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董理、姚臣諶,圓桌熱議AI向善與企業新生

2024-10-25     上海證券報

2024年10月23日,由興證全球基金、興銀理財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投資·新質:復旦管院·興動ESG大講堂」年度論壇圓滿落幕。本次論壇聚焦AI和ESG的碰撞與合力,薈萃各界嘉賓探尋新質生產力在產業和投資的落地方向。

企業在踐行AI技術的過程中,如何兼顧社會責任,怎樣來藉助AI技術的發展推動其更好地向可持續發展前進。鵬鼎控股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周紅、興證全球基金研究部副總監、基金經理董理、晶科能源ESG負責人姚臣諶參與了「AI向善與企業新生」圓桌環節的討論。

周紅

人工智慧為PCB行業帶來雙重機遇

鵬鼎控股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周紅表示,無論是企業還是其他組織,都應重新審視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思考商業模式、管理模式乃至組織結構是否需要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發展。

「作為全球領先的印製電路板(PCB)生產企業,我們深刻體會到人工智慧帶來的雙重機遇。」周紅說,一方面,人工智慧的發展推動了對PCB產品需求的增長。去年,AI伺服器相關PCB產品的股票表現強勁,這正是由於AI伺服器對算力需求的提升。此外,AI帶來的變革還包括AIPC、AI手機,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AI眼鏡、AR眼鏡和智能機器人等,這些都為PCB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另一方面,從管理層面來看,人工智慧的應用可以縮短產品研發周期,打造高效綠色的產業生態。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可以使生產線更加靈活,以滿足高效、高良率的柔性化生產需求。

在擁抱人工智慧技術的同時,該如何平衡技術進步和企業社會責任?周紅分享了公司的做法:「在AI應用過程中,我們面臨著提升生產效率和可能的人員減少的問題。為此,公司一方面加強了全員的AI應用能力培訓,另一方面,我們為可能被替代的崗位提供轉崗培訓,並利用社會資源幫助員工找到新的位置。」

董理

相信中國在AI領域會實現趕超

興證全球基金研究部副總監、基金經理董理表示,AI對大部分行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在AI領域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相信最終能夠實現從跟隨、學習到趕超的跨越。

董理表示,AI影響的行業首先體現在需求端,如教育、遊戲、軟服務和自動駕駛等軟性行業。儘管AI的全面落地尚需時日,但這些行業之所以能夠迅速適應AI技術,是因為它們避免了硬體不匹配的問題,而軟體方面則相對成熟。在供給端,生產領域可能面臨被迫適應AI的局面,因為AI的應用會幫助生產企業大幅降低成本,很多傳統行業的企業如果沒有及時入局,則可能會被淘汰。

「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配套和高效的產業響應速度。」在談到中國在AI領域的競爭優勢時,董理認為,中國在新興產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和消費者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他還提到,中國的政策支持和在半導體領域的追趕能力,為AI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過去三十年,在諸多行業,中國企業從跟隨、學習到趕超,他相信在AI領域,中國也會實現這個過程。

董理還談到後續他重點關注的投資機會:首先,全面的電子化。無論是AI還是其他創新技術,最終都將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身邊的物品,如汽車、穿戴設備、眼鏡等都在逐漸變成電子化的產品,也為消費電子和相關企業帶來了長期的發展機遇。

其次,創新永遠是投資的核心主題。創新不僅推動了技術的進步,也為社會帶來了可持續發展的希望。

再者,出海方向。過去二十年,中國的優秀企業已經從跟隨者成長為全球市場的領先者,在生產管理、成本控制、甚至技術創新上積累的優勢,使得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從參與者轉變為主導者。

最後,國內消費領域。儘管短期內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但從長遠來看,中國龐大的消費潛力將提供豐富的投資機會。

姚臣諶

新能源轉型趨勢已不可阻擋

晶科能源ESG負責人姚臣諶表示,AI對能耗的需求日益增大,光伏等新能源的轉型有望解決未來的能源需求。

姚臣諶分享了一組數據,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2024年的報告,AI在過去兩年的能耗已經占到了全球能耗的1%至1.3%。未來,AI新增的用電量預計將占到全球新增用電量的不到10%。他認為,儘管AI的能耗增長迅速,但在全球能源消耗的大局中,它仍然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AI的兩個關鍵因素:算力和電力,人類可能遠遠低估了對這兩者的需求。因此,AI未來對能源的需求可能會非常巨大。

「面對這一挑戰,科技創新是關鍵。」姚臣諶以光伏行業舉例,過去十幾年中,光伏行業取得了巨大突破。中國光伏產業的崛起,將光伏成本降低了90%,為大規模商業化鋪平了道路,光電轉換效率也在逐步提升。此外,下一代鈣鈦礦疊層技術在實驗室中也取得了成果,預示著新一代光伏產品有望滿足未來的能源需求。

談及AI的應用,姚臣諶表示,當前AI已經深入製造業的各個角落,從運營、製造、營銷到銷售預測等各個環節,許多企業在硬體和軟體上投入巨大。他表示,許多AI大廠有實現綠色、低碳目標承諾,一些AI大型企業已成為全球Top10的清潔能源採購商,來保證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達成。

「因此,新能源轉型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姚臣諶說,新能源行業本身就是對人類、對地球最大的ESG貢獻。如果我們的運營也能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用綠色生產綠色,那麼產業和運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將合併為一股商業向善的力量。

復旦管院·興動ESG大講堂

復旦管院·興動ESG大講堂是由興證全球基金、興銀理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聯合發起、興業證券慈善基金會提供公益支持的系列ESG活動,作為復旦管院特色講座面向學生及公眾開放,探討ESG投資相關前沿話題,提升大眾對ESG的認知與認可。

興證全球基金是境內最早踐行責任投資的資管機構之一,發行了境內第一隻社會責任投資理念、第一隻綠色投資理念公募基金,2020年起作為PRI聯合國負責任投資組織簽署方、TCFD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支持機構,全面踐行ESG投資。興銀理財是境內第一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的全資理財子公司,在境內首批推出ESG主題銀行理財產品,ESG理財產品規模和數量已位居行業前列。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是亞洲領先、世界先進的商學院,高度關注ESG前沿理論與中國投資實踐,在英國《金融時報》(FT)發布的2023年全球MBA項目百強榜中,復旦MBA在「ESG與零排放教學」子項上位列亞洲第一。

風險提示:

興證全球基金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投資於本公司基金時應認真閱讀相關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文件並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或基金經理曾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觀點具有時效性。

(CI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fc93681e4322f878adb08fc0c1a7d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