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華夏神經病學論壇在京隆重舉辦

2019-11-29     醫脈通神經科

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神經病學分會主辦,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承辦的「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神經病學分會第五屆學術年會暨2019年華夏神經病學論壇」於2019年11月23和2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

繼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連續四年成功地舉辦了四屆華夏神經病學論壇後,一年一度的華夏神經病學論壇已經變成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的重點學術活動,也是展示我國神經病學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推動學科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平台。

本次論壇持續兩日,由一個主會場和二十個分論壇組成。主會場設置在11月23日上午,在主會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神經病學分會秘書長宋海慶主持,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玉平致歡迎詞,王玉平主任委員對所有與會專家和學者表示歡迎,對關注的同道表示感謝,宣布本次大會首次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現場轉播,讓不能親臨現場的通道也能參與,並預祝大會圓滿成功;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呂兆豐對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呂副會長提到,論壇以「華夏」為名,旨在不斷自勉,增進創新,在擴大學會影響力和引領我國神經病學發展上有重要作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副院長吉訓明歡迎大家參會,指出宣武醫院神經科的發展離不開神經內科同仁的共同努力,「十四五」期間,宣武醫院將繼續創新融合發展的理念,推動神經科醫教研各方面的全面發展,繼續承辦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神經病學分會學術年會暨年度華夏神經病學論壇。

開幕式結束後,來自瑞士盧加諾地區醫院的Mauro Manconi教授就「REM Behavior Disorder and Neurodegeneration」進行了報告,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的胡志安教授就覺醒系統原理與覺醒障礙進行了報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Hartwig Siebner教授進行了題為「Non-invasive transcranial brain stimulation andtherapy: persisting challenges and new frontiers」的會議報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王擁軍教授對「血管神經病學:從歷史到未來」進行了詳盡的報告,清華大學醫學院的洪波教授對機器學習在癲癇腦電分析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報告。

各個分論壇圍繞神經肌肉病、腦血管病、神經調控、癲癇、遺傳疾病、神經感染頭痛、中西醫結合、神經重症、免疫、帕金森、神經變性病、睡眠、心身疾病、護理等方面邀請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頂尖級醫療機構的100餘位專家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論壇學術內容「覆蓋廣」:涵蓋了神經病學大部分重要專業方向,「有深度」:邀請的專家或結合經典病例,或展示罕見病例,或深入探討機制,或結合國際前沿,為參會嘉賓提供了豐富的學術盛宴,與會嘉賓討論熱烈,獲益良多。本屆論壇還專門設置了青年醫師論壇,特邀在國內科研成果豐碩的青年醫師為講者向各位青年醫師介紹做科學研究的經驗,並從投稿中選擇優秀論文進行了會議口頭交流。現場參會的同道1500餘人,大會直播平台聽眾4.3萬餘人。

論壇還開辦了八個培訓班:綠色通道培訓班:介紹了AI智能診療、綠道建設、血管內治療和卒中量表,主講醫師傾力講解,為共同打造國內規範的綠道實踐服務;神經重症培訓班:來自北京、廣州、重慶等9個省市自治區的神經重症醫師參加並完成了培訓與考核,培訓內容涉及神經重症基本技能,包括:氣管內插管、無創呼吸機操作、有創呼吸機操作等。腦電圖培訓班:介紹了腦電震盪本質、正常和變異腦電識別、發作期症狀識別,深入淺出地解析宣武醫院癲癇中心如何應用腦電技術剖析神經疾病;肌電圖培訓班:介紹了單纖維肌電圖、肌電圖原理和實際操作演示、神經病理,帶領參會嘉賓走進神經病理的世界;還有神經感染、神經心理、睡眠、科研思維培訓等多個宣武醫院經典實用性培訓課程,吸引了眾多來自基層的一線醫師。

本次華夏論壇組織一個主會場、八個培訓班、二十個分論壇,邀請一百多名專家學者,1500餘位參會嘉賓,4.3萬同道在線觀會,學術內容,高端實用聚焦前沿,參會嘉賓熱情滿滿收穫頗豐。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推動學科發展、提高醫療服務能力、踐行健康中國理念做出了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B2kt24BMH2_cNUgU8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