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為何在西周就稱王,看周王室是怎麼對待他們的,都是被逼的

2022-09-03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楚國為何在西周就稱王,看周王室是怎麼對待他們的,都是被逼的

公元前877年,楚國國君熊楊去世,熊渠繼位。當時正值周王室衰落,中原各國叛亂,所以楚國趁機大肆擴張,實力也不斷強大。楚國強大起來之後,熊渠開始膽大了,自己開始稱王。他不僅自己稱王,還封自己兒子為王。封長子熊毋康為句亶王、次子熊摯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鎮守長江中游的三個要地。要知道,西周時期,周王室權力非常大,實力也是強大,諸侯沒有敢不聽周王室話的。那麼,楚國為何敢僭越稱王呢?

簡單的說,就是一句話,都是被周王室逼的。如果我們了解周王室和楚國的關係就知道了,你能發現楚國真的很憋屈,而且處處受到排擠。

楚國祖先可以說非常早,在商朝的時候就出現了,不過由於不是商王朝的成員,一直受到商朝排擠。也正是因為這樣,楚國先人不得不南遷,而且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遷徙,因為商朝的軍隊不斷驅趕他們。所以楚人非常痛恨商朝。商朝末期的時候,鬻熊是羋姓季連部落酋長,當時他審時度勢,率族及時投靠周文王受到周王室的重視,給予「子」的封號,臣屬於周。這個時候楚人的祖先開始投靠周朝。

在周文王、周武王伐紂的時候,楚國也一直都鼎力支持。可以說在滅商這件事上還是立了很大的功勞。不過商朝滅亡之後,周朝對楚國的態度,卻傷了楚人的心。周文王封鬻熊為子爵這可以理解。畢竟楚當時不大,而且還沒有什麼功勞。但是商朝已經滅亡了,周王室分封的時候還是封楚國為子爵,這下楚人非常憋屈。五等爵位中,子爵是四等了,很多重要的會議和場合,子爵都不能參加的。這就說把楚國排擠在權力中心了。從周朝建立起,楚國就對周王室充滿仇恨。

楚國被封為子爵之後,雖然很生氣,但實力不允許,所以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開始了艱苦奮鬥。可以說真的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因為楚國封地在南方,所以很落後。而且楚國的周邊還有曾國、鄖國、息國等諸侯國來監視自己。但不管怎樣,在楚人的奮鬥下,楚國實力逐漸強大,而且吞併了周邊的小國。更是掌握了後邊著名的銅礦,這下楚國軍事有了迅速提高。

當然,楚國崛起之後,周王室開始擔心了。所以從周昭王時起,周天子經常南征。 從周昭王十六年開始,周王親率王師和曾國、鄧國、鄂國等諸侯大軍南征虎方、楚蠻和揚越等部落。之後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南征,周昭王甚至在遠征楚國的時候淹死了。可以說此時楚國和周王室對抗過程中,楚國占了點優勢。

周昭王都南征死了,這就意味著楚國的實力更加強大了,而且周王室可以說更加要地方楚國了。周昭王之後的國君,可以說都在不同程度的攻打過楚國,一直到西周滅亡,才停止攻打楚國。這就意味著在整個西周時期,楚國政治上被人歧視,軍事上經常被攻打。這樣的狀況下,熊渠僭越稱王真的是被逼的。當然後來由於實力原因,熊渠還是取消了王的稱號。不過西周滅亡後,楚國立刻稱王,這時的東周已經無法奈何楚國了。楚國也成了第一個稱王的諸侯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e2ef1f41411185529652a5abcf3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