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張繼科在節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戀愛觀:
不只張繼科,大部分人都需要個人空間。周圍不乏因為對方過度黏人,而分手的情侶或夫妻。
常聽人說:
我還不是因為愛你,在乎你,才整天想要黏著你!
Ta不黏你,你就該下崗了!
你找個不喜歡你的,Ta自然就不黏你了。
話雖沒錯,但只對了一半,真愛,未必一定都黏。
說到底,黏人是一種精神倒退,孫楠的歌就是他們的心聲:
你快回來,我一人承受不來。
你快回來,生命因你而精彩。
沒有你,我承受不了生活的殘酷;
沒有你,我的生命黯然失色。
這不是愛情,而是以愛為名的綁架和勒索。背負他人的人生使命,誰敢?
我的朋友煮好一鍋湯,先生深夜到家後,卻一口也喝不下,朋友覺得先生根本沒將自己放在心上。
深夜的那鍋湯,背後可能是很多次的等待落空,可能是推掉了朋友的約會,可能是曾拒絕了很重要的一個機會,可能是忍下了多少的疲憊還要裝賢妻良母。
而這些,他根本統統都不知道。
如果可以,請相信,沒有誰故意想要讓你成為一個「受害者」,也沒有誰真的想要看到你痛苦、自憐、自殘。
黏人,就是類似的過度付出。
付出者:我放下所有,來關注你,你還不領情,你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
被付出者:你的付出是有成本的,是想得到回報的,目的並不單純。對不起,我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情感脅迫與勉強。
所以,在親密關係中,相對獨立的另一方,面對對方長期的、無所不在的黏,往往只想逃。
02
道理大家都懂,那為什麼有人一旦愛上,就情不自禁地想要與對方連體呢?
表面上看,是源於內心滿溢的愛。
然而,蘇珊·福沃德博士說,人類行為是由許多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構成的,一般情況下,是無法用單一解釋來分析人類行為的。
因此,黏人的深層原因,可概括為以下三種:
1、沒有安全感
蘇珊在《情感勒索》里寫了一個來訪者的事。
艾倫因為妻子朱太黏人,而懷疑兩個人「適不適合在一起」。
每當艾倫要求一些自由時間—與朋友看場電影、外出吃飯。朱就會顯出一副受到傷害的樣子,問:「你怎麼了?你已經對我厭煩了嗎?你已經不想跟我在一起了嗎?」
有一次,艾倫想去姐姐那兒,朱對他說:「你知道,沒有你我根本睡不著,而且連工作都沒心思做了。你一點也不在乎我需不需要你?你是不是就想搞砸我的生活,而你卻獨享一個禮拜的假?」
諮詢後發現,此前朱的父親,毫無徵兆地突然離世。她自此認定,命運會突然拿走她珍視的東西。所以,她對艾倫的感情越深厚,越害怕對方會突然消失。
蘇珊·福沃德說,很多在童年時期失去過重要事物的人,成年後變得過度依賴和黏人,他們再也不想嘗到被拒絕、被遺棄或是被忽略的苦澀滋味了。
2.不信任和不自信
我有個朋友,因為初戀被劈腿,所以對現任男友看得特別緊。現任埋怨頗多,二人常常為此吵架。
她從前任那裡得出一個觀點,沒有男人是不喜歡偷腥的。她才不要因為自己粗心大意,失去滿意的現任。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她是個極度不自信的人。
首先,她沒有認清,前男友犯了錯,並非她不好,也不是她不值得被愛。
其次,她沒有認識到,她在不在男友身邊,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男友心裡是否裝著她。
現實中,我們常會被過往不愉快的經歷,摧毀內在的信任體系,再難重建。
又因為不自信,很難做到將別人的錯誤還給對方。一旦親密關係里的對方犯錯,就開始自我檢討,或者嚴防死守。
3、生活單一,沒有更多的追求。
黏人的人,由於過分關注對方,所以對事業等其它方面,都鮮少投入,更別說關注。
知乎上有個女生描述過她的黏:
每天都要講幾萬遍你不愛我了,你都不想我,你上廁所不和我語音你不愛我了,你回微信太慢你不愛我了,你兩個小時不發我微信你不愛我。
看得我有一種窒息感。
但凡上過班的人都知道,有時候一開會就是一天,一做事就是幾小時,誰能保證時刻盯信息回電話?
相信我,電視劇里之所以有男友無所不在、男友力滿滿的情節,是因為演員們在專心演戲。
現實生活中,真要整天不離左右,二人喝西北風吃愛情嗎?
一個人越是一心繫在對方身上,越會加重黏人程度。因為被 「看見」,是生命的本能。
一旦將對方當作自己生命中唯一的光,對方回饋的態度、方式,會被無限放大,進而吹毛求疵。
越是過分投入,越會恐懼失去。而感情,就像手中的沙,握得越緊,散得越快。
03
既然如此,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對方不喜歡你過分黏人,不一定代表不愛。
其次,看到自己的內在需求,明確自己出於什麼原因,才如此黏對方。看見,是療愈的開始。
安全感和自信只能自己給;
只有充分信任,才會有真實的關係;
發現自己目標過於單一,就有意轉移注意力,讓生命更豐富。
愛情再重要,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一個人,會重要到超過你自己。
回到張繼科的觀點,為什麼男生剛開始談戀愛都喜歡女生黏人一點,但是分手理由也是嫌女朋友太黏人?
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
這個問題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供需關係。
假如你種蘋果但喜歡吃梨,你鄰居種梨喜歡吃蘋果。
然後你時常拿蘋果去鄰居那換梨吃,兩個人都很滿意。
但突然有一天,你的鄰居蘋果吃膩了,看到蘋果就想吐,這時候你再拿蘋果去和他換梨,他就不願意了,他更希望拿梨去換點香蕉來吃。
對應到感情中,剛開始男生有想要更親密的需求,喜歡你黏人。
而過了熱戀期,他逐漸失去了這種黏在一起的需求,他更希望花時間去做些其它事情,你再粘著他就給他壓力,他就會覺得反感,壓抑久了就產生分手的念頭。
武志紅也說過,關係中,你隱藏不滿,不滿就會以其他方式表達。
通常,一方太黏人,另一方就想要喘口氣。一旦離開前者的視線,後者就會故意隱瞞,以免被過分打擾。而後者的行為,恰恰惡化了親密關係。
愛情,並不是給你匹配了一個爹媽,那個人不過是你的伴侶。
有時間就相互陪伴,沒時間就各自精彩。
你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等著他來陪伴,等著他來允許,等著他來回應。
不是非得這樣,才能叫幸福。自我成全、自我滿足,同樣可以是幸福。
世間成熟的愛,是我們不必一直站在一起,卻一定會住進彼此的心裡。
世間最好的親密關係,不是親密無間,而是「親密有間」:我們各奔前程,卻又在必要時合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