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徐賓,為什麼不能當宰相?

2019-08-17   良大師

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終於播完了,有沒有爛尾,良叔不做評價。

謀刺皇帝這麼大的局,竟然是徐賓一人設計的,想讓眾人信服,顯然有點難度。但是,我們可以站在另一個角度,討論一個觀點。

為了照顧沒看過的讀者,略敘述一下劇情。

一夥外族人潛入大唐的長安城,經過數日謀劃,在上元佳節準備用伏火雷炸死皇帝。

但是,被一位鐵血捕快阻撓,無奈,只能劫持皇帝。

期間,夾雜著宮斗與權謀,此處略去1萬字,後來皇帝在被關押的地點,找到了一個密道。於是逃啊逃,看到一束光,便爬了過去。

外面站著一個叫徐賓的人,是一個八品小官,說自己是個天才,這一切都在他的計劃當中。

因為他的天賦異稟,假設當了宰相,必能造福於世。結果,徐賓沒成功,便成了仁。

中間的彎彎繞繞我們不提,假設皇帝真的相信徐賓有這種能力,也相信他的忠心耿耿,也能勝任宰相一職,那麼可不可以直接提拔他呢?

很抱歉,不可以。別說提拔成宰相了,就算把他提拔為六品官員,可能性都不大,因為不符合流程。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朗,原型是唐朝宰相李林甫,他可是唐高宗李淵堂弟的曾孫,有皇家血緣,又有能力,可也是一步步按流程走過來的,走了10家,才當上宰相。你說徐賓憑什麼就能平步青雲呢?

一個體系中,什麼最重要?就是流程,也可以理解為制度。這仿佛就是人體中的氣血,支撐著各個器官的運作,一定不能亂。

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能想提拔誰就提拔誰,必須在流程下進行。

那麼流程為什麼在一個體系中那麼重要呢?我來講2點。

第一、流程能保證受眾的行為規範

你如果在比較大的公司上班,那麼在晉升方面,一定會有條條框框,要求你具備怎樣的資歷,或者符合怎樣的流程。

在熱播劇《小歡喜》中,童文潔被原助理小金擠掉,反而成為對方的助理,這在現實中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原因很簡單,如果大家都不按照規則出牌,靠扳倒自己領導的方式上位,那麼會發生什麼呢?

那就是所有人都不會安心工作了,只會挖空心思、想盡辦法搞掉自己的領導。

良叔在20年的從業經驗中,從沒見過出賣自己領導可以上位的,就算有,把領導扳倒了,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為領導們都懂得這點,那些不規範的行為,一旦受到激勵,馬上會形成示範效應,後果不堪設想。

正如《長安十二時辰》,如果皇帝提拔了徐賓,後果不難想像,很多不得志的能人,動不動就搞個「闕勒霍多降臨」來展示一下實力,要求得到晉升。那大唐王朝還不得早滅亡300年。

第二、流程能保證權力不會過於集中

在一個體系中,流程往往會把推薦權和決策權分開。

1986年,王石想在萬科搞股份制改革,結果上屬集團公司不同意,王石便直接找到了深圳市委書記。

當時書記邊練大字,邊聽他彙報。聽完後,沒表態,而是批評了他一通:年輕人,你太急了,我怎麼好直接插手呢?你按流程來,該找哪個部門,就去找哪個部門,遇到問題再來找我。

當時王石還以為書記是在推脫,於是掉頭就走。

書記知道王石沒明白他的意思,於是,就把自己秘書的電話給了他,還把話給挑明了:真不行你找我秘書,不過,你倆聯絡不要讓別人知道。王石這才明白,書記是支持這件事的。

那書記為什麼不直接發話呢?這就是流程要求啊,下面有各部門管著這事兒,書記怎麼能直接要求別人如何去做呢?

越級不僅僅指由下往上,由上往下,跳過相關層級也屬於越級,大領導不可能這麼做的。

因為大領導手中的權力是決策權,推薦權是下面的事。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王石想辦法把問題往上捅,直到把問題呈現到書記的桌面上,這事兒就成了。

放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徐賓就是太急了。他應該先在靖安司獲得李必的認可,再由李必推薦給太子,一步步按照流程來。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表達的?歡迎留言,良叔每天在這裡等你,再堅持115天。

-END-

摘桃子了,小朋友最開心。剛剛摘的桃子真甜啊... ——攝於2019年8月16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