分別推出適合干皮或者適合油皮的對應產品?而大部分精華都宣稱:適合所有膚質使用

再來追溯下護膚品的發展史,世界上的第一罐面霜是由雅頓夫人發明的。而在那個年代,沒有化妝水、乳液,也沒有精華,唯一只有面霜。當然,也沒有把護膚品分為乾性或者油性。所有的護膚步驟就是塗抹面霜。所以,皮膚乾性、油性的界定其實是護膚品發展到後期而產生的。

為什麼產生呢?其實最重要的是:服務商業利益需求。試想一下:如果皮膚沒有乾性、油性這樣的說法,你到了櫃檯想買護膚品該怎麼辦?有了這樣的概念,是不是對於商業銷售更簡單、更直觀?

但這樣的分類其實除了更利於服務於商業,對個人護膚並無好處。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說:皮膚的乾性、油性、混合性其實是在某種程度上對皮膚進行定性。

而從百度百科查詢,定性是指:通過非量化的手段來探究事物的本質本質應該是固定而不可變化的東西。就像我們在判斷性別時候的:男性、女性、陰性、陽性,這些都是固定不可改變的。

但皮膚,會根據我們的生活環境、護膚方法、以及個人的情緒、激素等不停的發生改變。因此:皮膚的干、油只是在某一個特定環境下的特定表現狀態,並不是持久不變的。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覺得自己是干皮,但同一款產品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使用好像差異很大。別人干皮覺得很好用,你用著不合適。

所以:皮膚的干、油只能說是一種皮膚的亞健康表現形式,依照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選擇護膚品本就是錯誤的。另一方面,決定皮膚使用什麼產品的因素不只是乾和油。

二、決定護膚品選擇的其他因素?

在《The Skin Type Solution》一書中,褒曼博士根據皮膚的干&油、敏感&耐受、色素&非色素、皺紋&緊緻這4個維度將所有人的皮膚分為16個類型。

在書中,褒曼博士明確指出:皮膚的干與油是由皮膚的表皮屏障決定的。改變皮膚乾燥與出油的根本方法是修復皮膚屏障。皮膚的敏感也分為:粉刺型敏感、刺痛型敏感、過敏型敏感、痤瘡型敏感。不同敏感類型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市面上簡單粗暴的針對敏感的護膚方法其實也有待商榷。

另外,褒曼博士明確指出:這4個因素是相互影響的。這也和我們之前說的:皮膚屏障是一切的基礎。屏障受損其他的長痘、色斑等問題都隨之而來。

總結:

由此可見,決定你是否正確選擇護膚品的因素不只是皮膚的乾和油,而是由諸多皮膚特徵決定的。當然,這些皮膚特徵也是由你日常的生活習慣、護膚習慣等引起的。當皮膚出現問題時,請認真反思自己的護膚思維或者說生活方式是否出現問題。

三、正確的護膚思維—皮膚屏障維護

前面我們說到:皮膚屏障是一切護膚的基礎。而對於護膚品來說,最根本、最本質的功效也是維護皮膚屏障功能。

️皮膚屏障是什麼?

皮膚屏障由表皮角質層和皮脂膜構成的。其是皮膚最基本的防禦系統——幫助皮膚抵禦外界刺激物的侵襲,同時也防止皮膚內部水分、營養物質向外流失。

️錯誤護膚導致的惡循環是什麼樣?

皮膚屏障功能穩定時,皮膚應該是不幹、不油、當然也不存在敏感、痘痘等問題。

而皮膚屏障受損時,皮膚首先表現為乾燥(屏障受損導致保濕能力下降)。如果此時不能認真保濕(大多數人會用面膜「補水」),皮膚會自動分泌油脂來防止內部水分流失,幫助皮膚保濕,此時皮膚會表現為出油。大多數人又會因為皮膚出油嚴重而使用清潔力強的潔面和控油產品(大多數為含有酒精、氯化鋁等刺激毛孔收縮的成分)。

強效、多次的反覆清潔看似洗完清爽,但其實會刺激皮膚分泌更多油脂。而使用刺激毛孔收縮的產品會阻礙油脂排出。另一方面,潔面產品的表活會影響角質代謝。當角質無法順利代謝堵塞毛孔、油脂不能順利排出,皮膚就開始長痘。

而長痘時,大多數人會使用各種祛痘產品,祛痘產品中大部分成分中含有幫助你較少油脂排泄、幫助角質脫落的成分。而大部分人也會因為長痘繼續不停的過度清潔,最後皮膚淪為敏感肌。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皮膚有斑點的人群,也會因為追求祛斑、美白而使用刺激性過高、甚至一些激素類產品,最後也造成皮膚敏感。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敏感肌越來越多。

以上描述就是一整套的皮膚屏障受損引起各種問題的循環過程。所以,想要皮膚好,最重要的是屏障維護。

️正確的護膚方法:

️適度清潔;

大多數人對清潔都有一個誤區——怕洗不幹凈。正是因為「怕洗不幹凈」才會導致過度清潔,這是屏障受損的第一步。

關於適度清潔的幾個注意事項:

(1)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清潔產品,大部分人晨間可以直接溫水洗臉;

(2)大部分卸妝產品卸妝後可以直接用溫水沖洗即可,無需使用洗面奶二次清潔;

(3)二次清潔水並不能清潔皮膚,反而化妝棉的摩擦會損害皮膚屏障,干敏皮尤其需要謹慎;

️保濕;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不論是干皮還是油皮都需要保濕。有臨床實驗證明:油皮通過塗抹滋潤型的面霜,皮膚出油問題得到了改善。

其根本思路是:通過外界塗抹,增加皮膚表面的保濕程度,能告訴皮膚一個信號:皮膚表面油分足夠了,無需分泌過多油脂。

而油皮喜愛使用的乳液,不過使膚感的清爽,對於改善皮膚狀況並不是首選。所以,我一直推薦:不論干皮、油皮都建議使用面霜。如果你認為面霜油膩,可以多試用幾款。同樣保濕度,不同品牌的膚感有所差異。而一般來說,大品牌產品的膚感會更好。

️防曬;

紫外線不僅會造成曬黑、色斑、皮膚衰老,也會傷害皮膚屏障。當然,這裡要強調:防曬並不等於是使用防曬霜。相反,防曬霜的防曬力度受到產品防曬值和塗抹量的限制。而更保險、更安全的方法其實是物理防曬。

如果防曬霜和物理防曬二選一,我會首選物理防曬(就是包裹的嚴嚴實實那種)。而在紫外線特彆強烈時,我會兩種都使用。

總之:做好防曬比用千元的精華更有效~

我是認真聊護膚的Miya,希望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跟我一起理性護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MvI7W0BMH2_cNUgXb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