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在找「好榜樣」

2023-11-17     張書樂

原標題:小紅書在找「好榜樣」

「買手」成了小紅書上的「香餑餑」。

11月12日,「小紅書雙十一買買節」戰報公布。

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小紅書電商訂單數為去年同期的3.8倍,參與商家數為去年同期4.1倍,直播間GMV(商品交易總額)為去年同期4.2倍。

在買手直播、店鋪直播、商品筆記等各個交易場域,均出現一批增長超10倍的品牌和店鋪。

對小紅書而言,雙11期間的數據表現或許不是最重要的。

今年8月,小紅書明確了「買手」這一電商業務主角,從此不再隱藏自己的電商企圖。

據小紅書方面透露,其中不僅出現了董潔、章小蕙單場GMV破億的直播間,小紅書家居買手「一顆KK」雙11期間累計GMV也突破1億元。

同時,買手直播間還產生了一批成交突破千萬的買手,以及一批開播不到三個月、單場直播就突破百萬元的買手。

如此絢爛的業績下,真正的水深有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新品牌和新網紅,成為了小紅書的新貴。

6日,小紅書電商首次對外發布了「Focus30品牌月度榜單」,評選出值得關注的30個新賽道突破品牌,包括格度、東邊野獸、軟山、裘真等。

而從小紅書的雙11戰報上,甚至可以看到許多略顯陌生的品牌。

此外,章小蕙的出圈,也可圈可點。

一直以來,「老牌名媛」「會買」「有品位」都是章小蕙身上的鮮明標籤。

而其在直播間帶貨時,也很清楚自己粉絲的「調性」——上架商品多為小眾和貴婦品牌,在產品介紹中夾雜自己故事、觀點,而非刻意強調低價、實惠。

小紅書的買手電商,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打法?

能在紅海的直播電商中活下來嗎?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陳婷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新品牌、新網紅,小紅書想用雙11樹立一套全鏈條「好榜樣」。

所謂買手電商,其實就是口碑。

買手電商本質上就是直播帶貨題中應有之意的口碑營銷。

這種以主播個人或團隊「親測有效」的口碑進行背書的打法,較之此前直播電商的全網最低價,更符合性價比的要義,也是當下「帶貨」正本清源的一種回歸。

本質上來說,東方甄選和李佳琦現在收縮品類戰線,也是在回歸口碑背書而非最低價引流的一種選擇。

只是,小紅書用這個作為特色,用以和老牌電商、直播平台的「全網最低價」實現差異化。

之所以選擇新品牌做主打,也是一種營銷思維。

推新品,更容易凸顯出買手在親測中的作用。

畢竟,大眾熟悉的老牌,其口碑已經建立,消費者已經形成既有的消費心智,才會對價格有更多期許,也就對所謂主播體驗選擇性忽略。

小紅書用品牌錯峰的方式來進擊已經紅海化的電商業務,恰恰可以體現出自身買手電商的價值,此外還可以通過推出新品牌的成功案例,也可以在後續的商業合作上,在新品牌上進一步挖潛。

這和此前以推紅董潔、章小蕙而形成買手電商雛形和號召力,其實是一個路數。

因此,就看其買手電商現階段的成敗,關鍵就在於能否在推出新品牌中的「董潔」、「章小蕙」了。

但這也並非說大品牌對小紅書沒用,或大品牌在小紅書水土不服。

大牌和老牌也會有新品,新品就需要買手親測有效的口碑背書。

所以買手電商的重點應該是新品(新品牌或新產品)。

就好像,華為新手機,就會有人開箱去測試,甚至拆機器測試,這些測試者,本質上也是一種買手電商,用專業知識,讓大家知道,這個產品值不值。

所以,現在和新品牌合作,大家都有需求,老牌則會觀望。一旦樹立起合作典範,才好進一步展開。

而且,從市場分析角度看,如果某個老牌在某個平台賣得好,大家往往也會覺得老牌自己的號召力強,就不容易體現出買手的價值了。

對於小紅書來說,樹立一個老品牌的合作範例,遠沒有新品牌爆款有價值。

就好像董潔、章小蕙此前影響力在圈內,但小紅書讓其破圈,也就具有了典範效果。

抖音當初推劉畊宏、董宇輝,其實路數是一樣的,換了一線大牌明星名人,紅就未必會被看做平台戰力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

劉德華在哪個平台上直播,都會爆。

可換了劉德凱呢?就不一定了。

平台想要捧紅誰做案例呢?不言而喻。

這不過是網際網路老套路了,不然那麼多大名人開微博,咋微博女王是半紅不紫的姚晨。

現在,一切就看小紅書的「好榜樣」是否值得品牌和買手們學習了。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e19e911036c6da203ba2ec3b17870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