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復工新體驗:酒精隨身帶 自覺遠離他人工位

2020-02-27     株洲發布

這些天,我市各單位企業陸續復工,不少在家窩了一個月的市民「名正言順」地走出家門。不過疫情尚未結束,防護不能鬆懈。不串門、爬樓梯、「高考式」午餐……一場「健康保衛戰」在職場人中打響。

出行:能爬樓梯就不坐電梯

非常時期,市民文珊的上班之路堪比「諜戰片場」:戴好口罩、帽子,把隱形眼鏡換成框架眼鏡,全副武裝才敢出門。進出小區和辦公樓都儘量躲開人群,能爬樓梯,就不乘電梯,和許久不見的同事打招呼,也自覺隔開一米遠。

路上是一大考驗。文珊上班主要靠公交車。吃東西、玩手機……平時路上打發時間的方式,如今換成了安靜呆著。「全程縮著肩,儘量不與人挨著,只要接觸到別人就感覺渾身不舒服。」她笑稱。

到了辦公室,各種防護也不能少。「先用洗手液洗手,然後收拾桌子,滑鼠、鍵盤、手機、辦公桌、椅子,全部用酒精前前後後噴了兩遍。」文珊說。

可攜式酒精成了辦公室「新寵」。在企業擔任會計的陳希捷特意從網上買了便攜噴霧瓶,將大罐酒精分裝到小瓶里,沒事就對著手、辦公桌噴一下,「一個上午噴了三四回,感覺手都快裂了。」她說。

午餐:切身體會「高考式」午餐

「等能出門了,我要去吃火鍋、麻辣燙、烤魚……」宅家期間,不少人在朋友圈寫下心愿。

可現實比想像「骨感」。復工首日,市民劉心儀去粉店吃了一碗日思夜想的米粉,「從進門起,老闆就反覆強調,一個人一張桌子,不能坐在一起。」

在單位食堂,劉心儀切身體會到網上調侃的「高考式」午餐。「每張桌子只坐一個人,桌子與桌子之間間隔1米以上。所有人朝一個方向坐,避免面面相對。」

在醫院行政部工作的陳新說,他們醫務部的員工要麼帶飯,要麼自帶餐盒,「打了飯也不在食堂里就餐,端著盆子去外面空曠的地方獨自吃。」

一些單位則實行配餐制。「每個部門報餐,食堂將飯菜打包,到了飯點各部門派一個人去拿。」在國企上班的譚燕表示。

辦公:有事儘量打電話、發微信

「防火防盜防同事,自覺遠離別人工位,成為新年職場第一行為準則。」在機關單位上班的吳薇薇說,復工以後,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避免串門,「有什麼事,儘量打電話、發微信。」

「去其他單位辦事,握手這些禮節也都免了。」吳薇薇笑著說,「特殊時期,就算你想講客氣,別人也未必願意。」

安靜的辦公室,誰咳嗽一聲,都會引來領導、同事的「關心」。

「不過,上班還是有好處的,可以領到免費的口罩。」劉心儀說,他們單位給每位員工每天發一個口罩,有時她一個口罩戴兩天,多出來的一個就留給家人,「畢竟現在口罩是稀有物品。」

來源/株洲日報記者/任遠

編輯/豆芽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343331570(唐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布」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vLUknAB3uTiws8Kyf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