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突然失蹤,2018年母親患癌,兒子現身:我過得不好

2023-12-31   阿斗愛

原標題:高考狀元突然失蹤,2018年母親患癌,兒子現身:我過得不好

吳細女和自己的丈夫楊崇生,在尋找兒子楊仁榮的路上,已經奔波整整9年了。

在這9年里,他們幾乎跑遍了北京每一條大街小巷,可9年的辛苦不但沒有換來回報,反而換來了噩耗。

2018年,吳細女確診癌症,整個人變得虛弱不堪。因為心系兒子,吳細女拒絕化療,在她的心裡,沒有什麼事情能比找兒子更重要。

只不過因為病痛的折磨,吳細女的身體已經無法承受終日的奔波,後來在侄子的建議下,吳細女和楊崇生開始向媒體求助。

在那個時候,那台小小的攝影機承載了吳細女所有的希望,她對著鏡頭潸然淚下:「孩子,你快回來吧,讓我再看你一眼,媽媽的時間不多了……」

吳細女聲淚俱下的懇求,使得在場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可是楊仁榮能看到母親的懇求嗎?看到之後,他會選擇回來嗎?

長達9年的尋子之路

時間拉回到2009年,楊崇生回想起那一天的事情,至今仍覺得歷歷在目。

楊崇生說那天自己的手機突然收到一條簡訊,簡訊里寫道:「我在北京挺好的,不用擔心,勿念。」

雖然是一個陌生號碼,但他立馬察覺到這是自己的兒子楊仁榮發來的,於是快速回撥了電話。

電話那端的人操著陌生的口音,在聽到楊崇生想跟兒子通話的要求後,拋下一句「你兒子不在這裡」就匆匆掛斷了電話,此後楊崇生再打這個電話,就打不通了。

一條莫名其妙的簡訊,一通再也打不通的電話,就這樣切斷了楊崇生和兒子楊仁榮的聯繫。

這件事他也不敢瞞著吳細女,夫妻二人沒有任何猶豫,毅然地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車,開始了漫長的尋子之路。

好在楊崇生和吳細女曾經到北京找過楊仁榮,所以他們記得楊仁榮的出租屋在什麼地方,只是當他們抵達的時候,楊仁榮的出租屋早已空空如也,而楊仁榮也不見蹤跡。

因為擔心兒子是不是遭到了什麼不測,所以楊崇生選擇了報警,在警察的調查之下,他得知楊仁榮是自願離開這裡的,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算是落了地。

但面對兒子的不告而別,他也只能苦澀地安慰吳細女:「只要孩子沒事就好。」

那段時間,北京的大街小巷被楊崇生和吳細女走了個遍,因為老家還有親人,所以他們時不時還要在北京和老家之間來回奔波。

這一找,就是9年。

在這9年時間裡,楊崇生不是沒有查到過兒子的消息,他和吳細女曾求助過北京的公安部門,在公安系統的查找之下,他們得知楊仁榮一直在北京活動,幾乎各大公共場所都出現過楊仁榮的身份信息。

而楊仁榮的身份信息最後一次出現,是2017年4月12日,他登上了北京開往西安的火車,此後便是真正的音訊全無,連公安部門都搜尋不到。

因著這個緣故,楊崇生和吳細女已經做好了一直尋找兒子的準備,可突如其來的噩耗再次讓夫妻二人陷入崩潰。

子宮梭形細胞惡性腫瘤,一個陌生的名詞,卻宣告著吳細女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因為抗拒治療,吳細女的身體狀況與日俱下,一天比一天虛弱。

楊崇生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看著病床上虛弱的妻子,想到還未找到的兒子,不自覺就開始哽咽了起來。

他想不明白,好好的一個家,怎麼就成這樣了?

高考狀元卻沒能順利畢業

楊崇生在回憶起有關兒子的事情時,臉上一直都帶著慈愛的神情,而提到楊仁榮是高考狀元的事,他仍舊有些驕傲。

在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已經不是一件容易事,更別提高考狀元了。

只是想到楊仁榮的大學生活,楊崇生則陷入了沉默,因為在楊仁榮考上大學之後,他和兒子的聯繫就越來越少了,有時候一個月才能打上一通電話,正是因為了解不多,所以楊崇生後來才知道,楊仁榮的大學生活並不順利。

2003年,楊仁榮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被寄到了村子裡,在滿村人的道賀聲中,楊仁榮有些飄飄然。他覺得自己就像是被眾多星星捧起來的月亮,正在閃閃發著光。

只可惜,月亮只需要一直懸掛在夜空中就好,而楊仁榮還將面臨著眾多的挑戰和挫折。

因為對大學所學專業的不喜歡,楊仁榮時常缺課,甚至掛科。

從小成績優異的楊仁榮第一次體會到了考試不合格的滋味,但這種挫敗並沒有激起他的好勝心,反而使得他愈發頹廢。

2007年,本應該順利畢業的楊仁榮放棄了最後一門考試,在老師和同學不解的目光中走出了學校大門,肄業證書取代了畢業證書,雖然只是一個字的區別,卻象徵著不同的含義,也象徵著不同的未來。

關於這件事,楊崇生也是很久後才知道的。

他只記得,那個時候兒子曾給他打過一個電話,在電話里楊仁榮對他說道,自己在北京很好,已經順利畢業了,不用挂念他。

後來,楊仁榮還問他要過5000塊錢,說是要考研。

一向支持楊仁榮學業的楊崇生,沒有任何猶豫地就將錢打了過去。

錢雖然打過去了,楊崇生和楊仁榮的聯繫反而越來越少,原本一個月一通的電話,在那個時候都變成了奢侈。

萬般無奈之下,楊崇生只好委託在北京工作的侄子照顧楊仁榮,也是在侄子的打聽下,楊崇生才知道,楊仁榮並沒有去考研,也沒有去找工作。

得知這個消息後,楊崇生和吳細女的第一反應並不是責備兒子,而是擔心兒子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

一想到這裡,牽掛兒子的他們再也坐不住了,沒怎麼收拾就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車。

在北京的出租屋裡,楊崇生和吳細女終於見到了許久未見的兒子。

可是面對著遠道而來、風塵僕僕的父母,楊仁榮只是沉默,不曾有過任何的解釋。

後來,吳細女在幫楊仁榮收拾屋子時,意外發現了楊仁榮的肄業證書。

雖然她沒讀過多少書,但也清楚地知道畢業和肄業的區別,一向溫和的吳細女此時也沒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她拿著肄業證書,向楊仁榮發出了質問。

楊仁榮這次沒有選擇沉默,而是將自己沒能順利畢業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兒子的坦誠,反倒讓楊崇生和吳細女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許是為了能讓父母安心,亦或者是想讓父母趕緊回家去,楊仁榮撒了一個謊,他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決心,他也向母親承諾,一定會重新回到學校補考,拿到畢業證書。

聽到兒子的承諾,楊崇生和吳細女再怎麼不放心,也只能踏上回程的火車,畢竟老家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們去料理。

而在楊崇生和吳細女離開後,楊仁榮就將自己對父母的承諾拋之腦後,繼續遊手好閒,甚至因為沒有錢花選擇了去銀行貸款。

一邊無所事事一邊貸款,楊仁榮並沒有過太久這樣的生活,因為欠款越來越多,銀行的催款電話,最終打到了楊崇生的手機上。

楊崇生回想起那通電話,他說一開始他還以為是電信詐騙,後來才知道,原來楊仁榮真的在外面欠了三萬多塊錢。

不管怎樣,這筆錢肯定得還。

抱著這樣的想法,楊崇生和吳細女跑遍了自己家的親戚,東借一點、西借一點,最終湊夠了三萬塊錢,幫楊仁榮補上了這個窟窿。

楊崇生以為,經歷了這件事之後,楊仁榮應該會醒悟了,他只要能在北京踏踏實實找個工作干就行了。

從頭到尾,楊崇生和吳細女都不曾對楊仁榮有過太多責備,只是這樣的寬容,換來的卻是兒子的不告而別。

「別人家孩子」般的童年

楊崇生說,他不知道楊仁榮怎麼就變成了這樣,楊仁榮小時候雖然比較靦腆,但一直都很聽話。

楊仁榮出生於1986年,楊崇生當時給他取這個名字,也如同世間的萬千父母一般,寄託瞭望子成龍的想法,他希望楊仁榮能成為家族中的榮耀。

說起楊仁榮童年時候的經歷,楊崇生就顯得輕快多了。

他說,楊仁榮從小學習成績就好,家裡幾乎貼滿了他的獎狀。用現在的話說,楊仁榮小時候就是妥妥的「別人家孩子」。

不僅如此,楊仁榮小時候還非常好強,有一次考試沒考好,他回到家就有些不開心了,那段時間一直在努力學習,只為下次考試能考個好成績。

楊崇生還記得,在楊仁榮小時候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夏天的時候,他們那邊的農田裡都是西瓜,鎮上的孩子們就組隊去偷西瓜,其中也有楊仁榮。

偷完西瓜回來之後,不知道是因為不安還是因為別的,楊仁榮主動詢問楊崇生,如果自己偷了西瓜被抓到,會有什麼懲罰?

楊崇生當時為了教育他,就騙他說:「如果偷了西瓜被抓住,家裡就要把豬交到鎮上當做罰款。」

當時家裡養了幾頭豬,楊仁榮將父母的辛苦都看在眼裡,他知道父母養豬很不容易,所以一聽到這話,他的臉立馬憋得通紅,豆大的眼淚就往下流,此後,楊仁榮再也沒有去偷過西瓜。

也就是從這些小事中,楊崇生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一個敏感而又好強的孩子。

可這樣一個孩子,最後怎麼就變成這樣了呢?

在面對媒體的採訪時,楊崇生看上去很平靜,他說他不怪楊仁榮,只要他能回來就好,家裡人肯定會原諒他。

遊子終於歸來

2018年,一封名為《孩子,讓我再看你一眼》的信刷遍了每一個人的朋友圈。

這封信是吳細女口述,身邊人代筆寫下的,信中字字泣血,無一不述說著她對楊仁榮的思念。

不得不說,網絡的力量是強大的,不僅萬千網友看到了這封信,在西安打工的楊仁榮同樣看到了這封信。

他看到幾年未見的母親憔悴如此,家裡又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深感自己不能再逃避了,於是他跟父母取得了聯繫。

楊崇生接到楊仁榮的電話時,心裡非常激動,他聽到楊仁榮在電話里道歉,說自己在外面過得不好,他很對不起父母。

但是具體怎麼樣,楊仁榮不肯說,楊崇生也不在乎,他只重複一句話,兒子回來就好。

2018年9月4日,楊崇生和吳細女永遠記得這一天,就是在這天,他們終於見到了闊別9年的兒子。

當天,楊仁榮戴著一副眼鏡,穿著黑色的T恤衫和牛仔褲,雖然9年不見,楊崇生還是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兒子,他朝著楊仁榮快步走了過去,而楊仁榮也朝著他們快步走了過來。

吳細女一見到楊仁榮,就緊緊地抱住了他,她不敢撒手,她害怕啊,害怕好不容易回來的兒子再次離開。

楊仁榮早已泣不成聲,他哽咽著向母親保證,自己絕不會再離開。

一家人,終於團圓。

自從楊仁榮回來之後,原本病重的吳細女終於不再抗拒治療,而是乖乖聽醫生的話,積極對抗病魔,她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她想親眼看到兒子成家立業。

楊仁榮雖然最終醒悟,但這個成長的過程卻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

他後來在接受採訪時,提到自己為何不聯繫父母時,很是坦誠地說道:「我每年都想回家,但在外面做得不夠好。」

他不懂,楊崇生和吳細女根本不在意他在外面有多大的成就,他們只希望兒子常回家,一家人團團圓圓。

結語

在很多人的成長中,似乎也遇到過相似的事情,因為自己沒有在外面取得成就,就覺得無顏面對家裡的父母。

可是對父母們來說,只要孩子健康、開心、快樂就足夠了。楊仁榮的軟弱和逃避,不僅毀了自己的學業,甚至連累了自己的父母。

除此之外,楊仁榮的眼高手低也成為了他失敗的關鍵,這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也是非常忌諱的事情。考上一所優秀的大學只是個開始,並不是結束。

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夠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而這個道理,楊仁榮花了十幾年時間才明白,甚至搭上了自己的青春。

但好在,如今的他已經重新找到了目標,而他們一家人,也終於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參考文獻

1、光明網:《高考學霸9年前為何失蹤?如今母親患病,他終於回來了》

2、人民日報:《撫州一理科狀元失聯9年:其母病重,北京警方已介入尋找》

3、中國青年網:《理科狀元失聯9年母親患癌父親進京找人警方介入》