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戰略余奕宏:留給品牌下沉的時間,不多了

2022-04-20     火鍋餐見

原標題:門頭戰略余奕宏:留給品牌下沉的時間,不多了

最近,針對「下沉市場」主題,餐見君對話了門頭戰略創始人余奕宏。

本期看點:

1、紅利市場的3個先決條件

2、城市「老字號」面臨重大抉擇

3、不要跌入性價比的陷阱

紅利市場的3個先決條件

1、在餐飲行業,最先下沉且模式相對成熟的品類,當屬小吃快餐和茶飲,像華萊士、正新雞排、絕味鴨脖、蜜雪冰城等等,另外,麻辣燙也是較為成熟的下沉品類,其原因是,供應鏈成熟、與顧客接觸鏈條短,雖屬餐飲,卻近似零售業

2、透視一個市場是否還有紅利,可以用三個角度考量,即,渠道、供應鏈、信息化

3、對下沉市場而言,所謂渠道,是指商業街、步行街等城區人口密集之處,渠道成熟,客流就有保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供應鏈就是餐企的「糧草」,一個品牌要在某城紮根,供應補給肯定要跟上;所謂信息化,主要是指數據管控,包括從原料採購到終端反饋等一系列的數據閉環。

4、反觀快餐、茶飲、麻辣燙等品類,已率先完成了這3點的鋪設,故擴張較快。

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

5、從這三個層面看,目前的火鍋行業尚未完全成熟,這就意味著,誰率先構建完成,誰就能率先吃到市場紅利

6、下沉市場空間大,畢竟,全國9億人口都在下沉市場,另外,下沉市場是個「熟人社會」,人際關係盤根錯節,口碑傳播很快;房租人工等成本,相較大城市偏低;且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可觀。

7、人們娛樂活動不多,消費項目不如大城市豐富,就餐,就成了大眾化的休閒樂趣。

8、下沉市場也存在諸多痛點,如創新不足,競爭不夠激烈行業活性低等等。

城市「老字號」將面臨重大抉擇

9、隨著各大品牌的陸續下沉,當地的一些「老字號」餐廳,也將面臨重大抉擇。

10、所謂「老字號」,是指在某處紮根時間久、根深蒂固、認知度廣的餐廳,可能是火鍋店、早餐店,也可能是滷味店,這類餐廳大多沒有完整的戰略體系,也無強大供應鏈、更別提廣告自宣,其最大優勢就是「開店時間長」。

某縣城商業街

11、老字號是「用時間換取空間」,意即,用開店時間來換取市場份額,所以,經常會看到一家小門臉的餐廳門庭若市,甚至很多人都開車前來,有人吃味道,有人吃情懷。

12、在面對未來品牌大軍下沉進攻時,老字號或將有以下兩個艱難的抉擇。

13、第一、一旦以該店鋪為中心的城區大舉改造,客流將急劇下滑。一些「老字號」的門面多為自家住宅或買地自建,如果搬遷,房租成本將會吃掉相當多的利潤;如果不搬,客流減少,利潤仍損失慘重。

在成本與客流之間,老字號的抉擇困難重重。

14、第二、新商業街區的建立,將會給「老字號」很大衝擊。很多城市每年都會建立一些新的商業街區,招商引資,一些新銳品牌也常常藉機下沉。新街區的建立,會吸走很大一部分客流,老字號同樣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老字號若從社區店入駐商場店,模式也應隨之轉換,但適應期會很難熬,很多商家因之放棄、重走老路,進而無可挽回地走向衰落。

某縣城商場

15、從下沉品牌的角度來看,開闢市場同樣困難。

16、在風土人情、消費觀念、品類認知以及人才招募上,下沉品牌都需要多方考量制定戰略,所以,一些當地加盟商多會讓產品「本土化」,以適應當地人的需求和消費習慣,但因此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最大的要數品牌認知問題,因為有些本土化的改變,常與品牌戰略背道而馳。

不要跌入性價比的陷阱

17、不少火鍋老闆有這麼個認知,下沉市場,一定要打性價比,畢竟,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們的消費力不比大城市,薄利多銷是王道。

18、實際上,性價比是個陷阱,準備走下沉市場的火鍋老闆應謹慎看待

19、餐飲行業包含採購、生產、銷售、服務等一系列流程,每個流程都耗費大量成本,而且房租、稅收和人工更是大開支,如果規模不足夠大,採購的邊際成本就會很高,而且創新成本也會加大。

街頭快餐店

20、如今,世界經濟格局在發生巨大變化,疫情影響尚未消除,對於火鍋店而言,一些食材的成本已經漲出天際,像牛肉、毛肚等重要食材,已令很多火鍋店「高攀不起」,打性價比,確實得不償失。

21、如果不打性價比,走下沉市場的火鍋品牌,應從三個效率上著手——認知效率、結構效率、運營效率

22、所謂認知效率,就是先打出自己獨有的認知度,像門頭戰略體系中提到的,如何體現你的品牌名、品類名、戰鬥口號和信任狀,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23、像巴奴毛肚火鍋,巴奴是品牌,毛肚火鍋是品類,戰鬥口號是「服務不過度,樣樣都講究」,信任狀則是門店排隊、擴張進軍一線城市等為品牌背書的客觀事實,這套體系也是對「品牌差異化」的全面闡釋。

24、認知效率的根本,是讓顧客在短時間內對品牌產生基本且正確的認知,並在最短時間內獲客。

街頭小餐飲

25、所謂結構效率,是指產品結構,菜單是產品結構的一種表達,以便讓到店消費者對產品有清晰了解。

26、當然,這還要配合菜單設計,即,如何突出重點、如何組合提升毛利、用怎樣的產品結構讓顧客獲得最優體驗等,目的是留客、產生復購,並讓其轉介紹。

27、所謂運營效率,是指線上線下如何高效獲客。這牽涉到企業的組織架構、人員的責權利等等。

28、如果三大效率都達到預定目的,品牌就會遠離「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寫到最後

29、下沉市場存在巨大機會,洞察到趨勢的品牌,也早已在為下沉市場做準備,如果一個品牌擁有戰略定力、並完成組織力的建設和一定的市場認知,它下沉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30、下沉市場雖有十年紅利可吃,十年也看似漫長,然而,不少品牌卻在猶豫抉擇、組織內耗和擴張試錯中虛度光陰。

這麼一想,留給準備下沉品牌的時間,確實也不多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e2f43c9729179a6871c8f6d0c0099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