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說!范志毅點出國足3連敗原因,伊萬連續3場換人後丟球
要說這世預賽,國足的表現實在是讓人一言難盡。第三場比賽再次上演被大逆轉的戲碼,1-3不敵澳大利亞,3連敗已經把球迷們的心氣兒磨得透透的。球迷們一個個拍著大腿、咬牙切齒:「又來這一出!這劇本都演了多少遍了?」而這鍋到底該誰背?伊萬科維奇?球員?還是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
來說說這場讓球迷直呼「到底看了個啥」的比賽。國足開場還算爭氣,由年輕小將謝文能首開紀錄,本以為這次能守住勝利,可誰能想到,下半場伊萬竟然在剛開場就換下了這個唯一能「造反」的小伙。23歲的謝文能本來是場上的一把尖刀,結果這換人操作一出,球迷立馬炸鍋:「腿不舒服?是能跑不動了還是你教練看不順眼啊?」
著名解說黃健翔更是當場直言:「這換人我看得腦袋疼!」確實,每場比賽謝文能被換下後的那幾分鐘,國足的表現簡直像被施了「丟球咒」,立馬從能抵抗到「自動繳械」。對陣日本,謝文能下場6分鐘就丟球;對沙特,87分鐘換人,3分鐘後被絕殺;對澳大利亞,7分鐘後對方反超比分。按這節奏,伊萬是不是暗中在對手陣營當臥底?
但話說回來,輸球真就只怪教練嗎?范志毅一句話點到了穴位:「我們進18強賽靠的是新加坡門將失誤,本來就沒那實力。」你看,真相就是這麼殘酷——國足的技戰術水平在亞洲這片地界,勉強算個「過客」,遇上強隊根本沒得打,任憑你教練換誰上場,都是難逃厄運。
其實,說伊萬把國足帶溝里了也不盡然。看看這支隊伍的陣容,基本上是中超「養老院」出來的30歲左右的老將,體力跟不上,衝刺跑半場都喘得直吐舌頭。對比對面的澳大利亞,個個都是在歐洲聯賽「混飯」的猛男,跑不死、防不住,國足丟球也不是沒有道理。
而且,伊萬在後防線上對劉洋的偏愛也是一大迷思。這幾場比賽劉洋的表現幾乎和稻草人無異,防守漏洞百出,卻被伊萬視若珍寶,這操作不禁讓人懷疑教練是不是對後防線有「包容心態」,用不行的就要一直用,直至用出成績來?結果劉洋也真是「給面子」,場場搞砸,場場穩定失誤,不服不行。
不過,最慘的還是球迷。看到國足連敗三場,12個丟球像一記記耳光抽在臉上,一邊痛一邊還得繼續看。這就好比你家做飯的廚子手殘,把菜炒成了碳,但偏偏這廚子還挺固執,換掉唯一能把菜炒熟的「青壯廚子」謝文能,就為了再給那些手殘廚師多幾次練手的機會。這樣下去,你能期待飯桌上會有什麼驚喜嗎?最多也就是沒再多炒糊幾個菜罷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范志毅的「棄卒保車論」倒是挺有道理。既然這幫老將都已經輸了個麻木,那不如換批年輕人上來練練吧!再怎麼輸也輸不過現在,不如放手一搏。換上一批25歲以下的年輕小將,放手一搏,能撈到多少經驗是多少,興許還能發現幾個未來的希望之星。
反觀現在的局面,范志毅的批評可不是空口說說。他直言「技不如人」,這不是給國足貼標籤,而是揭了個赤裸裸的現實。看看這些年國足的基本功訓練,腳法不准,傳接球失誤連連,防守站位稀碎。就這麼一支隊伍,拿出去踢這種級別的比賽,就好比把幼兒園小朋友放在成年組比賽,輸球成了家常便飯,連抵抗的餘地都沒有。
至於伊萬的換人策略,這個問題得細細琢磨。教練的責任當然不小,但總不能把所有問題都歸結在一個人頭上。換誰上都不能改變球員基本功不過關、體力跟不上的現實。而伊萬連續三場換人必丟球,某種程度上也暴露了國足的應變能力為零,一旦場上形勢有變,隊員們個個亂了方寸,連個穩住局面的都找不出,難怪范志毅直呼:「再這麼下去,隨便上誰都得輸。」
三連敗,已經把國足和球迷們的情緒打入谷底。接下來的七場比賽,是繼續讓一幫老將上去「熬日子」呢,還是破釜沉舟,把機會留給年輕人?也許,這才是中國男足真正需要面對的課題。畢竟,成績已經這樣了,還要留著這批「久病成醫」的老將,等到哪天心臟麻木到看著進球都波瀾不驚,球迷們該如何繼續支持?
范志毅敢說敢講,給出的大換血方案雖有些激進,但至少是個方向。要知道,再繼續把這鍋甩給教練和個別球員,只會讓人陷入無休止的惡性循環。中國足球,終究還是要回歸到扎紮實實的基本功練習、全面提升技戰術水平上來,而不是繼續靠換人、賭運氣來期待奇蹟發生。
至於伊萬,或許這幾場丟球也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背後暴露的深層問題才是國足這幾年在國際賽場上屢戰屢敗的真正原因。球迷們要耐心,國足更要認清自己,改變不該只是表面功夫,而應從根本上脫胎換骨。畢竟,沒人想再看這「屢試屢敗」的劇本重演了。球迷們看得煩了,吐槽都沒新花樣了,可你倒是給個能贏一把的驚喜啊!至於伊萬的換人策略,是不是真那麼致命,接下來幾場還得看看,國足這碗「涼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捂熱。球迷的心,真受不了再被倒冷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